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寧德網《新聞三人品》欄目一周年——做一檔“有餘味”的節目

《新聞三人品》節目錄製現場。

一次全媒體節目的新探索

2017年3月9日, 《新聞三人品》在寧德網視頻頻道推出第一期。 這是甯德網與寧德人民廣播電臺聯合出品的第一檔原創、互動的全媒體新聞評論欄目。

“三人品”是節目的創意點和亮點, 每期主持人邀請兩位嘉賓參加, 三個人一台戲, 力求說得痛快, 評得精彩。 該欄目每週一期, 針對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 不僅有對不良現象的犀利吐槽, 也有對新聞事件的深度解讀。 節目播出後, 便收穫了不俗反響。

“以往的新聞節目, 基本上是宣講式的播報, 主持人也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 我們這檔節目採取了觀眾更容易接受的形式, 而不是主持人機械式念稿。 ”節目主創人員吳聖錦說。 這種嘗試不是為了迎合觀眾, 去搞笑和娛樂, 而是讓新聞向更接地氣、更親民的方向轉變, 讓新聞節目更有溫度。

《新聞三人品》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節目邀請甯德各行各業的代表做嘉賓, 有教師、律師、醫生、交警等, 讓他們與主持人一起現場點評當下熱門新聞事件。 通過對社會不良現象的犀利吐槽, 抑或對新聞事件的深度解讀, 以嘮家常的方式把觀眾帶進新聞事件的現場, 讓觀眾在關注新聞事件的同時, 也能有所思考。

獲得認可同時更具影響力

聚焦于關注民生熱點, 《新聞三人品》有效回應社會關切, 為社會發展建言, 不僅追求觀點致勝, 還追求言論的理性、建設性。 節目從第一期開始, 兩名嘉賓作為正反方與主持人進行互動探討。 雙方各抒己見, 見仁見智, 再加上主持人的穿針引線, 使得節目引人入勝。

第三期節目關注的是“共用單車屢遭毒手”。

隨著共用單車這種便捷的出行方式出現在寧德街頭, 各種問題也漸漸浮出水面。 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共用單車頻遭破壞, 讓市民們身處“有車不能騎”的困境。 節目中, 嘉賓對於共用單車的感觸引發了不少共用單車用戶的共鳴, 讓節目的點擊量攀升。

無論是“塑膠紫菜”話題引發網友的反思, 還是共用單車亂象讓網友產生共鳴, 抑或是燃放鞭炮禁令讓網友拍手稱快……一檔優秀的全媒體新聞評論節目, 不僅能夠在本土網站上收穫廣泛認可, 還可以在社會上產生深遠的影響。

@陳長厚律師:“《新聞三人品》節目緊扣熱點、點評犀利、解析深度, 節目有來自普通民眾的看法, 也有來自專家的分析, 多視角的分析和解讀, 觸及了一般新聞沒有或者無法觸及的領域,

讓人耳目一新!”

@監理工程師韓韜:“走進百姓生活, 聆聽百姓聲音, 接地氣有能量, 《新聞三人品》給人親切感與貼心感。 ”

全媒體融合打造節目精品

《新聞三人品》是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一體化發展的融合項目。 它從內容上、風格上、推廣手段上不斷探索與創新, 是全媒體新聞評論節目的有益嘗試。

在吳聖錦看來, 節目的成功絕非偶然。 他說, 《新聞三人品》是甯德網全媒體新聞產品的一個創新, 短短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解析。 節目在傳播上也是多平臺, 在寧德網和寧德人民廣播電臺均可播放, 觀眾可以選擇視頻版或音訊版, 滿足了觀眾對節目形式多樣化的需求。

另外, 和嚴肅的新聞相比, 《新聞三人品》相對也更加輕鬆、活潑, 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節目。

節目除了要創新, 更重要的是要辦得精彩有深度。 “在自媒體盛行的時代, 更需要一檔權威性的評論節目, 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結合起來, 用典型說話, 用理性說話, 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發出來自主流媒體的權威聲音, 宣導主流價值觀。 ”甯德網總編吳道鍔強調, 寧德網還將繼續堅持創新為要, 充分運用新方式、新手段, 加大現象級節目創作力度, 以更多更好的新聞作品, 展現甯德本土文化與時代魅力, 為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鼓與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