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黃岡博物館創新社教活動讓文物“活”得更精彩

黃岡新聞網4月18日, 農曆三月初三上巳節。 黃岡博物館社教工作人員帶領黃岡中學200餘名師生, 在館內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上巳節”主題社教活動。

“上巳節是黃帝的誕辰, 魏晉以後, 上巳節改為三月三, 後代沿襲, 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博物館志願者帶領大家追古溯源, 普及上巳節的起源及習俗。 通過講解文物藏品背後的故事, 讓大家瞭解中國傳統節日。 參觀結束後, 講解員還與大家互動提問, 共同誦讀上巳節經典詩詞。 “現在, 洋節之風越來越盛, 傳統節日卻漸行漸遠。 ”博物館志願者汪林濤說,

傳統節日只有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浸潤我們的精神世界, 才能將其發揚光大。 “博物館是我們的第二課堂。 ”正在參加活動的劉哲君同學告訴記者, 參觀博物館, 讓他們可以在體驗中接受先進文化的薰陶, 感知文化的魅力。

“我們的節日”是黃岡博物館今年推出的系列社教活動, 在各個傳統節日開展。 旨在以文物展品為載體, 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 創新傳統節日的載體形式, 引導群眾瞭解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近年來, 黃岡博物館充分發揮教育基地和人才資源優勢, 舉辦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寓教於樂的社會教育活動。 通過參觀講解、文藝表演、實踐體驗等形式, 與黃岡師範學院、黃岡中學等20多所院校共建教育實踐基地。

先後成功舉辦了“弘揚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文明漢代禮儀進校園”“快樂考古行”“七彩陶藝”等社教活動, 還和省博物館共同舉辦了“讓我的聲音做你的眼睛”“禮樂學堂”等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其中“快樂考古行”與“七彩陶藝”社教專案已連續開展三年, 2017年入選全省優秀社教案例並在全省推廣。

“博物館工作已從‘以物為本’著重保存與研究文化資產, 逐步轉型為‘以人為本’著重詮釋與溝通歷史文化資訊。 ”黃岡博物館館長劉焰說, 隨著時代的發展, 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日益凸顯, 黃岡博物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教活動, 讓群眾參與到活動中來, 讓文物“活”得更精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