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忠義之士為國赴死,圍觀百姓恨不能食其肉飲其血,戊戌六君子之死

朝代的更迭, 無不伴隨著流血, 多少民族忠義之士, 為國而慷慨赴死, 前仆後繼, 他們造就了時代的進步, 自鴉片戰爭以來, 國家進入到前所未有的窘境, 面對世界工業大潮, 清政府早已被遠遠的甩在了後方, 堅船利炮下敵人的囂張跋扈, 不可一世的高高在上的姿態, 再加上那來自於心底深處的嘲諷和不屑, 屈辱和尊嚴的被踐踏叫醒了一批志士仁人, 他們開始為了國家的強大富強而試圖變法圖存, 洋務運動是如此, 1898年的戊戌變法亦是如此。

這本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救亡圖存的變法, 雖然內容不免有些空洞和不切實際, 可是大體還是為了清政府的延續和國家的崛起而努力, 譚嗣同那“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壯懷激烈卻沒能驚醒沉睡中的雄獅, 他也曾自言變法哪有不流血, 那就從他自己開始吧, 戊戌六君子被押赴刑場, 面對的不是百姓的啼哭和悲慟,

而是群情激憤, 嘲諷、哄笑, 恨不能食其肉, 飲其血, 場面一度混亂, 丟菜葉、雞蛋和唾面的不絕, 這和忠義之士們為國赴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是多麼愚昧而無知的畫面啊。

封建時代二千多年的專制, 出現了不少的弊病, 自漢朝獨尊儒術的“三綱五常”,

到明朝的“八股之風”, 再到清朝的“文字獄”, 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是愚弄民眾, 左右輿論的導向, 加強中央集權, 告訴世人君權神授, 忠君即愛國, 從士農工商的階級分立, 利用官僚士大夫、地主紳士來統治管理底層的大眾貧苦百姓, 做到對言論的把控和方向的調控。

清政府是異族入侵, 非華夏正統, 所以漢族對抗激烈, 一系列的血腥武力手段被上演, 揚州十日, 嘉定三屠, 江陰八十一日, 留頭不留發, 留發不留頭等等血殺, 一時間天下為之震動, 在坐鎮天下之後, 滿清視漢族為最大禍亂因素, 所以對於文字的管制極為的嚴厲, 終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因為文字獄而死的就達到數萬人以上, 血腥殘酷的暴力手段用來震懾民眾,

一時間人人自危。 閉關鎖國的政策和愚民思想在清政府尤為突出, 別說老百姓, 就連那些科舉的士子也是被官方的導向而愚弄, 思想僵化, 奴性氾濫, 這就是終清一朝給人最直觀的感覺。

難怪魯迅先生的文學小說中不少都是借清朝的畫風來抨擊和批判現實,

這個“超級噴子”的鼻祖人物當真是用一大憤青的筆觸來描繪清末民眾的愚昧無知和可笑。 戊戌六君子的死是悲壯的, 可是在當時的人文環境之下, 卻變成了人人憤慨, 爭相唾棄, 恨不能生食其肉, 好似深仇大恨一般。

說歷史,話風雲,明自身,茶餘飯後舒心自我,歡迎關注頭條號:歷史風雲天下

說歷史,話風雲,明自身,茶餘飯後舒心自我,歡迎關注頭條號:歷史風雲天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