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沒有什麼不好!這樣做,更容易毀了他!

通常情況下, 我們都會不假思索地給沉默寡言的孩子貼上內向、不善交際等一系列負面標籤。 雖然熱情開朗的孩子惹人喜愛, 但是, 殊不知, 這些不善言辭的孩子身上, 其實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優點。 今天, 我們為內向孩子正名!

特邀專家Susan Cain

畢業于哈佛大學法學院, 前華爾街律師;美國著名作家、演說家, 暢銷書《內向的力量》作者。

瞭解內向孩子的特質:對於善於靜靜地觀察的內向孩子, 在剛上幼稚園的適應期可能會更長一些, 他需要在父母的陪伴下, 用更多的時間習慣、信任周圍的一切。

他通常富有強烈的同情心

很多父母都會因為自己的孩子內向、沉默寡言而一籌莫展, 也常常擔心孩子在日後集體生活時不合群怎麼辦。 其實大可不必, 因為內向的孩子, 會更深入地體會不同的情境、詞彙或表情, 並且思考其背後的含義。

而且內向的孩子對音樂、圖畫也更為敏感,

更能細微地體察他人的情緒, 擁有強烈的同情心, 並且能及時給予對方安慰。 內向的孩子, 往往有一套自己和小朋友相處的獨特方式。 而當他不小心弄壞別人的玩具時, 也會覺得非常不安。

因此, 內向的孩子非常願意遵守規則, 但是內向孩子在面對比較激烈的競爭或攻擊性的行為時, 他也會表現出回避的姿態。

他容易與人建立密切的關係

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內向的孩子不善交際, 在群體中會不受歡迎。 但據S u sanCain的研究, 她認為,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因為她發現, 內向的孩子只是有著與外向孩子不同的社交方式, 但他同樣需要小夥伴與小夥伴之間的親密關係。

不同之處在於, 內向的孩子, 只是希望擁有少數但緊密的關係,

而不太喜歡在一個大群體中嬉鬧玩耍。 而且內向的孩子所交的朋友, 通常性格不強勢, 而且彼此之間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

雖然內向的孩子有時也會喜歡熱鬧, 也會喜歡處於集體當中。 但是, 這種興趣不會長久。 因此, 在內向的孩子中間, 往往很難出現巧舌如簧的社交家。

據Susan Cain對內向孩子的長期追蹤發現, 內向孩子成年後, 往往會更專注於自己的職業目標, 而且領導會賞識他的合作能力。 如果他自己就是老闆的話, 員工會因為他能夠傾聽和採納別人的想法, 而願意為他長久工作。

他擁有強大的內心力量

內向的人通常內心強大, 這不是從外表就能看出來的。 比如, 舉世聞名的美國黑人民權行動主義者, 有著“美國現代民權運動之母”之稱的Rosa Park, 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內向性格女性。

1955年12月1日, 她因拒絕聽從公車司機的命令, 讓位給一名白人乘客, 反對美國在公共汽車上的種族歧視, 要求黑人也有坐在汽車前部的權利而成名。 這起非暴力反抗的行為,

引發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 並引發了一場大規模反對種族隔離的運動。

這起事件背後的性格誘因, 和Su sanCain對內向孩子的研究非常契合。 她發現, 內向的孩子常常能夠聽從自己內心的感受, 並且忠實於自我, 而且他往往能通過柔和的勸說, 達到自己所要實現的目的。 內向孩子的力量體現在, 他所說的並不多, 但是內心卻是非常有力且有主見的, 只要是他內心所想的, 他也願意為此耐心地等待合適的時機。

他擁有最富創意的想法

其實, 內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更能將注意力集中在他正在做的事情上。 因此, 內向孩子在他感興趣的事情上, 往往能體驗到“忘我”的感覺。

他能夠長時間安靜地獨自處理複雜的問題, 這種專注性和良好的耐心,也往往給孩子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他常常能非常有毅力、善始善終地做好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Susan Cain指出,諸如像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普魯斯特這樣了不起的作家和默克爾這樣優秀的政治家其實都是性格內向的人。而且許多教育專家也認為,孩子與自己獨處的能力,是他擁有創造力的前提和基礎。

他是縝密的思考者

在幼稚園裡,搭建複雜的樂高積木往往是內向孩子的強項。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內向型和外向型的孩子,在智商測驗方面的表現並無很大的差異。

但是,內向的孩子,似乎在採取行動前更能進行深入細緻的思考,他會用較長的時間,更為準確地處理各種資訊。而外向的孩子,通常很快就做出決定,以犧牲細緻換取速度,因為外向孩子更享受在同一時間段做幾件事情。

Tips 父母可這樣幫助內向的孩子

幫助孩子建立新的聯繫:如果孩子害怕與其他人說話,你可以先陪著他認識新的小朋友,拉著他的手,或者站在他身後。之後,你可以對他的行為表示認可,說:“媽媽知道你做到這些不容易,我為你感到驕傲。”慢慢地,孩子會知道克服最初不好的感覺也不是很困難。

不要強迫:如果孩子就想安靜,不願意和其他人說話,你不要強迫內向的孩子,而是應該接受他的性格特點。而且不要當孩子的面,將這個問題作為一個話題來高談闊論。要耐心等待孩子願意開口的時候。

避免貼上“害羞”的標籤:其實即使3歲的孩子也知道,害羞在生活中並不是一個褒義詞,如果他被貼上了“害羞”的標籤,他會覺得一定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對,進而更加缺乏自信。父母不要刻意刺激內向的孩子活躍起來,因為畢竟內向是孩子人格特徵中正常的組成部分。

留出休整時間:如果你的內向孩子在幼稚園、託管班中度過了比較長的時間,那麼回到家就應該給孩子一些安靜、獨處的時間,讓他能夠從大量的刺激中解脫出來,休息一下、補充新的能量。在休整的這段時間裡,父母儘量不要打擾。

擴展閱讀:

家長注意,別讓你這句話,毀了孩子的專注力!這4點你要知道!

這種專注性和良好的耐心,也往往給孩子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他常常能非常有毅力、善始善終地做好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Susan Cain指出,諸如像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普魯斯特這樣了不起的作家和默克爾這樣優秀的政治家其實都是性格內向的人。而且許多教育專家也認為,孩子與自己獨處的能力,是他擁有創造力的前提和基礎。

他是縝密的思考者

在幼稚園裡,搭建複雜的樂高積木往往是內向孩子的強項。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內向型和外向型的孩子,在智商測驗方面的表現並無很大的差異。

但是,內向的孩子,似乎在採取行動前更能進行深入細緻的思考,他會用較長的時間,更為準確地處理各種資訊。而外向的孩子,通常很快就做出決定,以犧牲細緻換取速度,因為外向孩子更享受在同一時間段做幾件事情。

Tips 父母可這樣幫助內向的孩子

幫助孩子建立新的聯繫:如果孩子害怕與其他人說話,你可以先陪著他認識新的小朋友,拉著他的手,或者站在他身後。之後,你可以對他的行為表示認可,說:“媽媽知道你做到這些不容易,我為你感到驕傲。”慢慢地,孩子會知道克服最初不好的感覺也不是很困難。

不要強迫:如果孩子就想安靜,不願意和其他人說話,你不要強迫內向的孩子,而是應該接受他的性格特點。而且不要當孩子的面,將這個問題作為一個話題來高談闊論。要耐心等待孩子願意開口的時候。

避免貼上“害羞”的標籤:其實即使3歲的孩子也知道,害羞在生活中並不是一個褒義詞,如果他被貼上了“害羞”的標籤,他會覺得一定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對,進而更加缺乏自信。父母不要刻意刺激內向的孩子活躍起來,因為畢竟內向是孩子人格特徵中正常的組成部分。

留出休整時間:如果你的內向孩子在幼稚園、託管班中度過了比較長的時間,那麼回到家就應該給孩子一些安靜、獨處的時間,讓他能夠從大量的刺激中解脫出來,休息一下、補充新的能量。在休整的這段時間裡,父母儘量不要打擾。

擴展閱讀:

家長注意,別讓你這句話,毀了孩子的專注力!這4點你要知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