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講前任的電影難道是一種剛需嗎?

【轉載或者合作, 請聯繫作者mszhangziyan@foxmail.com】

五一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給大家推送一個電影測評。

《後來的我們》目前豆瓣評分是這樣的

看哭的說,

感人感人感人;get不到的說, 尷尬尷尬尷尬。

我們是提前看到的片子, 感受是, 有哭點也有尬點。 明星轉型當導演的電影裡, 劉若英拍的這部已經算不錯, 有她自己的氣質和情感;但是如果跳出這個比較範圍單純來評價一個電影, 還有不少改進餘地。

一個簡單的觀影前提示↓

-適合觀影人群:對過去不能釋懷的人、闖蕩大城市遭過罪的人、劉若英歌迷、男女主角粉絲、愛看田壯壯演戲的人(誒?最後一種人群是什麼?就是我啊!)

-不適合觀影人群:尷尬臺詞不耐受者、對現實題材高要求者、IT從業者、不喜歡「ex情結」者。

————————————

井柏然和周冬雨的表演, 都比過去更好。

井柏然演青澀少年郎很自然, 好過《失孤》時期的生澀。

失戀後流的淚也真實

進階狀態是十年後部分裡井柏然以一個早生華髮的中年形象出現, 沒有什麼違和感。

各種傷感遺憾在心頭, 眼眶紅紅地有點打動人

周冬雨剛因為《七月與安生》得金馬獎的時候不少觀眾是怕她會靈光一現就回到《麻雀》;到了《喜歡你》和《春風十裡不如你》, 古靈精怪少女駕輕就熟, 但是又讓人擔心她重複自己。

這次的女主角, 人物性格裡仍有活潑的部分, 但已經擺脫了那種刻意強調年輕搞怪的階段。

戀愛模式變成由周冬雨來演戀愛關係中更成熟的一方, 總是用很溫柔的眼神看著男主角。

後期的失望分手和鬱鬱寡歡她演得更好;

她還演出了各種各樣有層次的哭,看完這部電影是會對周冬雨更放心一點。

井柏然和周冬雨配合得也不錯,演出來CP感很好。

一致好評的是田壯壯,導演一當演員,逼得演員都沒活路。

看到他做飯說話就很舒服親切,講往事、講孩子,又牽掛又不好意思煽情的樣子,是真正生活的質感。

他溫暖的聲音和演技給電影正片結尾加成了至少50%吧,為什麼《相愛相親》的時候田壯壯沒拿個男主獎回來……怨念。

————————————

全片氣氛是有好有壞。

一對年輕人相遇的情感開始階段不錯,不是過分強調純愛,反而是帶著煙火氣的有欲望的人在闖蕩。周冬雨想要戶口要房子再被騙,讓人一點討厭不起來;井柏然總是想出人頭地,也是某一種典型的年輕人。

兩個人也有陋室裡小兒女的情欲。

在重逢段落裡有一種讓人不安的欲言又止,我印象很深的是井柏然和周冬雨相互偷看對方,想確認是不是故人,直到眼神對上,那確實是“愛過”的樣子。之後周冬雨不想跟井柏然待在一間房裡,直接盯著對方說:“我怕我非禮你。”簡單直接的深情也蠻動人。

相愛又錯過是總體氣氛。劉若英唱的是《後來》《我等你》《成全》,演的是《似水年華》裡的英。她整個人的氣質,從演戲到唱歌都很穩定,就是遺憾、錯過、求不得,她把這種氣質放在自己編的故事裡又拍成了電影。

但情緒過多也造成了尬點。

電影後半部分故事展開後,男女主角一度你一句我一句仿佛在背歌詞或者詩朗誦。

排比句臺詞“如果那時你沒有跟我分手呢”“如果我們一起堅持到最後呢”,就很奇怪啊。

男的一句“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女的接一句“卻沒有了我們”,就尬到我出戲了。

臺詞過於做作而男女主角互動太空洞,是尷尬來源之一。

此外,全片我最在意的缺點是:男女主角的淒慘程度,簡直是在妖魔化飛速發展的中國大都市啊。

(注意,以下吐槽有劇透)

按照人設井柏然很靠譜,對女主默默守候,對愛情是“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也很願意奮鬥,但是戀愛時期他一直沒獲得事業成功。

這個設想OK,然而落到北京,落到2007年以後,落到一個電腦系的畢業生身上,細節就崩了:男主角的夢想是做一款自己的遊戲,於是一畢業就要創業;但是他創業的方式是在數碼城裡賣光碟,後來生活所迫又開始賣盜版AV直到被抓起來。

電影裡男主的年輕階段為遊戲創業做出的一點努力就是畫了幾張巴掌大的草稿,和女友聊天時候講講創意;他的電腦只要開著,就是在打遊戲,不見他寫代碼。

我想有常識的大陸觀眾都會覺得這種安排不可思議了。我專門問了做IT行業的朋友,得到點評如下:「賣光碟這個情節至少應該放在96年左右,賣破解windows才靠譜。與其讓男主賣AV,不如改成做AV下載網站。其實學電腦的奮鬥青年,生活就是是白天上班、晚上自己寫程式,很少那麼慘。」

2007年到2017年是國內互聯網大發展的階段,電腦系的學生如果認真工作不創業也能獲得體面的生活。但是電影裡讓男主角從群租房搬到地下室,從數碼城賣光碟、到擺攤賣盜版AV、再到給網遊當語音客服,最後還去送快遞了。(喵喵喵??)

後面的劇情裡,男主因為女友離開而有了靈感,火速做出一款遊戲風靡全國。IT業的朋友告訴我:「單槍匹馬做一個遊戲發大財,在手遊階段可行性較高。」但是電影裡他們都是在電腦上玩遊戲的。

另外女主角的事業同樣不合理,雖然可能很少觀眾注意。

電影前半段就交代了這個女主角會來事會社交,別人對她的形容是什麼東西都能賣出去;後來她開始賣房子了。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大陸房地產那麼火爆,女主角又善於銷售,那她在北京賣房子也應該能掙到個溫飽到體面之間的生活吧?

男主角做IT,女主角賣房子,本都應該是最容易發展的行當,電影裡他們過得慘兮兮,生活的艱辛讓男主心情不好,女主就提出了分手……

前幾天聊市面上的北漂故事時,有個朋友就提出一個觀點:現在影視劇裡對北漂人群有種《北京北京》或者《春天裡》式的刻板印象,把奮鬥的起點壓得太低,必須是地下室群租房;奮鬥的目標又抬得太高,必須是北京戶口有車有房財運亨通。可現實裡在北京的年輕人,生活起點可能有群租房,但也有合租房裡一個乾淨單間,大家的生活目標就更多樣了。

在這一點上很為《後來的我們》感到可惜。男女主角人生不順、相互之間不理解,這個設定有很多種實現路徑(例如可以交代一下男主眼高手低、才華不夠,還死不肯打工非要創業,消耗家庭財富)。只需要花一點精力去理解真正的現實即可,但卻留下了這麼大的bug。

可能來自臺灣的劉若英不瞭解大陸青年的真正生活環境,但是劉若英的師父張艾嘉也是臺灣人,《相愛相親》拍了一個大陸小城市的故事,還是很熨帖不出戲。

————————————————

總的來說,這個電影是開頭和結尾比較容易煽情,中間會有尷尬的部分。編劇若有改進可以打到7.5分,但是因為不切實際的劇情和部分尷尬臺詞所以我覺得6.5到7分之間都是合理的。

劉若英儘量隱去自己的存在感,沒有客串,把片尾曲也留給演唱會的幾萬人,只在最後出了一個背影。

電影的片尾曲部分,大概算是彩蛋吧,也是引發觀眾哭的部分,簡直是一種生理上的催淚手段,適合那些在深夜裡纏綿悱惻過的癡男怨女過去回想當年。

因為催淚的田壯壯和最後片尾曲裡的素人們,在劇情中間一直憤憤于男女主角何至於那麼慘的我,最後也哭了。

哭完了冷靜一下,發現「ex情結」可能是一種拍攝表達和觀影剛需,從高到低都有,高分電影裡有《愛樂之城》,小視頻軟體裡走紅的是《前任3》,《後來的我們》介於二者之間。

而非常神奇的是,我今天上網一搜,有人把這個電影關聯到《前任3》,也有人關聯到《愛樂之城》。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請問,《前任3》和《愛樂之城》之間隔了幾個《後來的我們》?

(本文和電影相關畫面來自公開海報或預告片素材)

後期的失望分手和鬱鬱寡歡她演得更好;

她還演出了各種各樣有層次的哭,看完這部電影是會對周冬雨更放心一點。

井柏然和周冬雨配合得也不錯,演出來CP感很好。

一致好評的是田壯壯,導演一當演員,逼得演員都沒活路。

看到他做飯說話就很舒服親切,講往事、講孩子,又牽掛又不好意思煽情的樣子,是真正生活的質感。

他溫暖的聲音和演技給電影正片結尾加成了至少50%吧,為什麼《相愛相親》的時候田壯壯沒拿個男主獎回來……怨念。

————————————

全片氣氛是有好有壞。

一對年輕人相遇的情感開始階段不錯,不是過分強調純愛,反而是帶著煙火氣的有欲望的人在闖蕩。周冬雨想要戶口要房子再被騙,讓人一點討厭不起來;井柏然總是想出人頭地,也是某一種典型的年輕人。

兩個人也有陋室裡小兒女的情欲。

在重逢段落裡有一種讓人不安的欲言又止,我印象很深的是井柏然和周冬雨相互偷看對方,想確認是不是故人,直到眼神對上,那確實是“愛過”的樣子。之後周冬雨不想跟井柏然待在一間房裡,直接盯著對方說:“我怕我非禮你。”簡單直接的深情也蠻動人。

相愛又錯過是總體氣氛。劉若英唱的是《後來》《我等你》《成全》,演的是《似水年華》裡的英。她整個人的氣質,從演戲到唱歌都很穩定,就是遺憾、錯過、求不得,她把這種氣質放在自己編的故事裡又拍成了電影。

但情緒過多也造成了尬點。

電影後半部分故事展開後,男女主角一度你一句我一句仿佛在背歌詞或者詩朗誦。

排比句臺詞“如果那時你沒有跟我分手呢”“如果我們一起堅持到最後呢”,就很奇怪啊。

男的一句“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女的接一句“卻沒有了我們”,就尬到我出戲了。

臺詞過於做作而男女主角互動太空洞,是尷尬來源之一。

此外,全片我最在意的缺點是:男女主角的淒慘程度,簡直是在妖魔化飛速發展的中國大都市啊。

(注意,以下吐槽有劇透)

按照人設井柏然很靠譜,對女主默默守候,對愛情是“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也很願意奮鬥,但是戀愛時期他一直沒獲得事業成功。

這個設想OK,然而落到北京,落到2007年以後,落到一個電腦系的畢業生身上,細節就崩了:男主角的夢想是做一款自己的遊戲,於是一畢業就要創業;但是他創業的方式是在數碼城裡賣光碟,後來生活所迫又開始賣盜版AV直到被抓起來。

電影裡男主的年輕階段為遊戲創業做出的一點努力就是畫了幾張巴掌大的草稿,和女友聊天時候講講創意;他的電腦只要開著,就是在打遊戲,不見他寫代碼。

我想有常識的大陸觀眾都會覺得這種安排不可思議了。我專門問了做IT行業的朋友,得到點評如下:「賣光碟這個情節至少應該放在96年左右,賣破解windows才靠譜。與其讓男主賣AV,不如改成做AV下載網站。其實學電腦的奮鬥青年,生活就是是白天上班、晚上自己寫程式,很少那麼慘。」

2007年到2017年是國內互聯網大發展的階段,電腦系的學生如果認真工作不創業也能獲得體面的生活。但是電影裡讓男主角從群租房搬到地下室,從數碼城賣光碟、到擺攤賣盜版AV、再到給網遊當語音客服,最後還去送快遞了。(喵喵喵??)

後面的劇情裡,男主因為女友離開而有了靈感,火速做出一款遊戲風靡全國。IT業的朋友告訴我:「單槍匹馬做一個遊戲發大財,在手遊階段可行性較高。」但是電影裡他們都是在電腦上玩遊戲的。

另外女主角的事業同樣不合理,雖然可能很少觀眾注意。

電影前半段就交代了這個女主角會來事會社交,別人對她的形容是什麼東西都能賣出去;後來她開始賣房子了。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大陸房地產那麼火爆,女主角又善於銷售,那她在北京賣房子也應該能掙到個溫飽到體面之間的生活吧?

男主角做IT,女主角賣房子,本都應該是最容易發展的行當,電影裡他們過得慘兮兮,生活的艱辛讓男主心情不好,女主就提出了分手……

前幾天聊市面上的北漂故事時,有個朋友就提出一個觀點:現在影視劇裡對北漂人群有種《北京北京》或者《春天裡》式的刻板印象,把奮鬥的起點壓得太低,必須是地下室群租房;奮鬥的目標又抬得太高,必須是北京戶口有車有房財運亨通。可現實裡在北京的年輕人,生活起點可能有群租房,但也有合租房裡一個乾淨單間,大家的生活目標就更多樣了。

在這一點上很為《後來的我們》感到可惜。男女主角人生不順、相互之間不理解,這個設定有很多種實現路徑(例如可以交代一下男主眼高手低、才華不夠,還死不肯打工非要創業,消耗家庭財富)。只需要花一點精力去理解真正的現實即可,但卻留下了這麼大的bug。

可能來自臺灣的劉若英不瞭解大陸青年的真正生活環境,但是劉若英的師父張艾嘉也是臺灣人,《相愛相親》拍了一個大陸小城市的故事,還是很熨帖不出戲。

————————————————

總的來說,這個電影是開頭和結尾比較容易煽情,中間會有尷尬的部分。編劇若有改進可以打到7.5分,但是因為不切實際的劇情和部分尷尬臺詞所以我覺得6.5到7分之間都是合理的。

劉若英儘量隱去自己的存在感,沒有客串,把片尾曲也留給演唱會的幾萬人,只在最後出了一個背影。

電影的片尾曲部分,大概算是彩蛋吧,也是引發觀眾哭的部分,簡直是一種生理上的催淚手段,適合那些在深夜裡纏綿悱惻過的癡男怨女過去回想當年。

因為催淚的田壯壯和最後片尾曲裡的素人們,在劇情中間一直憤憤于男女主角何至於那麼慘的我,最後也哭了。

哭完了冷靜一下,發現「ex情結」可能是一種拍攝表達和觀影剛需,從高到低都有,高分電影裡有《愛樂之城》,小視頻軟體裡走紅的是《前任3》,《後來的我們》介於二者之間。

而非常神奇的是,我今天上網一搜,有人把這個電影關聯到《前任3》,也有人關聯到《愛樂之城》。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請問,《前任3》和《愛樂之城》之間隔了幾個《後來的我們》?

(本文和電影相關畫面來自公開海報或預告片素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