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上市酒企哪家強?2017他們到底又賺了多少?

今天, 隨著最後一批酒企的年報集中出爐, A股19家上市酒企2017年的成績單終於齊全了。 看著這份成績單, 誰優誰劣一目了然。 今天品酒君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下, 在白酒上市公司這個運動校場中, 誰才是最快最好的“運動員”。

量價齊升 “茅五洋瀘”前四位置難撼動

首先來看下各家的營收、利潤總匯:

從這份成績單中不難看出, 酒行業整體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 就“茅五洋瀘”前四名排名來說,

多年來其地位都沒有動搖過, 但值得一提的是, 瀘州老窖的營收自2013年後再次躋身“百億俱樂部”, 在產銷量減少的情況下, 依然保持了業績的較快增長。 資深白酒專家王傳才表示, 各企業年報呈現出業績復蘇的跡象, 非常真實的反映了當下中國白酒競爭格局。 尤其是茅五洋營收超過1000億, 利潤超過430億, 營收占比接近20%, 利潤占比高達43%。 但從整體行業角度看來, 仍處於調整中, 酒企分化也較為突出。

下面, 品酒君就分多個維度來看看這份成績單吧。

誰規模最大?

“茅五洋瀘”行業四強地位實至名歸, 年報均過百億, 值得一提的是瀘州老窖經過四年的奮力追趕, 再次進入百億俱樂部。 過500億的茅臺獨大, 五糧液超過300億, 逼近200億的洋河, 過百億瀘州老窖依然屹立於第一陣營;還有超過50億的古井、牛欄山和汾酒緊隨其後。

寡頭明顯, 前幾名差距較大, “茅五”之間差兩百多億, “五洋”和“洋瀘”之間也均是有大的差距, 斷檔明顯。

誰成長最快?

除了皇台酒業、金種子酒以及青青稞酒之外, 其餘16家上市公司均為正增長, 名優白酒企業普遍復蘇, 整體來看, 產業向好勢頭明顯。

水井坊自2016年度以來營收方面增長較快, 2017年增長率位居首位, 除此以外, 茅臺、汾酒、酒鬼酒等也實現了大幅增長。 以上品牌大多為中高端代表, 其增長受益於消費升級, 名優品牌中高端消費開始復蘇。

誰掙得最多?

盈利能力最強的依然是茅臺, 淨利高達270.79億元, 且一家獨大, 巨大的“鴻溝”讓五糧液、洋河等難以短時間趕超跨越, 瀘州老窖為20億檔, 剩下的企業年淨利均低於15億。 據白酒專家王傳才表示, 影響淨利規模大小的因素有很多, 最核心為高端酒在所有產品銷售結構中的比重。從這點上說,茅五自不用多說,二者得益于均形成過百億超級單品“倒金字塔”的產品結構,直接拉高了整體利潤規模。

誰最會掙錢?

從淨利增長整體情況來看,分化明顯,青青稞酒、金種子酒、皇台酒業、迎駕貢酒均為負增長,伊力特由2016年的負增長轉變為正增長。增長最快的依然是捨得酒業,從2016年開始,捨得酒業絕對的暴增明星,酒鬼酒等其他名優酒企也增長飛快。

9家上市公司代表著白酒產業最核心的力量,除了上述酒企之外,還有一些未上市的諸如西鳳、郎酒、劍南春等酒企不可忽視。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統計資料,2017年全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 5654.42億元,同比增長14.4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28.48億元,同比增長35.79%。這些資料都是對白酒市場向好發展的預示。

2018白酒上行趨勢明顯 市場分化將加劇

雖然行業有了良好轉機,但是市場的競爭也會更加激化。酒業評論員、海納機構總經理呂咸遜表示:“2018年,在消費升級、優質高端基酒的稀缺性以及消費者對白酒屬性的重新認定等多重效應的疊加下,2018年白酒繼續上行成為了明顯趨勢。尤其是名酒企業在產品、品牌、管道和市場等方面會不斷強化優勢,中國白酒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市場已經到來。”

(2018年第一季度各大酒企表現強勁)

從今年已經出爐的年報來看,中高端白酒率先復蘇,名優白酒企業效益回升較快,但中小酒企仍在築底調整。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白酒市場已開始新一輪的市場競爭。優化產品結構、加強管道建設,進一步深耕終端成為必備要求。酒易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喬紅現表示,白酒行業正面臨著價格、管道和服務體系的再造與重構,對企業能否適應新的轉型變化提出了嚴峻挑戰。一線品牌已經復蘇,但三四線產品依然艱難。王傳才說:“白酒出現了類似於中產階層的‘中堅力量’,區域性白酒必須選擇尖銳聚焦的策略,真正成為隱形冠軍似的品類王,而一些中小企業由於品牌影響力較弱,產品受中高端品牌擠壓,仍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文 | 米小春 編輯 | 甯森源

最核心為高端酒在所有產品銷售結構中的比重。從這點上說,茅五自不用多說,二者得益于均形成過百億超級單品“倒金字塔”的產品結構,直接拉高了整體利潤規模。

誰最會掙錢?

從淨利增長整體情況來看,分化明顯,青青稞酒、金種子酒、皇台酒業、迎駕貢酒均為負增長,伊力特由2016年的負增長轉變為正增長。增長最快的依然是捨得酒業,從2016年開始,捨得酒業絕對的暴增明星,酒鬼酒等其他名優酒企也增長飛快。

9家上市公司代表著白酒產業最核心的力量,除了上述酒企之外,還有一些未上市的諸如西鳳、郎酒、劍南春等酒企不可忽視。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統計資料,2017年全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 5654.42億元,同比增長14.4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28.48億元,同比增長35.79%。這些資料都是對白酒市場向好發展的預示。

2018白酒上行趨勢明顯 市場分化將加劇

雖然行業有了良好轉機,但是市場的競爭也會更加激化。酒業評論員、海納機構總經理呂咸遜表示:“2018年,在消費升級、優質高端基酒的稀缺性以及消費者對白酒屬性的重新認定等多重效應的疊加下,2018年白酒繼續上行成為了明顯趨勢。尤其是名酒企業在產品、品牌、管道和市場等方面會不斷強化優勢,中國白酒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市場已經到來。”

(2018年第一季度各大酒企表現強勁)

從今年已經出爐的年報來看,中高端白酒率先復蘇,名優白酒企業效益回升較快,但中小酒企仍在築底調整。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白酒市場已開始新一輪的市場競爭。優化產品結構、加強管道建設,進一步深耕終端成為必備要求。酒易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喬紅現表示,白酒行業正面臨著價格、管道和服務體系的再造與重構,對企業能否適應新的轉型變化提出了嚴峻挑戰。一線品牌已經復蘇,但三四線產品依然艱難。王傳才說:“白酒出現了類似於中產階層的‘中堅力量’,區域性白酒必須選擇尖銳聚焦的策略,真正成為隱形冠軍似的品類王,而一些中小企業由於品牌影響力較弱,產品受中高端品牌擠壓,仍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文 | 米小春 編輯 | 甯森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