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廈門搶人大戰:非戶籍可購2套、不受社保繳交限制

當今社會, 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 為了更好留住人才, 各地就陸續出臺人才購房有優惠的政策。 如今, 廈門也加入了這次搶人大戰,

據悉實施該政策後, 廈門非戶籍可以購2套房, 已經不受社保繳存的限制了。

最近, 國內多個城市的“搶人大戰”一直未曾停歇, 武漢、西安、南京等多個城市, 紛紛出臺新版落戶新政, 向各類人才拋出了橄欖枝。 而廈門也在昨日率先出臺惠台舉措, 依託海西優勢, 將人才引進的目光對準臺灣, 這在全國各城中尚屬首例。 為大力促進廈門利用外資, 吸引集聚優質外資資源, 政府出臺《廈門市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政策”), 助力廈門市產業轉型升級。

政策共12條, 主要從進一步落實擴大外資開放領域、促進外資增長、鼓勵引進與留住人才、優化營商環境等四個方面進行鼓勵扶持, 結合廈門實際與重點發展產業需求,

提振外商投資廈門信心, 助推我市產業轉型和高品質發展。

為鼓勵引進與留住人才, 政策指出:2018-2022年, 我市外商投資企業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1000萬美元及以上, 且投資我市重點發展產業專案, 給予企業員工以下鼓勵:

1、從該年度起, 對年繳納個人所得稅達8萬元及以上的員工, 按其繳納的上述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給予補貼, 其中:年納稅額8萬元的部分, 補貼比例為50%;年納稅額超過8萬元至25萬元(含)的部分, 補貼比例為75%;年納稅額超過25萬元的部分, 補貼比例為100%。 補貼期限不超過五年。

3、員工在該企業服務滿3年並已繳交社會養老保險費用, 繼續與該企業簽訂勞動合同, 可以落戶本市。

需要指出的是, 住房、戶口等優惠政策確實能夠吸引人才, 但是人才更加看重的, 是有沒有才華用武之地與足夠的成長空間, 而絕非區區一處安身立命的居所。

相比大城市來說, 小城市裡人際關係的盤根錯節、競爭環境的不公平以及築夢空間的缺失, 都是導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只有讓人才真正擁有實現夢想的舞臺、發揮價值的空間和公平公正的環境, 才能形成城市對人才的“虹吸效應”, 從而充分發揮人力資本紅利在城市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因此, 在搶人之餘, 或許各個城市的決策者更應該深入思考的, 是如何促使人才將自身成長與城市發展相結合, 並獲得足以施展身手的舞臺。 比如, 有針對性地依據人才的專業特性及擅長方向, 及時合理地安排工作崗位, 確保人才優勢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同時, 要不斷優化城市社會的軟環境, 增強產業基礎, 等等。

中國證券報援引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觀點稱:“有部分城市人口引進的門檻過低, 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吸引人才,

而是為了吸引購房者。 對於市場來說, 容易引起非理性的判斷。 地方的人才政策不應該和房地產限購掛鉤, 對於真正的人才更應該提供直接的居住房源, 單純的將人才推向市場也容易帶來房地產市場的不穩定。 ”

未來中國內生性人口紅利趨緩, 而人口爭奪將成為城市之間必將發生的戰爭, 而在一線城市人口管控愈發嚴格的背景下, 對溢出人口紅利的把握將成為多數二三線城市未來的焦點, 而這也將成為房企未來重新對城市評估的重要標準。

業內分析普遍認為, 全面寬鬆概率不大, 結構性寬鬆是趨勢。 2018整個房地產政策基調難以改變, 但預計邊際放鬆的措施可能會增多, 實現從全面需求打壓向保障合理需求修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