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影視行業現回暖 近6成上市公司年營收及淨利“同步增長”

隨著A股2017年年報披露接近尾聲, 影視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也浮出水面。

據同花順資料顯示, 截止27日, A股24家影視公司中, 已有22家披露年報或業績快報。

其中, 從營收規模和利潤水準看, 萬達電影表現最為“亮眼”, 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32億元、歸母淨利潤15.2億元。

此外, 上述20家影視公司中, 華誼兄弟、華數傳媒、華策影視、光線傳媒2017年業績表現也較突出, 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9.5億元、31.9億元、52.45億元、18.4億元, 實現歸母淨利潤8.28億元、6.39億元、6.34億元、8.15億元。

13家公司營收與淨利潤“同步增長”

據統計, 共13家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實現了同步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公司業績的增長, 大都與影視劇領域的良好表現有關。

比如華策影視, 年報披露資料顯示, 全網劇業務收入達46.03億, 同比增幅達30%, 所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由2016年的79.85%進一步提升到87.76%。 報告期內, 代表作《楚喬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孤芳不自賞》分別位列年度互聯網點擊播放前10名和衛視收視率前10名。

其中《孤芳不自賞》率先打破電視劇行業千萬元大關, 即每集版權等綜合收入超過千萬元。

光線傳媒2017年報告期內電影及衍生品收入達12.38億, 占比總營業收入逾67%。 該公司參與《大鬧天竺》、《嫌疑人X的獻身》、《大護法》等電影獲得了不俗的票房或口碑。

華誼兄弟則憑藉《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摔跤吧!爸爸》、《西遊伏妖篇》等爆款電影作品, 累計實現國內票房約51億元(截止2017年年底)。 有研報分析稱, 2017年華誼兄弟電影領域業務回暖, 為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帶來顯著推動力。

3家公司營收與淨利潤“雙雙下滑”

不過, 去年靠《戰狼2》一炮而紅的北京文化, 在2017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2.57%的同時, 歸母淨利潤卻大幅下滑40.59%。

年報顯示, 北京文化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3.21億元, 歸母淨利潤3.10億元, 而僅《戰狼2》這一部電影, 就給該上市公司帶來高達3億元的收入。

“這主要是由於2016年公司處置龍泉賓館產生3.6億非經常性損益所致。 ”對此, 北京文化在年報中解釋稱。

事實上, 2017年業績出現下滑並不止北京文化一家。 據同花順資料顯示, 上述20家已披露2017年業績資料的影視公司中, 5家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下滑, 7家歸母淨利潤同比出現下滑, 其中幸福藍海、華錄百納、長城影視營收與淨利潤皆呈同比下滑態勢。

“短期由於受到銀幕大規模建設帶來的成本、費用壓力, 熱錢湧入造成的行業亂象帶來的調整壓力, 行業競爭激烈帶來的運營壓力等, 身處其中的公司業績增速有所放緩。

”中泰證券表示。

影視行業回暖 未來增長空間可觀

以橫店影視為例, 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18億元, 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3.31億元,同比下降了7.16%。

對此, 國海證券表示, 這是由於影院營業成本屬於固定成本,該增速超過電影放映收入增速進而短期拉低淨利潤,為拓規模加速新建孵化影院, 利於公司夯實三四線的卡位, 分享消費升級紅利。

財通證券指出, 相對美國, 中國電影市場仍有較大空間, 隨著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 三四五線城市的院線不斷下沉以及國產片工業化進程仍在持續推進, 中國電影市場未來的增長空間仍舊十分可觀。

“總體來看, 當前國內影視行業仍處於快速成長時期。 ”業內機構預計, 隨著行業持續轉暖,

未來3年我國票房複合增速預估在15%以上, 院線集中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行業相關公司從業績確定性角度將會更多分享行業紅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