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洪金寶老友,曾同得影帝、因炒股賠光家產,險些自殺,一代喜劇王

說起現在的電視劇、電影, 觀眾諸多怨言, 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香港曾經的經典。 而近日一部《人民的名義》激起廣大網友的熱議,

李達康書記的爆紅, 還出現了諸多版本的李達康 書記的表情包。

雖有不如意, 卻不影響這部電視劇的成功, 沒有“高科技”特效, 不用“高科技”手段摳圖。 有的就是劇組人員的精心打磨, 幾十位老戲骨苦苦琢磨自己的角色, 有很多人也許會說, 它的尺度成就了它, 可就算尺度再大, 沒有引人入勝的表演和故事, 誰還想一直看下去。

這不禁讓人想起在香港八十年, 那個影視特效還很稚嫩的時期, 卻有著無數的佳作、經典流傳。 上世紀八十年代, 由麥嘉、石天、黃百鳴、徐克、施南生、曾志偉和泰迪羅賓組成的新藝城七怪, 當時可謂是風光無兩。 同時, 也走出了周潤發、張國榮 吳倩蓮等巨星, 還有徐克、吳宇森、陳木勝、林嶺東、杜琪峰等一大批, 後來對電影影響深遠的人物。

1980年, 當時的金公主改名為“新藝城電影公司”, 麥嘉、石天、黃百鳴, 開始他們理想的實現, 也許當時的他們沒有料到, 他們會開闢出一個香港電影的新時代。 但當時, 他們絕對是懷揣著夢想, 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的。

他們的第一部作品, 就是吳宇森導演的《滑稽時代》, 一經推出, 口碑與票房雙收。 這時徐克也在好友吳宇森的推薦下加盟新藝城, 而他的喜劇片《鬼馬智多星》, 更是香港老電影中的精品、經典之作。 而他們1982年出品的《最佳拍檔》, 更是取得驚人的成就。 本劇由當時影壇、歌壇, 都如日中天的天王巨星許冠傑為首, 張艾嘉與麥嘉一起領銜主演。 在當時它的票房高達2600多萬元, 成為香港首部突破2000萬港幣的電影。

麥嘉更是憑本片, 榮獲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成為最早的影帝之一。 然後是出續集, 依然受到大家的熱捧。 接著麥嘉監製了歌舞電影《搭錯車》, 該片創造了5個月內8度重映的紀錄, 並斬獲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等四個獎項, 同時, 在“香港電影金像獎20年20部難忘電影”排名中名列第三。

麥嘉(麥嘉尚),1944年2月29日生於中國廣東省臺山,後隨父母移居香港。演員、導演、編劇、電影製作人,一代喜劇大師,周星馳喜劇《情聖》裡他的師傅,其實,他真的是周星馳的喜劇前輩。周星馳崛起於90年代,而在80年代統治喜劇江湖就是麥嘉、許冠傑、洪金寶等。還記得,《情聖》中他對周星馳的那句話(大意):你已經得到我的真傳了,前途不可限量。雖然當時說的是泡妞,現在看來,卻是讓人感慨。

光頭麥嘉最早也曾是長髮披肩,滿臉的鬍鬚。他在美國讀書,學的是電子工程。熱愛電影的他,在讀書期間每天都會鑽去唐人街看港片,卻覺得很多電影拍出來,都不是盡如人意,當時,就有了自己去拍的念頭。做了幾年的電話公司的工程師後,他重回大學,開始學習電影專業,勵志在電影世界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美國時,他也曾作為副導演參與了當時幾部很是風靡、經典的美國電影的製作,如:《007持黃金槍的男人》。

可最終,他還是想回到香港,他懷揣著一千美元,拋棄了在美國的打拼,毅然決然的回來了,開始了他的香港電影之路。十年時間,80年——91年,《難兄難弟》、《開心鬼》系列。

《八星報喜》、《何必有我》、《阿郎的故事》。

《英雄本色》和《龍虎風雲》系列三部曲。

精品電影的製作、成功離不開他們的團隊,但麥嘉絕對是居功至偉。在公司的股份上,當時的新藝城麥嘉也是占股多達到49%,黃百鳴9%。

只可惜,最終麥嘉、石天、黃百鳴等人創作理念也發生分歧,以“分手”告終,新藝城於1991年宣告關閉。

他們的電影並沒有什麼如今炫目的“科技”夾雜其中,卻是如此的“耐看”。不是否定這些“科技”對於影視業的作用。它就像一把雙刃劍,用的適度、合理,大家都會很欣賞。只是它讓很多的創作人、演員、商人生出懶惰、投機,說的難聽點就是在欺騙觀眾、圈錢而已。

麥嘉曾說:“科技越是發達,電影越是完蛋。當時日本、臺灣市場相繼變壞,我乾脆退出演藝圈。”

隨後麥嘉,開始炒樓,大賺,結果在股市中卻賠的連自殺的心思都有了,最狠時一夜之間就消失幾千萬港幣。後來開卡拉OK、經營娛樂城,投資始終是有賺有賠。

如今的他,偶爾還會演出,尤其是在洪金寶《我的特工爺爺》中,幾位曾攪動電影風雲的老人並排而坐。而路過的胖老者洪金寶 ,也沒有了年輕時的靈活,走路都顯得笨拙,真的是讓人感觸良多。

麥嘉(麥嘉尚),1944年2月29日生於中國廣東省臺山,後隨父母移居香港。演員、導演、編劇、電影製作人,一代喜劇大師,周星馳喜劇《情聖》裡他的師傅,其實,他真的是周星馳的喜劇前輩。周星馳崛起於90年代,而在80年代統治喜劇江湖就是麥嘉、許冠傑、洪金寶等。還記得,《情聖》中他對周星馳的那句話(大意):你已經得到我的真傳了,前途不可限量。雖然當時說的是泡妞,現在看來,卻是讓人感慨。

光頭麥嘉最早也曾是長髮披肩,滿臉的鬍鬚。他在美國讀書,學的是電子工程。熱愛電影的他,在讀書期間每天都會鑽去唐人街看港片,卻覺得很多電影拍出來,都不是盡如人意,當時,就有了自己去拍的念頭。做了幾年的電話公司的工程師後,他重回大學,開始學習電影專業,勵志在電影世界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美國時,他也曾作為副導演參與了當時幾部很是風靡、經典的美國電影的製作,如:《007持黃金槍的男人》。

可最終,他還是想回到香港,他懷揣著一千美元,拋棄了在美國的打拼,毅然決然的回來了,開始了他的香港電影之路。十年時間,80年——91年,《難兄難弟》、《開心鬼》系列。

《八星報喜》、《何必有我》、《阿郎的故事》。

《英雄本色》和《龍虎風雲》系列三部曲。

精品電影的製作、成功離不開他們的團隊,但麥嘉絕對是居功至偉。在公司的股份上,當時的新藝城麥嘉也是占股多達到49%,黃百鳴9%。

只可惜,最終麥嘉、石天、黃百鳴等人創作理念也發生分歧,以“分手”告終,新藝城於1991年宣告關閉。

他們的電影並沒有什麼如今炫目的“科技”夾雜其中,卻是如此的“耐看”。不是否定這些“科技”對於影視業的作用。它就像一把雙刃劍,用的適度、合理,大家都會很欣賞。只是它讓很多的創作人、演員、商人生出懶惰、投機,說的難聽點就是在欺騙觀眾、圈錢而已。

麥嘉曾說:“科技越是發達,電影越是完蛋。當時日本、臺灣市場相繼變壞,我乾脆退出演藝圈。”

隨後麥嘉,開始炒樓,大賺,結果在股市中卻賠的連自殺的心思都有了,最狠時一夜之間就消失幾千萬港幣。後來開卡拉OK、經營娛樂城,投資始終是有賺有賠。

如今的他,偶爾還會演出,尤其是在洪金寶《我的特工爺爺》中,幾位曾攪動電影風雲的老人並排而坐。而路過的胖老者洪金寶 ,也沒有了年輕時的靈活,走路都顯得笨拙,真的是讓人感觸良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