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台作家稱兩岸文化融合並不悲觀:所有政治意識都非天然

台媒稱, “所有政治意識都不會是天然的。 ”文史作家、臺灣前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指出, 不論過去日據時代作家, 乃至時下年輕人, 其實對中華文化一直沒有認同問題, 所有歧異“都是政治性的”。

據臺灣《中國時報》4月26日報導, 楊渡以台南“鹽分地帶”文學集團代表人物之一的吳新榮為例,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宣告投降時, 吳新榮向一名日本高級特務人員打探:日本真會投降?”當他得知“我們最聽天皇的, 一定安靜投降”時, 回到家中立刻把神道教的牌子取下, 把祖宗牌位重新放上, 慶倖臺灣光復。 “由此可見, 不論在什麼政治制度下,

政治意識都不是天然產物!”楊渡說。

報導稱, 就現下臺灣的民間文化來看, 楊渡同樣認為不存在對中華文化的歧義, “如繞境的媽祖, 如全台的鄭成功廟, 即便‘台獨派’將鄭成功視為‘侵略者’, 也無法消除他在全台有上百間廟, 已然有其歷史和信仰地位的事實。 ”他更指出, 全台各廟宇多有神農氏、太上老君、關聖帝君……, 這些深入民間的價值與信仰, 完全不會因1949年兩岸因政治問題形成分治而改變, 更可以確知“統獨就是政治問題, 不是天然由民間生成的”。

報導稱, 楊渡對兩岸在文化上的融合並不悲觀, 他以2010年兩岸集數百位學者專家合作編纂的《中華語文大辭典》為例, “剛開始搜集整理兩岸歧異用詞時, 歧異詞占了15%,

到2015年底總結發現, 歧異詞已降至7.5%”;楊渡說, 一開始臺灣的選舉用語如“掃街”“拜票”大陸很陌生, 六年時間, “嗆聲”或“小三”“山寨”等原以為需要解釋的用語, 兩岸其實都已熟悉。

“網路世代透過交流, 語言歧異大幅降低, 隨著兩岸社會發展逐漸趨近, 走過共同的現代化歷程, 民間文化差距也會愈來愈少。 ”楊渡認為, 儘管政治制度不同, 但民間文化尤其當代青年透過網路快速交流, 文化融合度在現下“比過去都高”, 從宏觀、長遠時間軸看, 他相信兩岸在分治後的文化亦漸趨融合。

2017年4月14日, 來自臺灣桃園的媽祖信眾到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2017年農曆三月以來, 臺灣多地的信眾來到媽祖故鄉, 謁祖進香, 祈佑兩岸和平。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