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傳統少林國術,弘揚傳統國術!每日一練,等於游泳3小時

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教育家顏地, 提倡實踐, 重視實用。

不僅他自己學習武術, 擅於拳法, 而且在他所主持的漳南書院的授業課程設置中就有武備課, 在漳南書院中“而習禮、歌詩、學書計、舉石、超距、擊拳, 率以肆三為程, 討論農兵, 辨商今古。 ”學子們在學習各種功課的同時, 還要跑跳、舉重和練習技擊的技術, 在當時這是難得一見的生活活潑的“學校”生活場面。

在武打技術的最初, 它是以保護自己, 保護家人, 保護鄉里的生命與利益而存在的, 這就牽扯到了群鬥、械鬥, 即有章法或者無章法的混戰。 這種混戰,

是與戰場武備武術的形態有所相通的, 不過是大戰陣變成了小戰陣, 統一武裝變成了混雜武裝, 而它的趨向卻是統一的。

童子拜觀音勢

1、立正勢不變;兩掌上收於小腹前, 十指交叉, 掌心向上。

2、翻轉雙掌, 伸臂向頭頂上方托舉, 掌心向上;目視前方。 用意念暗勁向上伸托雙掌10次。

3、雙掌轉下, 俯身下按於兩腳尖前地面, 雙腿挺直, 用意念暗勁把雙掌向下伸10次;目視雙掌背。

4、上體徐徐立起, 上托下按反復10次。 然後鬆開兩掌, 握固置於腹前;自然呼吸, 目視前方。

隨著社會的發展, 武術在技擊屬性上, 逐漸衍生出許多以養身健體為目的的功法。 小年分享的這一式就是以強身健體為主的功法!其技擊屬性已經弱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