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紮牢制度“籬笆”防範股市風險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3日召開會議指出, 要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 及時跟進監督, 消除隱患。 當前股市發展的風險隱患有哪些?造成這些風險的原因是什麼?如何打贏防風險“攻堅戰”?帶著問題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

防控風險正當時

“在普通投資者眼中, 股市慣常的風險可能包括股指波動、上市公司經營不順、流動性風險等內容, 而當前比較可能出現的風險有兩方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尹中立認為, 一是股權質押融資的潛在風險隱患。 二是財務造假手段不斷創新,

侵蝕股市發展根基。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是指股東將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作為質押擔保, 從債權人處融資的行為。 這些看似有利於上市公司大股東獲取資金和轉嫁風險的股權質押, 一旦遇到股指快速下跌, 將面臨較大風險。

統計顯示, 自2013年我國證券公司開始進行股票質押回購業務以來, 股權質押一直處於快速增長狀態。 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披露的最新股票質押資訊資料, 截至2017年5月底, A股市場共有4847.93億股上市公司股份被質押, 占A股市場股份總數約一成, 按照當日收盤價計算, 上述被質押股份市值合計達5.45萬億元。

對於財務造假來說, 應特別注意在新股發行上市、並購重組等方面產生的新型財務造假行為。

尹中立認為, 新型造假行為一般是指造假環節遍佈產品銷售、材料採購、現金流水等各個環節, 參與審計的會計師很難通過常規的手段核實其業務收入的真實性。 最典型是2017年證監會公佈的浙江九好辦公服務集團有限公司通過虛增收入、虛構銀行存款等造假手段, 進行“忽悠式重組”。

除了股市內部的風險, 金融系統的聯動風險也很值得警惕。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認為, 當前股市還應重點關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回表可能產生的風險。 例如, 部分疑似銀行委外資金定制的公募基金, 如果被迫回表, 可能對股市帶來一定影響。 貨幣基金規模體量過大帶來的潛在流動性風險也值得關注。

此外, 在銀行、證券、保險等分業監管模式下, 部分金融機構利用多牌照優勢, 名義上是以層層嵌套方式開發“創新型產品”, 實際上還是從事監管套利, 給股市帶來一定風險, 防範股市風險正當時。

多因素與風險關聯

“黑天鵝”是指沒有預料到的突發事件或問題, 這類事件難以想像和預測, 一旦發生影響極大。 “灰犀牛”指的是那些發生概率極大、衝擊力極強卻被忽視的風險, 因為這些風險平時大家都能看得見、習以為常, 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視。

風險無處、無時不在, 正視風險是防範風險的開始。 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李若谷表示, 無論是“黑天鵝”還是“灰犀牛”, 金融風險都難以絕對遮罩掉, 只有通過不斷改革和開放化解金融風險。

股市風險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業內專家認為, 股市的風險由多種因素造成。 從宏觀視角看, 有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週期性因素, 也有金融業內部失衡, 金融和實體經濟迴圈不暢等機構性因素, 還有部分市場主體因素, 即一些市場主體行為出現異化, 道德風險明顯上升, 金融監管部門短期內難以捕捉到這些變化。 總體看, 股市的風險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擴散的背景下, 是多重因素和矛盾疊加的結果。

從資本市場內部看, 股市的風險與再融資制度、新股發行制度、資訊披露制度、投資者教育體系、退市制度、並購重組體系等因素相關;從投資者角度看, 股市的風險與市盈率波動、投資者結構、概念炒作、垃圾股被爆炒等因素有關;從上市公司角度看,

股市的風險還涉及公司治理結構、公司內部資訊披露制度等因素。

“過去幾年的股市, 有投資者爆炒分級基金虧得血本無歸, 有金融機構癡迷定向增發陷入困局, 還有投資者仍舊沉迷于爆炒ST概念、摘帽概念的怪圈。 這些教訓都值得監管部門、投資者和上市公司思考, 繼續嚴格防範股市風險。 ”格上理財分析師楊曉晴說。

完善資本市場“四梁八柱”

要防控股市風險, 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完善資本市場的“四梁八柱”。 所謂“四梁八柱”即資本市場改革的幾方面關鍵內容:一是股票發行制度改革, 二是發行標準改革, 三是監管架構改革, 四是退市制度、並購重組、資訊披露等基礎制度的改革。 這幾方面加起來構成資本市場改革的基本框架。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劉紀鵬認為,殼資源的爆炒是不正常現象,完善退市制度有利於抑制炒殼、賣殼。對於資本市場而言,良好的退市制度一方面能夠剔除“爛蘋果”,有利於市場正確定價,優化資金配置,實現股市的價值發現功能;另一方面能夠形成對管理層的激勵,退市風險的警示將倒逼上市公司不斷提高經營水準。

“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適應不斷變化的金融風險,是非常必要的。”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認為,過去的風險以金融機構風險為主,而目前的市場風險、透明度風險在上升,這就需要金融監管改革。資本市場在整個金融體系的改革發展中佔據重要位置,完善資本市場各項配套改革是題中之意。一是繼續提高違法成本,讓“忽悠式重組”、欺詐發行再無翻身之日。二是加快全社會的信用體系建設。股權質押也好,融資融券也罷,都需要擁有良好的信用資質,否則很容易帶來“掏空”上市公司或個人財富的風險。反過來講,我國股市要繼續營造良好的證券文化,完善信託責任,為化解股市風險夯實信用基礎。

(責編:李丹丹)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劉紀鵬認為,殼資源的爆炒是不正常現象,完善退市制度有利於抑制炒殼、賣殼。對於資本市場而言,良好的退市制度一方面能夠剔除“爛蘋果”,有利於市場正確定價,優化資金配置,實現股市的價值發現功能;另一方面能夠形成對管理層的激勵,退市風險的警示將倒逼上市公司不斷提高經營水準。

“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適應不斷變化的金融風險,是非常必要的。”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認為,過去的風險以金融機構風險為主,而目前的市場風險、透明度風險在上升,這就需要金融監管改革。資本市場在整個金融體系的改革發展中佔據重要位置,完善資本市場各項配套改革是題中之意。一是繼續提高違法成本,讓“忽悠式重組”、欺詐發行再無翻身之日。二是加快全社會的信用體系建設。股權質押也好,融資融券也罷,都需要擁有良好的信用資質,否則很容易帶來“掏空”上市公司或個人財富的風險。反過來講,我國股市要繼續營造良好的證券文化,完善信託責任,為化解股市風險夯實信用基礎。

(責編:李丹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