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熊式大易筋經

第一式 握拳呼吸

雙足立定寬如肩闊, 眼平視, 牙咬緊, 口微開, 舌舐上顎, 兩手握拳, 大拇指貼大腿, 每呼吸完畢拳握緊, 勿放鬆, 愈握愈緊, 直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完畢, 乃放鬆。 行之數月手力自然增加。

第二式 雙掌下按呼吸

雙足立定如前式, 眼平視, 牙咬緊, 口微開, 舌舐上顎, 兩手掌左右下按;每一呼吸完畢, 雙掌下按, 左右手指翹起, 掌愈按愈下, 勿放鬆, 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完畢, 乃放鬆。 此式亦增長手力腕力。

按:此前兩式, 源于少林十二大勁前兩式的練法, 蓋手為身上最為敏感之梢節, 任何技法法、手法皆通過手來展現傳遞而出,

故增長手勁, 使上肢梢節有所觸動, 活動上部筋經, 此兩式之作用也。

第三式 雙掌開合呼吸 (韋馱獻杵第一式)

兩足立定如前式, 眼平視, 牙咬緊, 口微開, 舌舐上顎, 兩手合十當胸;兩大拇指貼身, 吸氣時兩手分開, 呼氣時兩手再合, 練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為止, 此式使肺部一張一縮, 對結核病有良好的效效能。

按:此式呼吸練法效仿人體肺部之開合運化, 以外引內。 吸開呼閉, 正是少林一脈正宗練法, 也是韋陀獻杵第一式的要求。

第四式 左右撐掌呼吸(韋馱獻杵第二式)

雙足立定如前式, 眼平視, 牙咬緊, 口微開, 舌舐上顎, 兩掌分左右撐開, 掌心向外, 手指向天, 指尖拗向頭部, 每一呼吸, 雙掌撐開, 如是連續八十一次呼吸,

愈撐愈開, 直至完畢, 乃放鬆。 此式增長臂力和腕力。

按:此式同于韋陀獻杵第二式, 左右平開, 分達四梢, 而對上肢要求尤為精到, 掌心向外, 手指朝天, 指尖回拗, 如能按要求做到, 則上肢筋脈自然抻開, 各關節亦自有撐拔之力。

第五式 雙掌上撐呼吸 (韋馱獻杵第三式)

雙足立定如前式, 雙手反掌向上撐, 掌心朝天, 大拇指與食指頭相對成三角形, 面向天;吸氣時牙咬緊, 呼氣時口張開, 手向上撐高, 愈撐愈上, 直至八十一次呼吸完畢乃止。 此式去口臭氣。

按:此式乃韋陀獻杵之第三式, 原第三式口訣雲:力周胸脅渾如植, 其意是要求兩臂如束, 渾然如一, 節節上拔, 且看當今諸多易筋經練家, 是否做到渾然如植的要求了?

第六式 上撐下垂呼吸(摘星換鬥)

雙足如前成右弓步, 身軀挺直, 右掌向上撐, 掌心朝天, 指向頭拗下, 左掌下垂, 指頭向地, 掌心向大腿, 眼平視, 牙咬緊, 行八十一次呼吸乃放鬆。 此式有調理脾胃之作用。

按:此式一掌上撐, 一掌下按, 正是摘星換鬥的練法之一, 八段錦雲:調理脾胃須單舉, 說的也是此式, 此式中, 手指回拗, 正是抻拔之關鍵, 配合呼吸, 自然能有

強壯臟腑的功效。

第七式 握拳上仰呼吸(倒拽九牛尾)

雙足如前成右弓步, 身軀挺直, 右手握拳提高曲肘置頭上, 頭上仰, 眼看右手心, 左手握拳垂下, 拳心向後, 牙咬緊, 連續呼吸八十一次, 乃放鬆。 練頸部粗壯。

按:此弓步練法, 合於十二式中倒拽九牛尾, 此式並不單于練頸部粗壯, 不過頸部粗壯,

則後拽揪拉之力亦自強壯。

第八式 雙掌前推呼吸(出爪亮翅)

雙足立定如前式, 眼平視, 牙咬緊, 口微開, 舌舐上顎, 兩掌前推, 大拇指與食指尖相對成三角形, 每一呼吸完畢, 雙掌向前推出, 手指同時拗入, 愈推愈前, 愈拗愈入, 直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完畢, 乃放鬆。 此式長手力與指力。

按:此式同於十二式之出爪亮翅, 其要求亦是抻拔筋骨, 所要求之處亦要認真體味, 不可隨意而過。

第九式 弓步拗身呼吸(九鬼拔馬刀)

右足向右踏開一步, 成右弓步式, 身體向右拗後, 右掌置背後, 左手成圓形置額前, 掌心向外, 眼看左腳踵;此式站成, 牙咬緊, 乃行一至八十一次呼吸。 多習此式對腰痛有良好轉變。

按:此時練法雖不同于傳統之九鬼拔刀,

但拗身之意也是扭轉脊柱以左右鍛煉。

第十式 左右托掌呼吸(三盤落地之上部)

雙足立定如前式, 眼平視, 牙咬緊, 口微開, 舌舐上顎, 兩手掌左右平伸, 用意想有重物置於兩掌之中, 每一呼吸完畢, 用意把掌上托, 只用意兩掌均不動, 練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為止。 此式增長臂力。

第十一式 下蹲起伏呼吸 (三盤落地之下部)

雙足尖貼地相距一尺二寸, 兩手叉腰, 身體徐徐下蹲;當下蹲時, 足踵離地, 只用兩足尖維持重心;眼平視, 牙咬緊, 下蹲標準至大腿水準為度, 一起一伏至八十一次呼吸為止。 久練步穩腎固, 至老健步無衰頹態。

按:此式略不累述, 正是三盤落地的功效和練法, 各家所傳, 雖稍有不同, 其大意不差。 第十式和第十一式此兩式可為一式, 上面為托千斤之法,下面做蹲起之功,兩個合在一起,正是原本三盤落地的說明。

第十二式 吞陰呼吸

雙足貼地,約距離尺餘,兩手置背後,右手握拳,左手握右腕,身微蹲下,兩膝稍曲,眼平視,牙咬緊,舌舐上顎,連續行八十一次呼吸乃止。此式童年久練必能成功。此式對腎部發展特強,成年人習之數月有不可思議之效果。此式以站樁步引氣下沉至丹田,能療一切痼疾。

按:此式和青龍探爪式有所不同,熊式原文講此式為健腎之效,而青龍探爪的練法原意為坎離交媾之法,肝腎同練,此式則

有所不同,熊長卿先生在其著作中說:“此式是一般站樁之法,多練此式,

可穩固下盤。”故這一式應為三盤落地的延伸練法,我所練習的功法中三盤落地的練法也是這樣,先動而後靜。

第十三式 俯仰呼吸(臥虎撲食)

全身蹬直,足趾與手指貼地,一俯一仰連續行八十一次呼吸。重要點在手,手之運用須分三式:第一式先用掌貼地活動;俟純熟後,第二式由掌變拳;俟純熟後,沒有勉強,再用第三式由拳變指。指亦分平指和立指:平指即指甲朝上;立指即指甲朝橫,全用指尖貼地。

按:這式為臥虎撲食練法之一種,熊傳練法中,尤為清晰明白,層次分明。茲不贅述。

第十四式 雙手下垂呼吸 (打躬式)

雙足立定如前式,牙咬緊,身變曲至九十度角,兩手徐徐下垂,身下彎時呼氣,起立時吸氣,兩手愈垂愈下;呼吸如過於急速,起立時立定可再行一呼一吸,後乃下垂;如不覺疲勞,可連續八十一次呼吸乃止,此式對腹部脂肪過剩有特效,能減腹脂,收細腰圍。

按:這式就不用說明了吧。以腿為根,腰為軸,轉動往復,自然能減少腹脂了。

呼吸方法

至始至終貫徹“氣以直養而無害之原則”,不要憋氣,要無時無刻在練功中放鬆膻中穴。松膻中穴是讓心火下行,水火相見之關鍵所在。

不可刻意追求順腹式呼吸或逆腹式呼吸,應以自然呼吸方式為主。

熊氏易筋經追求筋長力大;如要筋長效快,則需採用吸氣加緊,呼氣亦加緊之方式練習,方可收立竿見影之功效。

“一呼百脈皆開,以丹田為中心向四肢間散發鬆開。一吸百脈皆合,以丹田為中心將散發開的真元氣收歸於丹田。”--此言乃事實及理論!知道即可,無須刻意窮求!

將身體真元之氣均送至身體四肢再收回丹田,順乎自然,切忌人為導引意想路線則有大害,不可將意念影響到正常之經絡子午流注!

身體始終緊張,但筋骨卻在大力之下拉鬆開,氣血無孔不入,鑽入後即滋養筋骨,故雖是緊張,但卻在緊張之中求得筋長力大而不傷身體。

上面為托千斤之法,下面做蹲起之功,兩個合在一起,正是原本三盤落地的說明。

第十二式 吞陰呼吸

雙足貼地,約距離尺餘,兩手置背後,右手握拳,左手握右腕,身微蹲下,兩膝稍曲,眼平視,牙咬緊,舌舐上顎,連續行八十一次呼吸乃止。此式童年久練必能成功。此式對腎部發展特強,成年人習之數月有不可思議之效果。此式以站樁步引氣下沉至丹田,能療一切痼疾。

按:此式和青龍探爪式有所不同,熊式原文講此式為健腎之效,而青龍探爪的練法原意為坎離交媾之法,肝腎同練,此式則

有所不同,熊長卿先生在其著作中說:“此式是一般站樁之法,多練此式,

可穩固下盤。”故這一式應為三盤落地的延伸練法,我所練習的功法中三盤落地的練法也是這樣,先動而後靜。

第十三式 俯仰呼吸(臥虎撲食)

全身蹬直,足趾與手指貼地,一俯一仰連續行八十一次呼吸。重要點在手,手之運用須分三式:第一式先用掌貼地活動;俟純熟後,第二式由掌變拳;俟純熟後,沒有勉強,再用第三式由拳變指。指亦分平指和立指:平指即指甲朝上;立指即指甲朝橫,全用指尖貼地。

按:這式為臥虎撲食練法之一種,熊傳練法中,尤為清晰明白,層次分明。茲不贅述。

第十四式 雙手下垂呼吸 (打躬式)

雙足立定如前式,牙咬緊,身變曲至九十度角,兩手徐徐下垂,身下彎時呼氣,起立時吸氣,兩手愈垂愈下;呼吸如過於急速,起立時立定可再行一呼一吸,後乃下垂;如不覺疲勞,可連續八十一次呼吸乃止,此式對腹部脂肪過剩有特效,能減腹脂,收細腰圍。

按:這式就不用說明了吧。以腿為根,腰為軸,轉動往復,自然能減少腹脂了。

呼吸方法

至始至終貫徹“氣以直養而無害之原則”,不要憋氣,要無時無刻在練功中放鬆膻中穴。松膻中穴是讓心火下行,水火相見之關鍵所在。

不可刻意追求順腹式呼吸或逆腹式呼吸,應以自然呼吸方式為主。

熊氏易筋經追求筋長力大;如要筋長效快,則需採用吸氣加緊,呼氣亦加緊之方式練習,方可收立竿見影之功效。

“一呼百脈皆開,以丹田為中心向四肢間散發鬆開。一吸百脈皆合,以丹田為中心將散發開的真元氣收歸於丹田。”--此言乃事實及理論!知道即可,無須刻意窮求!

將身體真元之氣均送至身體四肢再收回丹田,順乎自然,切忌人為導引意想路線則有大害,不可將意念影響到正常之經絡子午流注!

身體始終緊張,但筋骨卻在大力之下拉鬆開,氣血無孔不入,鑽入後即滋養筋骨,故雖是緊張,但卻在緊張之中求得筋長力大而不傷身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