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人必然是死,依舊使勁在活

曹寇的書讀得很雜, 魯迅、卡夫卡、唐代小說都是他的選擇。

法治週末特約撰稿 狗子

“無聊現實主義”是先鋒作家曹寇的標籤, 這位出版了《割稻子的人總是彎腰駝背》《能幫我把這袋垃圾帶下樓扔了嗎》《屋頂長的一棵樹》《十七年表》等多部作品的青年作家卻並不這麼認為,

“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寫的是無聊人無聊事, 我認為我應該寫點自己覺得真實的東西, 寫點我們生活中晦暗不明的東西。 在我看來, 這些東西不僅是我關心的, 也是我們生活中極其重要的東西”。

曹寇認為寫作的初衷是對美的追求——文字之美, 思想之美;其次是對平庸的深惡痛絕。

儘管被譽為最具才華和潛力的當代青年小說家, 但是他卻坦言自己最傷心的地方是在“創造性”面前還是一個“小混混”, 創造性不僅僅是一個文學問題, 更重要的是一個美學問題, 甚至是一個世界觀問題。

“我有創造性嗎?多麼慚愧, 我覺得自己沒有。 ”

他從不避諱十多年來在《南方都市報》《新京報》《時尚先生》《晶報》等雜誌報刊上的專欄、隨筆是為了養活自己的小說而寫作。 而他也從不在小說中刻意追求功名利祿, 文學評論家認為曹寇是一個懂得自嘲的虛無主義寫作者, 他的寫作沒有明顯的文學目的性和流行的“野心勃勃”, 也不刻意建構“旗幟”“符號”, “無中生有又毫無用處”“降低到一隻枯葉的重量”。

小說和詩歌, 在他的排序裡享有絕對位置, 因此必須賦予某種純粹性。 他希望寫出“問道之心”, 這是他全部目標之所在。

在追求小說語言獨樹一幟, 簡潔直接, 粗野而不失優雅之外, 真實的曹寇是誰, 我們與他進行了一次關於寫作、生命和愛情的對話。

文學是一種品質

法治週末:我一直抱著這樣一種看法, “文學已死”, 我也不太確定是否能這麼說, 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曹寇:文學已死, 我覺得這不可能。 文學首先是一種品質。 比如, 《詩經》裡面的“風”原本只是各地的民歌, 收集起來並且覺得它有文學價值, 繼而變成文學經典;我們說司馬遷的《史記》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其實是說這個東西是有文學品質的;再比如說看一些電影, 評價它們好, 好的原因我覺得關鍵核心就是它有文學品質。

你說的“已死”, 可以說是隨著媒介的變化, 人們關注的形式有變化, 比如說現在大家更關注視頻, 更喜歡看視頻, 這只是傳統的文學品質的注入方式的改變, 以前文學的注入方式都是文字,

就是詩歌、小說、戲劇, 現在不是這個了。 我覺得它只是一個變化, 並沒有死亡。

法治週末:從這個角度來說, 我當然是同意的, 我說的就是這種以文字為主的注入方式已經基本要消亡了, 而不是說文學的那種品質, 以文字為媒介的方式你認為會死亡嗎?

曹寇:我覺得這應該會是必然的吧, 以文字為載體的文學肯定日漸衰落的, 我指的是以紙質載體、以文字載體的文學, 這是必然的。

法治週末:那麼, 寫作會死嗎?

曹寇:寫作不會死, 寫作不會死的, 或者說你把它說大一點, 創作永遠是不會死的。

經典就是非常個人化的東西

法治週末:如果說寫作是你命運當中的一部分的話, 你是什麼時候作出從事寫作這樣一個決定的?

曹寇:雖然我二十多歲才開始寫作, 但是我大概十幾歲的時候就有了這個意識。 當時這個意識的產生還是跟閱讀、跟家庭有關的。

就農村家庭而言, 我家的書種類還是比較多的, 因為我舅舅是作家, 我二叔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文學青年, 我看過他的退稿信, 覺得是件很新奇很好玩的事情。 還有我姐姐十幾歲的時候會摘抄汪國真這些詩人、作家的作品。

另外我從小就看很多書, 小學的時候看唐代小說選, 像《虯髯客傳》, 以及王小波的《紅拂夜奔》之類的。 我記得家裡面還有佛洛德的《夢的解析》, 蘇聯人寫的《佛洛德主義批判》等心理學、哲學類的書籍, 我覺得這些東西好玩, 身邊的那些同齡人, 他們對這些又是一無所知, 所以我當時就意識到,說不定我將來會幹跟他們不一樣的事,有這樣一個朦朧的想法,但具體幹什麼還不知道。

法治週末:這大概也就是你的宿命之一,除了寫作之外,其他還有什麼宿命的東西嗎?情感上,生活上?

曹寇:肯定都有啊,我覺得都有吧。但這個你要真的去把它捋清是很難的,因為命運是很神秘的嘛。

比如說西西弗斯,他肯定也知道這個石頭永遠推不上山,他的命運就是永遠推不上山,但他的行為是反復推,永恆地在推,我覺得可能人活著也就是這麼點意思,就是說你也知道你必然是死,但是你還是使勁地活。

法治週末:那你會對死亡本身這件事恐懼嗎?

曹寇:當然了,目前有點怕死,特別怕死。早些年我從來沒想過會死這個事,最近這些年確實想到了,可能跟年齡稍長有關吧。而且我們看的各種書,裡面有個核心就是談生死,死還是挺可怕的。

有一次我在家看書,看得正起勁,突然有朋友來電話說喝酒去,我把書就隨手放在那兒了。我在路上走的時候,突然一輛車從我身邊呼嘯而去,差點就把我撞了,當時我想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假如我死了,那個書我還扣在桌上,之後到底會發生什麼呢?是不是我死了,我家人就會把它合上,然後插到其他書中去了,我想到這些畫面,覺得死亡有點瘮人。

法治週末:其實你還是特別在意自己死後的世界,你死後留給世界什麼樣的東西,是嗎?

曹寇:我覺得對於我來說,死了最多能留下點什麼,就是在某些個小圖書館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哪一本書。比如說再過50年,有一個人抽出一本我們的書,看了,覺得,這個人有點意思,我覺得像我們這種人死掉之後,唯一能留下的可能就這麼點意思了。

就像很多年前,我在一本書裡看到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夜晚》,我當時就覺得好的不得了,好到什麼地步呢,我不希望推薦給別人看,就我看,就我知道。結果等我讀大學中文系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是個名篇,大家都看過了。

法治週末:當你寫作的一些想法已經實現了,比如可以想像死以後,我的書能夠在未來某一天被人翻到,你會覺得人生有意義,減弱對於死亡的恐懼嗎?

曹寇:不是這樣的意義。比如我們說什麼叫文學的經典,說某個作家開創了一個時代,但我看他可能渾然無覺,不覺得有多麼經典,多麼重要,那麼經典到底是什麼呢?我覺得經典可能就是,一個人在圖書館翻了一本書,他就看中了這個人,就像我看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夜晚》,就像中國某個山溝裡面的一個小孩,他看中了一個叫韓寒的作家,他就覺得韓寒好,那韓寒和他的作品就是經典。經典是個人化的,我的意思是說經典可能有大眾的理解,但對於我來說,經典就是非常個人化的東西。

法治週末:那假如你寫出了你認為的真正的經典呢?

曹寇:不可能,因為經典與否,不是你自己能判斷出來的。這麼說吧,比如說我們現在公認《悲慘世界》是一部經典,我現在也寫出來一個這樣的作品,但是我肯定不會認為是經典。經典這個東西確實也不是活著的人自己能夠確定的,能掌握的。總不能奔著經典去寫吧,說我要寫一部當代經典。

權力美學的婚姻與文學表現

法治週末:你相信愛情嗎?

曹寇:我有點信,我覺得還是信吧。這個東西肯定是有道理的,但是,就我所知,愛情都沒有好下場。自古以來人們都在謳歌愛情,我也謳歌愛情,但是我們所謳歌的愛情全是悲劇。你仔細想一想,凡是被記錄下來的愛情都是悲劇。

法治週末:但是如果愛情註定是個悲劇的話,我們還要不要繼續去嘗試愛情?

曹寇:那肯定可以啊,人不可能——像我們中國人說的,人是趨利避禍的,這只是一個市井法則,人肯定不是完全趨利避禍的。比如說,我們都知道抽煙對身體有害,我們幹嗎還抽它呢?所以人並非都是如此被規則化的,我不相信人是趨利避禍的。

法治週末:所以愛情基本上不是以組成家庭為一個圓滿結局,而分開是一種正常或者必然?

曹寇:家庭跟這個沒什麼關係吧。家庭是一種秩序,婚姻是一種世俗秩序,它是一個制度。愛情不是秩序,愛情是精神活動。

以我的理解,比如婚禮儀式上互戴戒指時,底下的小姑娘感動得流淚了,這是什麼呢,按一種時髦說法叫權力美學。就像我們看奧運上運動員拿到獎牌,國旗升起,運動員站上領獎臺的時候,我沒准也會感動得流淚,這個流淚肯定不僅僅是這個旗幟的原因,那是一個整體的制度,你在這個制度上獲得了巨大的承認,我覺得它也屬於權力美學範疇。

這種權力用一種審美方式表達出來了,哪怕這個審美是最世俗的,但是這些儀式本身就是一個審美,審美是能讓人感動的。包括文學,需要各種獎項,需要鮮花、掌聲。

法治週末:也有並不是如此的,比如卡夫卡,他只發表過幾篇文章,並不看重這些。

曹寇:卡夫卡跟中國是不一樣的,歐洲人都有那種基本的美學教育和文學教育,講究審美。他寫作肯定不是為了發表,他的目的肯定不是我要當作協主席,因為西方人講究精神活動。

他也能發表,只要他想,他的作品都可以發表,關鍵是他覺得發表對他有什麼意義呢,他考慮的不是發表的問題,不是揚名立萬,所以他才會寫出那些作品,這也是一個因果。

而在中國,我寫一篇東西在《人民文學》發表了,《小說選刊》轉載了,獲得魯迅文學獎了等,它會帶來巨大的世俗利益。

卡夫卡不指著這些活,他的家庭條件非常好,出生於一個猶太商人家庭,他自己有本職工作,還有許多非文學的成就,屬於早慧的類型。而且,卡夫卡起碼還有他的沙龍,這個沙龍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榮譽感或者滿足感。

責任編輯:高恒濤

所以我當時就意識到,說不定我將來會幹跟他們不一樣的事,有這樣一個朦朧的想法,但具體幹什麼還不知道。

法治週末:這大概也就是你的宿命之一,除了寫作之外,其他還有什麼宿命的東西嗎?情感上,生活上?

曹寇:肯定都有啊,我覺得都有吧。但這個你要真的去把它捋清是很難的,因為命運是很神秘的嘛。

比如說西西弗斯,他肯定也知道這個石頭永遠推不上山,他的命運就是永遠推不上山,但他的行為是反復推,永恆地在推,我覺得可能人活著也就是這麼點意思,就是說你也知道你必然是死,但是你還是使勁地活。

法治週末:那你會對死亡本身這件事恐懼嗎?

曹寇:當然了,目前有點怕死,特別怕死。早些年我從來沒想過會死這個事,最近這些年確實想到了,可能跟年齡稍長有關吧。而且我們看的各種書,裡面有個核心就是談生死,死還是挺可怕的。

有一次我在家看書,看得正起勁,突然有朋友來電話說喝酒去,我把書就隨手放在那兒了。我在路上走的時候,突然一輛車從我身邊呼嘯而去,差點就把我撞了,當時我想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假如我死了,那個書我還扣在桌上,之後到底會發生什麼呢?是不是我死了,我家人就會把它合上,然後插到其他書中去了,我想到這些畫面,覺得死亡有點瘮人。

法治週末:其實你還是特別在意自己死後的世界,你死後留給世界什麼樣的東西,是嗎?

曹寇:我覺得對於我來說,死了最多能留下點什麼,就是在某些個小圖書館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哪一本書。比如說再過50年,有一個人抽出一本我們的書,看了,覺得,這個人有點意思,我覺得像我們這種人死掉之後,唯一能留下的可能就這麼點意思了。

就像很多年前,我在一本書裡看到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夜晚》,我當時就覺得好的不得了,好到什麼地步呢,我不希望推薦給別人看,就我看,就我知道。結果等我讀大學中文系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是個名篇,大家都看過了。

法治週末:當你寫作的一些想法已經實現了,比如可以想像死以後,我的書能夠在未來某一天被人翻到,你會覺得人生有意義,減弱對於死亡的恐懼嗎?

曹寇:不是這樣的意義。比如我們說什麼叫文學的經典,說某個作家開創了一個時代,但我看他可能渾然無覺,不覺得有多麼經典,多麼重要,那麼經典到底是什麼呢?我覺得經典可能就是,一個人在圖書館翻了一本書,他就看中了這個人,就像我看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夜晚》,就像中國某個山溝裡面的一個小孩,他看中了一個叫韓寒的作家,他就覺得韓寒好,那韓寒和他的作品就是經典。經典是個人化的,我的意思是說經典可能有大眾的理解,但對於我來說,經典就是非常個人化的東西。

法治週末:那假如你寫出了你認為的真正的經典呢?

曹寇:不可能,因為經典與否,不是你自己能判斷出來的。這麼說吧,比如說我們現在公認《悲慘世界》是一部經典,我現在也寫出來一個這樣的作品,但是我肯定不會認為是經典。經典這個東西確實也不是活著的人自己能夠確定的,能掌握的。總不能奔著經典去寫吧,說我要寫一部當代經典。

權力美學的婚姻與文學表現

法治週末:你相信愛情嗎?

曹寇:我有點信,我覺得還是信吧。這個東西肯定是有道理的,但是,就我所知,愛情都沒有好下場。自古以來人們都在謳歌愛情,我也謳歌愛情,但是我們所謳歌的愛情全是悲劇。你仔細想一想,凡是被記錄下來的愛情都是悲劇。

法治週末:但是如果愛情註定是個悲劇的話,我們還要不要繼續去嘗試愛情?

曹寇:那肯定可以啊,人不可能——像我們中國人說的,人是趨利避禍的,這只是一個市井法則,人肯定不是完全趨利避禍的。比如說,我們都知道抽煙對身體有害,我們幹嗎還抽它呢?所以人並非都是如此被規則化的,我不相信人是趨利避禍的。

法治週末:所以愛情基本上不是以組成家庭為一個圓滿結局,而分開是一種正常或者必然?

曹寇:家庭跟這個沒什麼關係吧。家庭是一種秩序,婚姻是一種世俗秩序,它是一個制度。愛情不是秩序,愛情是精神活動。

以我的理解,比如婚禮儀式上互戴戒指時,底下的小姑娘感動得流淚了,這是什麼呢,按一種時髦說法叫權力美學。就像我們看奧運上運動員拿到獎牌,國旗升起,運動員站上領獎臺的時候,我沒准也會感動得流淚,這個流淚肯定不僅僅是這個旗幟的原因,那是一個整體的制度,你在這個制度上獲得了巨大的承認,我覺得它也屬於權力美學範疇。

這種權力用一種審美方式表達出來了,哪怕這個審美是最世俗的,但是這些儀式本身就是一個審美,審美是能讓人感動的。包括文學,需要各種獎項,需要鮮花、掌聲。

法治週末:也有並不是如此的,比如卡夫卡,他只發表過幾篇文章,並不看重這些。

曹寇:卡夫卡跟中國是不一樣的,歐洲人都有那種基本的美學教育和文學教育,講究審美。他寫作肯定不是為了發表,他的目的肯定不是我要當作協主席,因為西方人講究精神活動。

他也能發表,只要他想,他的作品都可以發表,關鍵是他覺得發表對他有什麼意義呢,他考慮的不是發表的問題,不是揚名立萬,所以他才會寫出那些作品,這也是一個因果。

而在中國,我寫一篇東西在《人民文學》發表了,《小說選刊》轉載了,獲得魯迅文學獎了等,它會帶來巨大的世俗利益。

卡夫卡不指著這些活,他的家庭條件非常好,出生於一個猶太商人家庭,他自己有本職工作,還有許多非文學的成就,屬於早慧的類型。而且,卡夫卡起碼還有他的沙龍,這個沙龍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榮譽感或者滿足感。

責任編輯:高恒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