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余杭一季度經濟十快增!總量增幅均杭州第一!財政收入增幅47.8%

2018年余杭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報告出爐。 今年以來, 我區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 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 緊緊圍繞“五大余杭”建設和“一三五”工作總體部署, 狠抓三個年活動落實, 著力打好五場硬仗, 一季度我區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走向好態勢, 經濟運行呈現“開局良好、結構優化、動力增強、質效提升”等特徵, 實現了首季開門紅。

從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看, 呈現“十快增九提升”的態勢, 總體繼續位居省市前列。

十快增

地區生產總值、規模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資訊經濟增加值、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新技術產業投資、交通投資、生態環境與公共設施投資等10個指標都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快速增長, 高於省、市平均水準。

九提升

與去年同期相比, 地區生產總值、規模工業增加值、農業增加值、財政總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尤其是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較去年同期有較大提升。 總體來看, 實現了高品質發展的良好開局。

經濟呈現高速增長。 全區實現生產總值444.94億元, 增長12.7%,

增幅高於全國(6.8%)、全省(7.4%)、全市(7.4%)水準, 總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 連續13個季度保持在11%以上。 從三次產業看, 一產增加值9.05億元、增長1.3%, 二產增加值115.15億元、增長9.5%, 三產增加值320.74億元、增長14.1%。

創新活力持續增強

一是資訊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深入推進“一號工程”和“兩化融合”, 實現資訊經濟增加值237.08億元, 增長25.9%, 占GDP比重達到53.3%, 總量及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二是科技創新加快推進。 國家重點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557家, 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52.37 億元, 增長18.7%, 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8.0%, 同比提高6.4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率達40.7 %, 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 財政科技支出4.04億元, 增長68.8%。 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1211件和199件, 同比分別增長117.8%和5.3%。 列入科技部公佈的獨角獸企業數(6家)占全市總數(17家)的35%。

貝達藥業丁列明博士獲2017年度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 運達風電“低風速風電機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三是科創和產業平臺能級不斷提升。 積極對接阿裡和浙大兩座“金礦”, 之江實驗室、阿裡達摩院、浙大超重力大科學裝置等“2+X”創新平臺有序推進, 啟動並深化阿裡巴巴“五新”基地、浙大國家大學科技園、浙大校友企業總部園、南湖創新小鎮等平臺建設。 臨平新城藝尚小鎮新招引3家中國頂尖設計師平臺;良渚新城成功召開第二屆世界工業設計大會, 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正式奠基。

四是“雙招雙引”持續發力。 面向海內外開展一系列人才招聘活動, 新引進大學畢業生5133人、海歸人才30名、“國千”1名,

4人入選國家“萬人計畫”, 3人入選省“萬人計畫”, 海歸人才累計達到2750餘名, 其中“國千”121名、“省千”169名;中電海康軍民融合示範園等15個產業項目集中簽約, 杭州區塊鏈產業園正式開園。 完成實到外資2.62億美元, 浙商回歸項目到賬資金20.9億元。

五是市場主體較快增長。 新增內資企業3713戶, 註冊資本(金)424.19億元, 增長23.8%和60.1%;其中資訊服務業企業新增475戶, 增長123%, 占新增內資企業數的13.5%。 上市再添新成員, 天地數碼A股首發上市, 上市企業累計達到22家。

品質效益穩步提升

一是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完成財政總收入201.9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0.03億元,分別增長47.8%和37.7%。從主要稅種看,國內增值稅、改征增值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分別增長17.0%、18.1%、67.9%、115.4%。

二是金融信貸運行穩健。3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達2824.58億元和1923.12億元,分別增長20.8%和19.2%;其中,資訊服務業貸款餘額10.65億元,較年初新增0.53億元,增長122.8%;製造業貸款餘額338.64億元,較年初新增5.98億元,增長3.1%。

三是企業效益有所回升。規模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74.05億元,增長20.3%,同比提高13.9個百分點,利潤總額12.44億元,增長3.6%,同比提高25.9個百分點。1-2月,規模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03.19億元,增長33.8 %;利潤總額106.43億元,增長9.4 %。

四是民生保障持續加強。落實“10+X”惠民新政,制定出臺“富村惠農”雙十條新政,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八項重點公共服務類財政支出49.1億元,增長27.4%。就業形勢基本穩定,3月末新增城鎮就業7572人。物價平穩運行,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3%。五是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8886元和12016元,分別增長8.5%和9.4%,增幅同比提高0.5和1.1個百分點。

三次產業協同拉動

一是服務業持續領跑。在以阿裡巴巴為龍頭的資訊服務業帶動下,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20.74億元,增長14.1%,三次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為2.0:25.9:72.1,服務業占比同比提高4.2個百分點。

二是工業經濟增速明顯回升。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90.32億元,增長11.7%,同比提高8.5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增長14.9%,同比提高7.1個百分點。重點平臺、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有力拉動了工業經濟增長,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規模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7%和45.6%;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7%和21.2%,占比分別達到49.3%和33.5%,同比分別提高3.1和9.4個百分點;百強企業產值增長32.2%,占全區比重為55.5%。

三是農業保持平穩增長,實現農業增加值9.53億元,增長1.8%。農業新型業態蓬勃發展,實現農產品網路銷售額達2.1億元,同比增長35%;農家樂休閒旅遊業共接待遊客220萬人,直接經營收入2.23億元,同比增長15%。

重點平臺帶動明顯

五大平臺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46.33億元,占全區比重為51.3%;其中,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36.45億元、工業投資10.5億元,占全區比重分別達到40.4%和41.2%,同比分別提高4.2和4.8個百分點。未來科技城完成稅收117.26億元,占全區比重達到58.1%;完成實際利用外資1.78億美元,占全區比重達到67.9%。重點平臺在全區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對全區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

需求結構持續優化

一是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在汽車類商品以及網路銷售拉動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29億元,增長13%,高於去年同期2.6個百分點。限上批發零售業單位實現網路零售額14.87億元,增長40.7%。

二是外貿出口平穩增長。實現出口總額90.61億元,同比增長7.7%;從結構看,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1.7%,增幅快於紡織品出口(5.7%),占全部出口比重近40%。出口市場加快拓展,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19.8%,占全部出口比重為33.7%,同比提高4.8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10國出口增長35.2%。

環境品質不斷改善

環境品質不斷改善。持續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和“低小散差”專項整治,關停淘汰落後產能(生產線)25家(條),海聯熱電正式關停,新奧分散式能源投產供熱。截止4月26日,累計摸排低小散企業(作坊)3185家,取締742家。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9%。全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8.8%。

品質效益穩步提升

一是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完成財政總收入201.9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0.03億元,分別增長47.8%和37.7%。從主要稅種看,國內增值稅、改征增值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分別增長17.0%、18.1%、67.9%、115.4%。

二是金融信貸運行穩健。3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達2824.58億元和1923.12億元,分別增長20.8%和19.2%;其中,資訊服務業貸款餘額10.65億元,較年初新增0.53億元,增長122.8%;製造業貸款餘額338.64億元,較年初新增5.98億元,增長3.1%。

三是企業效益有所回升。規模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74.05億元,增長20.3%,同比提高13.9個百分點,利潤總額12.44億元,增長3.6%,同比提高25.9個百分點。1-2月,規模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03.19億元,增長33.8 %;利潤總額106.43億元,增長9.4 %。

四是民生保障持續加強。落實“10+X”惠民新政,制定出臺“富村惠農”雙十條新政,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八項重點公共服務類財政支出49.1億元,增長27.4%。就業形勢基本穩定,3月末新增城鎮就業7572人。物價平穩運行,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3%。五是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8886元和12016元,分別增長8.5%和9.4%,增幅同比提高0.5和1.1個百分點。

三次產業協同拉動

一是服務業持續領跑。在以阿裡巴巴為龍頭的資訊服務業帶動下,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20.74億元,增長14.1%,三次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為2.0:25.9:72.1,服務業占比同比提高4.2個百分點。

二是工業經濟增速明顯回升。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90.32億元,增長11.7%,同比提高8.5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增長14.9%,同比提高7.1個百分點。重點平臺、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有力拉動了工業經濟增長,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仁和先進製造業基地規模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7%和45.6%;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7%和21.2%,占比分別達到49.3%和33.5%,同比分別提高3.1和9.4個百分點;百強企業產值增長32.2%,占全區比重為55.5%。

三是農業保持平穩增長,實現農業增加值9.53億元,增長1.8%。農業新型業態蓬勃發展,實現農產品網路銷售額達2.1億元,同比增長35%;農家樂休閒旅遊業共接待遊客220萬人,直接經營收入2.23億元,同比增長15%。

重點平臺帶動明顯

五大平臺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46.33億元,占全區比重為51.3%;其中,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36.45億元、工業投資10.5億元,占全區比重分別達到40.4%和41.2%,同比分別提高4.2和4.8個百分點。未來科技城完成稅收117.26億元,占全區比重達到58.1%;完成實際利用外資1.78億美元,占全區比重達到67.9%。重點平臺在全區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對全區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

需求結構持續優化

一是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在汽車類商品以及網路銷售拉動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29億元,增長13%,高於去年同期2.6個百分點。限上批發零售業單位實現網路零售額14.87億元,增長40.7%。

二是外貿出口平穩增長。實現出口總額90.61億元,同比增長7.7%;從結構看,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1.7%,增幅快於紡織品出口(5.7%),占全部出口比重近40%。出口市場加快拓展,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19.8%,占全部出口比重為33.7%,同比提高4.8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10國出口增長35.2%。

環境品質不斷改善

環境品質不斷改善。持續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和“低小散差”專項整治,關停淘汰落後產能(生產線)25家(條),海聯熱電正式關停,新奧分散式能源投產供熱。截止4月26日,累計摸排低小散企業(作坊)3185家,取締742家。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9%。全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8.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