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與“晶片之痛”一樣 我國智慧製造核心技術也存類似危機

在未來, 我們需要完善“中國製造”智慧財產權佈局, 圍繞“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領域和“互聯網+”行動的關鍵環節, 形成一批產業核心技術智慧財產權。

4月26日, 第18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悄然來到我們身邊。

智慧財產權作為一種工具, 為國家整個經濟的發展提供著動力和支援。

最近, 圍繞著智慧財產權的一系列熱點事件不斷發酵, 提醒我們加強技術創新已迫在眉睫。

目前, 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強勁, 在工業中的比重不斷提高。

但是, 在高端裝備領域, 80%的積體電路晶片製造裝備、40%的大型石化裝備、70%的汽車製造關鍵設備仍依靠進口。

中興被制裁、華為遭調查, 這說明如果沒有核心技術智慧財產權, 將技術供應鏈的“命門”放在別人手裡, 就好比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 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 甚至會不堪一擊。

“芯”夢覺醒

如同鋼鐵石油是工業時代的糧食, 晶片則是資訊產業的糧食。

所謂的資訊時代, 便是晶片時代。

由於起步較晚, 我國晶片產業在專利佈局、技術積累等方面基礎薄弱, 處處受制於人, 智慧財產權戰略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近期美國的一紙禁售令將中興推向了生死線, 同時也讓中國產業的無“芯”之痛再次成為了大眾的熱議話題。

曾經如日中天的中興或許不會想到, 一枚小小的晶片按下了企業快速發展的“暫停鍵”。

此次被美國“卡脖子”的原因, 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缺少晶片技術自主研發條件, 嚴重依賴美國進口, 一旦被人掐住“命門”, 後果就不堪設想。

為了避免這種困局再次發生, 未來我們必須不斷加強自主研發層面的投入, 不斷創新並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

晶片技術直接影響著《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實施。

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 物聯網技術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晶片作為連結物聯網的核心零部件, 也是整個網路資訊傳送的樞紐, 其在物聯網中的所有應用中處於核心地位。

但是如今遍佈國內的高端傳感設備往往長了一顆“外國芯”, 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被小小的晶片絆住了腳。

相關技術人員的缺失、創新力度不強、設計製造週期長、研發成本及風險高等因素制約了國產晶片製造技術的發展,

導致國內大多數廠商更願意為自己的設備注入一顆“外國芯”, 此舉的代價便是高昂的成本投入, 導致物聯網產業所生產的產品普遍價格趨居高位。

與此同時, 晶片技術更是5G標準研發及全面應用的關鍵所在。 5G給我們未來的影響是顛覆性的, 它不僅將開啟萬物互聯新時代, 還能帶來巨大經濟效益, 並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在智慧製造領域, 5G能夠讓機器和機器直接協調、對話、互動, 將有更多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參與進來, 對工業品質會產生很大的提升作用, 真正推動實體經濟變革。 因此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 也決定了5G標準的應用進度,

從而影響著我國智慧製造的發展。

危機與機遇往往同時出現。 從現在開始, 我國將加大在晶片產業的投入, 整個產業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契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 如何降低整個產業智慧財產權成本、如何集中有限力量應對風險、如何佈局新技術, 將成為解決智慧財產權瓶頸的關鍵, 從而為《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順利實施創造條件。

關鍵技術受制於人

同樣在工業自動化應用端, 國產替代仍停留於中低端, 在核心技術層、關鍵零部件仍受制於人, 任重而道遠。 我們時刻應保持清醒頭腦, 看清所存在的差距。

如今雖然國產替代穩步提升, 但是工業自動化市場大部分仍由外資佔據主導。 如下圖所示, 從2012-2017年中國自動化市場本土品牌市場份額來看,

國外企業佔據了工業自動化行業約 65%的市場份額。

從2012年-2017年主要自動化產品本土品牌份額變化來看, 本土品牌的PLC、DCS、工控機, 變頻器, 伺服, 感測器, 儀錶, 工業通訊等產品份額, 以及這些產品的關鍵元器件(如cpu, 記憶體, 功率半導體, 敏感元件, 作業系統等)與外資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差距固然存在,但我們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我們不要因為應用端的繁榮蒙蔽了認知,也不必因為本土品牌差距明顯而妄自菲薄。

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已經明確了工業強基的重要性,未來將重點解決我國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嚴重依賴進口等問題,這也是業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智慧製造領域中,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也十分重要。早在2016年,《智慧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就提出:未來我國將針對智慧製造佈局積累一批核心智慧財產權。

與中國“晶片之痛”一樣,我國智慧製造核心技術也存在類似危機。

工業機器人是智慧製造業最具代表性的裝備,它在機器人產業中佔據著主導地位。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最大市場。在《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機器人產業被國家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近年來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越來越高。但是,我們不難發現,機器人產業的核心部件像減速機,導軌,伺服馬達,控制系統等基本上處於國際大品牌壟斷狀態。經過多年的努力,國產替代品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同國際大品牌產品相比,在控制精度、穩定性和產品壽命等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因此,我國機器人產業迫切需要全面突破關鍵零部件與核心技術,掌握屬於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在下一代機器人發展上佔領先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在未來,我們需要完善“中國製造”智慧財產權佈局,圍繞“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領域和“互聯網+”行動的關鍵環節,形成一批產業核心技術智慧財產權。只有如此,才能在行業中避免重蹈 “中興”的覆轍。

作業系統等)與外資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差距固然存在,但我們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我們不要因為應用端的繁榮蒙蔽了認知,也不必因為本土品牌差距明顯而妄自菲薄。

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已經明確了工業強基的重要性,未來將重點解決我國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嚴重依賴進口等問題,這也是業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智慧製造領域中,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也十分重要。早在2016年,《智慧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就提出:未來我國將針對智慧製造佈局積累一批核心智慧財產權。

與中國“晶片之痛”一樣,我國智慧製造核心技術也存在類似危機。

工業機器人是智慧製造業最具代表性的裝備,它在機器人產業中佔據著主導地位。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最大市場。在《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機器人產業被國家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近年來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越來越高。但是,我們不難發現,機器人產業的核心部件像減速機,導軌,伺服馬達,控制系統等基本上處於國際大品牌壟斷狀態。經過多年的努力,國產替代品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同國際大品牌產品相比,在控制精度、穩定性和產品壽命等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因此,我國機器人產業迫切需要全面突破關鍵零部件與核心技術,掌握屬於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在下一代機器人發展上佔領先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在未來,我們需要完善“中國製造”智慧財產權佈局,圍繞“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領域和“互聯網+”行動的關鍵環節,形成一批產業核心技術智慧財產權。只有如此,才能在行業中避免重蹈 “中興”的覆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