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今年來115家企業IPO撤單!創業板撤單企業最多

2018年以來, 截至4月24日, 共有115家企業撤回IPO申請。 查詢同期2017年企業撤回IPO申請的情況, 發現僅34家撤回了IPO申請, 全年也僅有146家企業撤回了IPO申請。

這是什麼概念?

今年為何會有如此多的企業撤回IPO申請?

對此,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向記者表示, 因為2018年證監會加強了對公司的審核, 從而導致企業撤回IPO申請的數量增多。 另外, 如果企業IPO被否, 在3年之內就不能借殼上市, 但是企業主動撤回IPO申請, 那麼企業就多了一個借殼上市的方式。

我們來具體看看企業撤回IPO申請的情況。

創業板撤單企業最多

資料顯示, 在115家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

其中44家企業欲登陸主機板, 占撤回IPO企業數量的38.26%;20家企業欲登陸中小板, 占17.39%, 51家企業欲登陸創業板, 占比44.35%。

值得注意的是,

在企業撤回中小板申請的名單中, 有一家企業比較特殊, 它就是邁瑞醫療。

證監會官網顯示, 邁瑞醫療於2017年5月16日提交了申報稿, 欲登陸中小板。

然而, 2018年2月13日, 邁瑞醫療撤回了IPO申請。

正當大家都在惋惜的時候, 2018年3月26日, 邁瑞醫療又提交了申報稿, 而此次其欲登陸的是創業板。

對此,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記者表示, 邁瑞醫療可能在自查的過程中, 發現了足以影響上市進程的“致命”問題, 所以才會導致其IPO如此反復。 另外, 邁瑞醫療為了能夠順利上市, 可能把申報重新粉飾了一番, 但其目的還是為了能夠順利上市圈錢。

其次, 再來看看撤單的情況。

資料顯示, 在115家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 有79家企業的披露狀態是預先披露, 換言之, 這79家企業連證監會的回饋意見都未獲得就撤銷了IPO申請。

為何會有如此現象產生?

宋清輝表示, 未獲得證監會回饋意見的情況下就撤回IPO申請, 原因有很多, 可能是為了“避風頭”, 也有可能自身問題較多, 需要通過撤回的形式加以彌補。

此外, 記者發現, 在此次預先披露的企業中不乏一些亮點企業, 如開心麻花、九毛九等企業。

對於開心麻花這次撤回IPO申請的原因, 其表示系因擬進行股權結構調整。

另外, 在115家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 有36家企業的披露狀態為預先披露更新, 這也意味著其離上會只差“臨門一腳”。

即將上會,這些企業卻要撤銷IPO申請,背後有什麼隱情?

宋清輝表示,在即將上會的情況下,這些企業卻要撤回IPO申請,說明企業的問題較為嚴重,如涉嫌包裝上市等。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在此次預先披露更新的企業中不乏一些業績亮眼的企業,如仙樂健康、瑪絲菲爾等企業。

仙樂健康披露的最後一年淨利潤為7.25億元,但是其扣非後淨利潤僅為8500萬元,瑪絲菲爾披露的最後一年淨利潤為7.05億元。

據瞭解,瑪絲菲爾被曝出存在對單一品牌嚴重依賴、存貨周轉率偏低導致存貨風險快速攀升、多家子公司虧損等問題。

74.78%企業最後一年淨利

未達“隱形紅線”

近期,有媒體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今年IPO大檢查已可能正式啟動。與以往抽查不同的是,此次檢查項目的一個共同點就是連續三年淨利潤不超過1億元。有投行人士對上述媒體稱“連續三年淨利合計不過億的都要撤”。

與此同時,亦有投行相關人士公開表示,IPO在審的,是三年淨利潤合計沒有一個億且最後一年不足5000萬的企業,撤回申請或者接受現場檢查。對於主機板企業,上述標準則提高到3年1.5個億,最近一年淨利潤需達到8000萬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些企業中有多少企業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未達到“標準”。

資料顯示,在115家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有86家企業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未達“隱形紅線”。

首先,在44家主機板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有33家企業所披露的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未達到主機板申報的隱形紅線(8000萬),其中已知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最低的企業是聲訊股份,其淨利潤為2056.43萬元。

其次,在20家中小板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有18家企業所披露的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未達到中小板申報的隱形紅線(8000萬),其中已知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最低的企業是奧迪威,其淨利潤為2617.21萬元。

最後,在51家創業板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有35家企業所披露的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未達到創業板申報的隱形紅線(5000萬),其中已知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最低的企業是五方教育,其淨利潤為1142.27萬元。

即將上會,這些企業卻要撤銷IPO申請,背後有什麼隱情?

宋清輝表示,在即將上會的情況下,這些企業卻要撤回IPO申請,說明企業的問題較為嚴重,如涉嫌包裝上市等。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在此次預先披露更新的企業中不乏一些業績亮眼的企業,如仙樂健康、瑪絲菲爾等企業。

仙樂健康披露的最後一年淨利潤為7.25億元,但是其扣非後淨利潤僅為8500萬元,瑪絲菲爾披露的最後一年淨利潤為7.05億元。

據瞭解,瑪絲菲爾被曝出存在對單一品牌嚴重依賴、存貨周轉率偏低導致存貨風險快速攀升、多家子公司虧損等問題。

74.78%企業最後一年淨利

未達“隱形紅線”

近期,有媒體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今年IPO大檢查已可能正式啟動。與以往抽查不同的是,此次檢查項目的一個共同點就是連續三年淨利潤不超過1億元。有投行人士對上述媒體稱“連續三年淨利合計不過億的都要撤”。

與此同時,亦有投行相關人士公開表示,IPO在審的,是三年淨利潤合計沒有一個億且最後一年不足5000萬的企業,撤回申請或者接受現場檢查。對於主機板企業,上述標準則提高到3年1.5個億,最近一年淨利潤需達到8000萬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些企業中有多少企業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未達到“標準”。

資料顯示,在115家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有86家企業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未達“隱形紅線”。

首先,在44家主機板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有33家企業所披露的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未達到主機板申報的隱形紅線(8000萬),其中已知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最低的企業是聲訊股份,其淨利潤為2056.43萬元。

其次,在20家中小板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有18家企業所披露的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未達到中小板申報的隱形紅線(8000萬),其中已知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最低的企業是奧迪威,其淨利潤為2617.21萬元。

最後,在51家創業板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中,有35家企業所披露的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未達到創業板申報的隱形紅線(5000萬),其中已知最後一年的淨利潤最低的企業是五方教育,其淨利潤為1142.27萬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