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格力淨利潤224億元,卻首次不分紅,董明珠“黑心”了?

25日晚, 格力發佈了2017年年報, 其淨利潤創歷史新高, 達到了224億元。

在高利潤的喜報傳出的同時, 格力董事會還丟了一個“重磅炸彈”——此次格力將不分紅。

1991年成立的格力電器, 自1996年上市以來, 22年間只出現過兩次不分紅的情況, 分別是1997年和2006年。

連續分紅了10年的格力突然之間不分紅了, 而且還是在利潤大好的情況下, 如此反差引發了外界熱議。

格力真的賺了很多錢

格力莫非真的出了什麼內部問題?其淨利潤都是假像嗎?

格力2017年年報顯示, 其去年營業收入達1482.86億元, 同比增長了36.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24億元, 同比增長了44.87%;基本每股收益為3.72元, 同比增長44.75%。

營業收入構成上, 格力83%的營業收入都來源於空調, 去年, 格力空調業務實現了1234億元的營收。

此外, 營收占比較大的是生活電器和智慧裝備業務, 它們分別實現了23億元和21.3億元的營收。

其中, 特別突出的是智慧裝備業務, 2016年度它僅有1.6億元的營收, 占比0.15%。 到了2017年度, 它的營收占比增至1.43%, 同比增長1220.27%。

簡單概括來說, 格力去年的營收大部頭還是在空調業務, 除此之外, 格力的智慧裝備產業發展迅速, 營收能力明顯提升。

總之, 格力顯然賺錢了, 還賺了很多錢!

董小姐生氣了, 一語成讖

既然賺錢了, 董明珠為什麼不給股東們分紅?

2016年11月, 董明珠準備多時, 打算以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 但是, 她的這個計畫在股東大會上, 遭到了中小股東們的集體反對, 最終破產。

董明珠怒火中燒, 曾對中小股東們揚言稱5年不給分紅, 你又奈我何?

但實際上, 從格力的年報可以看出, 其2016年度現金分紅金額達108.3億元, 占淨利潤的70%以上, 相比於2015年度的90.2億元, 只多不減。

顯然, 董小姐只是一時怒火, 口不擇言, 她的所有決定都需要為公司考慮。

可是, 如今董小姐一語成讖, 格力真的不給股東們分紅了!

本來, 按照格力以往拿出淨利潤70%分紅的標準, 股東們將有望分得150多億。 如今, 一切都化為泡影, 股東們一定很失望, 社會各界也是相當震驚。

留住資金, 圖謀未來

格力不分紅的消息一經傳出, 股市發生了一次地震。

26日, 格力電器股價逼近跌停, 下跌超9%, 幾個小時之內, 格力的市值蒸發了200多億。

就連深交所都坐不住了, 它緊急發函格力電器, 要求格力說明其不分紅的原因, 以及闡述其公司的利潤分配政策。

224億元, 這麼多錢董明珠不用來分紅, 又有什麼圖謀呢?

格力的年度報告中解釋稱, 公司將未來將會有較大的資本性支出, 並且例舉了一些資金使用的領域: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智慧裝備、智慧家電、積體電路等。

對於其說的資本性支出, 外界紛紛猜測:難道格力今年有什麼並購計畫嗎?否則何需這麼一大筆錢。對此,我們靜觀其變。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焦點是,格力所例舉的領域中提到了積體電路。聯想到近期中興的“芯”傷,難道格力也要有所動作了嗎?對此,格力副總裁兼董秘望靖東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美國對中興的晶片禁售,把中興趕到了“瀕死”的邊緣。中美貿易戰之下,中國公司在晶片等核心技術方面受制於人,自主高新技術短缺的弊端赫然顯現。

目前,格力對空調內機的主晶片已經有了自主的設計,但是想要把它造出來,還需要委託給境外公司加工。

向來就重視核心科技的格力顯然不能容忍此種情況,特別是在當前貿易衝突的環境中,建設自主完備的晶片生產工藝尤為重要。

作者:yuan|電子商務頭條(ID:ecnews88)

外界紛紛猜測:難道格力今年有什麼並購計畫嗎?否則何需這麼一大筆錢。對此,我們靜觀其變。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焦點是,格力所例舉的領域中提到了積體電路。聯想到近期中興的“芯”傷,難道格力也要有所動作了嗎?對此,格力副總裁兼董秘望靖東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美國對中興的晶片禁售,把中興趕到了“瀕死”的邊緣。中美貿易戰之下,中國公司在晶片等核心技術方面受制於人,自主高新技術短缺的弊端赫然顯現。

目前,格力對空調內機的主晶片已經有了自主的設計,但是想要把它造出來,還需要委託給境外公司加工。

向來就重視核心科技的格力顯然不能容忍此種情況,特別是在當前貿易衝突的環境中,建設自主完備的晶片生產工藝尤為重要。

作者:yuan|電子商務頭條(ID:ecnews8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