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每日一字:暖

陽春三月

萬物因暖而萌動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正是暖春的寫照

而這個字

看起來就暖融融的

形聲

從日, 爰( yuán)聲

本義:溫度不冷也不熱

原字為“煖”

火, 代表火爐

爰, 代表援助

造字本義:

援用火盆或火炕加溫禦寒

後來用“日”取代“火”

表示借曬太陽來加溫禦寒

煖, 溫也。 從火而聲。

——《說文解字》

屈原在《天問》中寫到: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其實

不僅來自身外

更在心中

心裡暖

一年四季便都是暖的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細雨絲絲, 杏花豔麗

春日的暖輕巧喜人

“力盡不知熱, 但惜夏日長”

努力勞作, 珍惜夏日天長

夏日的暖催人奮進

“秋陽弄光影, 忽吐半林紅”

曬過的葉子, 與陽光同色

秋日的暖爽朗直觀

“南堂冬日明, 窗戶暖可喜”

光影疏忽, 暖意融融

冬日的暖讓人心安

是藍天白雲陽光和風帶來的感受

更是身邊點點滴滴、細緻入微的情感

遊弋在古人筆尖

絲絲入扣

友情的暖

勝過千尺桃花潭水

志同道合、情深似海

所以有李白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愛情的暖

恰如田間小路上的花朵

是斑斕的顏色和甜蜜的氣息

所以有蘇軾的

“陌上花開, 可緩緩歸矣”

親情的暖

是穿在身上的衣服

一針一線裡縫滿了牽掛

所以有孟郊的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古人亦或今人

都從感情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而今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即便席不暇暖

但只要心有暖流而過

生活便能開出花朵

《禮記·內則》有言

“七十非帛不暖, 八十非人不暖”

70歲穿厚衣服才感到暖

80歲被人擁抱才感到暖

後世以“暖老”謂給老人溫暖

生活中一點一滴的關懷

都能讓他們感受到被愛的幸福

世間最暖便是溫情

它為生命傾注力量

也為心靈點盞明燈

願你我

被世界溫暖以待

過有溫度的生活

微笑向暖

茫茫人海

芸芸眾生

大雨天

為萍水相逢的人

撐起一把傘

烈日下

為TA遞上一杯水

暖在點滴之中

暖在世人之間

平時注入一滴水

難時擁有太平洋

世間最暖便是溫情

它為生命傾注力量

也為心靈點盞明燈

願你我

被世界溫暖以待

過有溫度的生活

微笑向暖

茫茫人海

芸芸眾生

大雨天

為萍水相逢的人

撐起一把傘

烈日下

為TA遞上一杯水

暖在點滴之中

暖在世人之間

平時注入一滴水

難時擁有太平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