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此妖精身份一直是個謎?號稱孫悟空師弟,只因如來一個神秘任務!

文:柳侍墨(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從86版《西遊記》電視劇開播到現在, 影視作品中的沙僧, 大都是以老實、木訥、忠厚、本分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所以不少讀者都會先入為主地認為:原著裡的沙僧就是這樣的。

但其實吧, 影視劇裡的沙僧和《西遊記》原著裡的沙僧……差別還是蠻大的。

譬如86版電視劇中“三打白骨精”那一集, 唐僧每一次懲罰孫悟空, 沙僧都有臺詞替大師兄講情:

孫悟空第一棒打死少婦, 唐僧又驚又怒。 沙僧勸解:大師兄火眼金睛, 不會認錯。

孫悟空第二棒殺了老嫗, 唐僧要趕他走。 沙僧協調:看在菩薩的份上,

留下大師兄吧!

孫悟空第三棒讓白骨精現了原形, 可是唐僧不理孫悟空了……沙僧趕緊放下擔子:大師兄一路降妖除怪, 誠心保護師父。 縱有錯處, 看在師徒的情分上, 寬恕了他吧!

最後, 唐僧執意要寫貶書, 沙僧阻攔:此去西天路途艱險, 大師兄不能走啊!

看看, 電視劇裡這個沙僧多會說話。

可是原著裡真沒這些詞兒。

原著裡的沙僧就靜靜地看著唐僧虐猴兒。

所以電視劇裡的這個沙僧, 是個十足的戲精。

要說影視劇裡和原著中最明顯的一處不同, 還是片尾曲裡那句“你挑著擔, 我牽著馬”。

原著裡挑擔的是八戒, 電視劇裡挑擔的是沙僧;原著裡牽馬的是沙僧, 電視劇裡牽馬的是悟空。

那位說——你先別說繞口令。 這不就是分工不同嘛, 師徒四個上路, 總得有人牽馬、有人挑擔, 只是換個人而已……有什麼大不了的?

可是, 如果我告訴您:徒弟們的分工直接影響著取經的進程。 您是不是會大跌眼鏡?

咱們先來看第一條疑點:沙僧受封的原因。

《西遊記》第100回, 如來佛祖在五聖成真時說得明白:

唐僧——因為你前世是我座下愛徒, 所以受封;

孫悟空——你保著我徒弟平安回來, 賞你個鬥戰勝佛;

豬悟能——因汝挑擔有功, 加升汝職正果, 做淨壇使者;

沙悟淨——保護聖僧, 登山牽馬有功, 加升大職正果, 為金身羅漢。

白龍馬——取經時你馱唐僧, 取經成了你又馱佛經。 這勞苦功高啊, 加封八部天龍。

唐僧受封是意料之中的:因為他是“佛二代”, 師父賞徒弟一個金飯碗, 太平常了;

孫悟空受封呢, 屬於是憑能力掙下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猴子雖然鬧騰, 可是離了他, 唐僧也到不了西天見不著佛祖。 所以他成佛是實至名歸的;

豬八戒的職位也挺透明:取經小團隊走了十四年, 老豬就挑了十四年的擔子。 這是個體力活兒啊, 老豬還經常吃不飽飯呢。 因此佛祖體諒他, 讓他以後每天都能舔盤子;

和前三位相比, 沙僧受封的理由, 就有點蹊蹺了。

如來佛祖說了, 沙僧的業績主要有兩條:第一條是“保護聖僧”, 第二條是“登山牽馬有功”。

第一條很好理解, 猴子要打怪, 偶爾還拉著八戒幫忙。 留下沙僧,

給唐僧當貼身保鏢嘛!

但是第二條就有點匪夷所思了——登山牽馬, 能算“有功”?

取經小團隊所有的成員都登山, 三個徒弟都有機會牽馬, 為什麼單獨封沙僧?

接下來咱們再看第二條疑點:取經團隊的日常隊形。

電視劇裡, 取經小團隊的日常是——猴子在前探路, 中間是騎馬的唐僧, 豬八戒跟在旁邊, 沙僧挑著行李走在最後;

但這個陣容是不對的。

首先, 原著裡明確寫的是豬八戒挑擔子, 沙僧牽馬;其次, 就實際情況來講, 孫悟空“身高不滿四尺”, 如果讓他牽馬……騎在馬背上的唐僧就瞅不見猴子了。

那他每次找猴子說事兒(比如討論《心經》, 比如派猴子出去探路)還得扯著脖子喊:悟空, 你出來!

取經路上十四載, 唐僧要是每次都這麼喊……估計走不到靈山就變長頸鹿了。

這不科學。

因此,孫悟空的位置應該是緊隨唐僧左右的,一方面是不能讓唐僧離開自己的視線,另一方面也方便唐僧給他派活兒。唐僧想找猴子,不用側身,一扭頭就能看見。

那麼,取經隊伍的實際隊形應該是這樣:

沙僧牽馬走在最前,白龍馬馱著唐僧在中間,孫悟空位於馬肚子的位置,豬八戒挑著擔子走在後面。

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您沒看明白的話,我再給您舉個例子——

《西遊記》第62回,取經小團隊到達祭賽國。

受了委屈的金光寺僧人們曾對唐僧言道——此城名喚祭賽國,乃西邦大去處。當年有四夷朝貢:南,月陀國;北,高昌國;東,西梁國;西,本缽國。

那麼,祭賽國的地理位置應該是在女兒國西邊,祭賽國的西邊是本缽國。

但是,唐僧師徒從祭賽國出來之後卻沒有去本缽國。

按常理來講,本缽國既然是“國”那麼一定會有大路通行,應該很好走,也方面在通關文牒上蓋戳。

可是唐僧師徒卻偏偏去了“荊棘丫叉,薜蘿牽繞”的荊棘嶺。

荊棘嶺的路有多難走哇——“荊棘蓬攀八百里,古來有路少人行”。唐僧取經的時間就不寶貴麼?幹嘛要繞路?

大抵是因為,本缽國沒有妖精。

唐僧不能完成八十一難的指標,去他作甚?

現在,咱們把已知的線索放在一起,匯總如下:

1、 沙僧是走在取經隊伍最前面的那個;

2、 唐僧取經的路線並不全是“一路向西”。有些地方雖然好走但卻是直接繞過去的(比如本缽國);

3、 如來佛祖特意表揚了沙僧“牽馬有功”。

照這個線索來分析,唐僧取經所經過的地方都有妖孽,似乎並不是偶然事件。換而言之,取經路線要怎麼走,唐僧會在哪裡遇到妖精,都是提前計畫好了的。前面有人布好了陷井(還得確保是讓唐僧有驚無險的那種),然後再由沙僧領路,引著唐僧和孫悟空入坑。

如來佛祖以“登山牽馬”為由,其實是在說沙僧領路有功。不然前面都佈局完畢了,萬一唐僧不走……不就暴殄天物了麼?

所以沙僧真正的身份是——取經隊伍中的實際領路人。

這才是沙僧真正的任務。說他是唐僧的貼身保鏢?只是用來遮羞的表像而已。

這不科學。

因此,孫悟空的位置應該是緊隨唐僧左右的,一方面是不能讓唐僧離開自己的視線,另一方面也方便唐僧給他派活兒。唐僧想找猴子,不用側身,一扭頭就能看見。

那麼,取經隊伍的實際隊形應該是這樣:

沙僧牽馬走在最前,白龍馬馱著唐僧在中間,孫悟空位於馬肚子的位置,豬八戒挑著擔子走在後面。

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您沒看明白的話,我再給您舉個例子——

《西遊記》第62回,取經小團隊到達祭賽國。

受了委屈的金光寺僧人們曾對唐僧言道——此城名喚祭賽國,乃西邦大去處。當年有四夷朝貢:南,月陀國;北,高昌國;東,西梁國;西,本缽國。

那麼,祭賽國的地理位置應該是在女兒國西邊,祭賽國的西邊是本缽國。

但是,唐僧師徒從祭賽國出來之後卻沒有去本缽國。

按常理來講,本缽國既然是“國”那麼一定會有大路通行,應該很好走,也方面在通關文牒上蓋戳。

可是唐僧師徒卻偏偏去了“荊棘丫叉,薜蘿牽繞”的荊棘嶺。

荊棘嶺的路有多難走哇——“荊棘蓬攀八百里,古來有路少人行”。唐僧取經的時間就不寶貴麼?幹嘛要繞路?

大抵是因為,本缽國沒有妖精。

唐僧不能完成八十一難的指標,去他作甚?

現在,咱們把已知的線索放在一起,匯總如下:

1、 沙僧是走在取經隊伍最前面的那個;

2、 唐僧取經的路線並不全是“一路向西”。有些地方雖然好走但卻是直接繞過去的(比如本缽國);

3、 如來佛祖特意表揚了沙僧“牽馬有功”。

照這個線索來分析,唐僧取經所經過的地方都有妖孽,似乎並不是偶然事件。換而言之,取經路線要怎麼走,唐僧會在哪裡遇到妖精,都是提前計畫好了的。前面有人布好了陷井(還得確保是讓唐僧有驚無險的那種),然後再由沙僧領路,引著唐僧和孫悟空入坑。

如來佛祖以“登山牽馬”為由,其實是在說沙僧領路有功。不然前面都佈局完畢了,萬一唐僧不走……不就暴殄天物了麼?

所以沙僧真正的身份是——取經隊伍中的實際領路人。

這才是沙僧真正的任務。說他是唐僧的貼身保鏢?只是用來遮羞的表像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