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朝公主爭相做女道士的秘密:加入風流避難所,享自由男女關係

大唐王朝是一個開放的時代, 這不僅表現在超強的審美觀和盛放的思想上面, 還體現在當朝美女爭相去道觀當女道士, 但不要誤會了, 她們去道觀並不是去做尼姑, 也不去發出家, 更不是為了修養本性、清靜無為, 她們紛紛主動脫俗的原因卻是為了進行更方便的大俗之事, 為了更加自由的兩性關係。

這一風尚是從大唐皇家公主開始流行全國的, 皇家女道士這名號就非常打動人, 整個大唐竟有12位公主做了女道士,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了。 玉真公主二十歲時還未出嫁, 於是便主動要求出宮做女道士。

堂堂公主當然不能去普通的道觀上班, 唐玄宗花重金為心愛的妹妹建造一個宏偉的“玉真觀”, 並派去了很多老宮女和皇家退休舞女, 這地方看似是一個莊嚴祈禱的地方, 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尋歡作樂的風流場所, 脫去鳳冠霞披的公主不再受人監視,

有了巨大的自由, 可以隨意戀愛談情, 隱藏在道觀行事, 可以有效的掩人耳目。

當然也有真心去修身養性的公主, 但數量少之又少, 還有一些公主是為了躲婚避難而成了女道士, 等待風頭過了再還俗出來, 可以另嫁他人,

但大多數人去道觀都是享受去了。 玉真公主作為典型人物, 自身的風流放蕩就吸引了不少名家雅士, 外加哥哥唐玄宗的格外照顧, 前去玉真觀與之幽會的男子越來越多。 據說詩仙李白就是玉真觀的常客, 飲酒吟詩, 賞月嬉戲, 怪不得有首歌唱著“如果能重來, 我要做李白!”

這麼多美男玉真公主一人是應付不來的, 前面說到, 唐玄宗為了照料公主的起居飲食, 還往道觀調撥了一批侍女, 而且全部都是女人, 玉真觀也可以叫做“女人觀”。 這樣一來, 不管是醜俊高矮貧富, 有膽量的世間男子都會前往嘗試, 總會得到美女的青睞, 但被誰相中就看緣分了。

玉真觀就像一顆有引力的能量球, 它的名氣越大, 就越能吸引各界美女紛紛前往。 古代非常看重貞觀操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促成的不幸婚姻數不勝數, 婚後不幸福的女人們即便再反抗, 終究不能逃過獨自寂寞的結局。 女真觀的存在, 變相為這些渴望追求幸福和真愛的女人提供了一個極樂世界。 假如潘金蓮能生活在唐朝,

也許命運就能改變。

由上流社會流行開來的女道士職業迅速風靡全國, 一些思想開放的民間女子也選擇了加入道士行業, 她們終生不嫁, 自由地選擇與誰共用美夢。 她們和公主一樣, 都擁有眾多的情人, 不僅構成了大唐一種特殊的亮麗特色, 還變相地促進了女權思想的萌芽。

參考書目:《太平廣記》

還變相地促進了女權思想的萌芽。

參考書目:《太平廣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