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截至3月底全國1.64億老人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資料圖:居民諮詢保險事宜。 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中新網4月27日電 在今日人社部新聞發佈會上,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介紹,

截至3月底, 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19億人、1.88億人、2.26億人。 截至3月底, 1.64億老人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全國社保卡持卡人數達11.2億人。

就業方面, 盧愛紅介紹, 一季度就業形勢穩中有進, 實現良好開局。 城鎮新增就業保持高位增長, 1-3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30萬人。 失業率同比回落, 一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89%, 同比下降0.08個百分點。 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3萬人, 同比增加2萬人, 為歷史同期最高。

盧愛紅介紹了下一步就業方面的工作安排。 一是持續落實就業創業政策, 加強政策宣傳力度, 提升政策知曉度和到達率。 二是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三是突出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四是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推進農民工等人員返鄉下鄉創業,

開展第四批創業孵化示範基地認定, 不斷激發創業創新積極性。 五是強化公共就業服務。 持續推進失業保險援企穩崗工作, 拓寬失業人員保障範圍, 逐步提升失業保障水準。

社會保障方面, 盧愛紅介紹, 社會保險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 截至3月底, 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19億人、1.88億人、2.26億人;一季度, 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37萬億元, 同比增長22%, 總支出1.06萬億元, 同比增長18%。

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 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工傷康復和工傷預防等工作穩步推進, 鐵路、公路、水運、水利、能源、機場工程建設專案參加工傷保險順利推進。

保障水準穩步提高。 印發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按照2017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5%左右的水準提高基本養老金, 預計將有1.14億名退休人員受益。 截至3月底, 1.64億老人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基金投資和監督管理進一步加強。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穩步推進, 截至3月底, 北京、山西、上海等12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委託投資合同, 合同總金額4750億元, 其中3066.5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 年金基金監管不斷規範。 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試點順利啟動。 五是社會保險管理服務水準不斷提高。 持續開展全民參保計畫, 截至3月底, 全國所有省份基本完成登記任務, 省級登記資料庫全部建立, 國家庫已有13.3億人的基礎資訊, 占全國人口庫的比例達到96%。

全國社保卡持卡人數達11.2億人, 全面推進社保卡綜合應用。

對於下一步社會保障方面的工作, 盧愛紅表示:一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積極穩妥推進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工作。

二是做好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 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畫, 指導各地抓好以新業態從業人員、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為重點的參保工作。

三是加強基金投資和監督管理。 進一步做好社保基金風險防控工作。 分類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 推動各省(區、市)全面啟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 落實職業年金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推動職業年金基金規範有序投資運營。 穩步推進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四是加強社會保險管理服務。

做好2018年養老保險待遇調整工作。 做好為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工作。 繼續增發社保卡, 研究電子社保卡, 探索社保卡線上線下融合的應用服務新模式。

勞動關係方面, 盧愛紅介紹, 一是勞動關係協調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繼續指導地方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一季度, 全國共有5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 平均調增幅度14.5%。

二是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調解仲裁工作不斷推進。 一季度, 全國各級調解仲裁機構共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42萬件, 同比上升1.6%, 辦結案件34.1 萬件, 調解成功率69.5%, 仲裁結案率73%。

三是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進一步加強。 組織開展2018年春節前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 對部分地區開展專項督查。專項檢查期間,全國共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1329件,集中公佈887件重大欠薪典型案件,共為100.6萬名農民工補發被拖欠工資及賠償金119.75億元。組織開展2017年度省級政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考核工作,目前,省級自查和實地核查已經結束,正在進行綜合評議。

四是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穩步推進。積極推動家庭服務業發展,實施家政服務提質擴容行動,繼續實施全國家政服務勞務對接扶貧行動,引導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到家政服務領域就業。

盧愛紅介紹了下一步勞動關係方面的工作安排:一是做好勞動關係協調工作。指導企業在化解過剩產能中依法妥善處理職工勞動關係。全面推進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加強對勞務派遣機構的事中事後監管,依法規範企業勞務派遣用工行為。健全企業工資宏觀指導制度,建立企業薪酬調查和資訊發佈制度。繼續指導各地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二是加強調解仲裁工作。進一步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處理效能建設,落實仲裁辦案規則和組織規則,強化仲裁組織機構建設。進一步完善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加強專業性勞動爭議調解,暢通調裁審銜接管道,妥善處理集體勞動人事爭議案件。

三是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推廣“雙隨機”抽查執法方式,推進舉報投訴案件省級聯動處理機制建設,完善地區間監察執法協作機制。加大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工作力度,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源頭治理,進一步健全治理欠薪問題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將誠信評價、社會公佈、信用協同監管、聯合懲戒等各個環節有機結合,使失信企業在全國“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嚴厲打擊惡意欠薪。

四是加強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繼續實施全國家政服務勞務對接扶貧行動。組織開展農民工市民化創新模式推廣活動,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

對部分地區開展專項督查。專項檢查期間,全國共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1329件,集中公佈887件重大欠薪典型案件,共為100.6萬名農民工補發被拖欠工資及賠償金119.75億元。組織開展2017年度省級政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考核工作,目前,省級自查和實地核查已經結束,正在進行綜合評議。

四是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穩步推進。積極推動家庭服務業發展,實施家政服務提質擴容行動,繼續實施全國家政服務勞務對接扶貧行動,引導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到家政服務領域就業。

盧愛紅介紹了下一步勞動關係方面的工作安排:一是做好勞動關係協調工作。指導企業在化解過剩產能中依法妥善處理職工勞動關係。全面推進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加強對勞務派遣機構的事中事後監管,依法規範企業勞務派遣用工行為。健全企業工資宏觀指導制度,建立企業薪酬調查和資訊發佈制度。繼續指導各地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二是加強調解仲裁工作。進一步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處理效能建設,落實仲裁辦案規則和組織規則,強化仲裁組織機構建設。進一步完善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加強專業性勞動爭議調解,暢通調裁審銜接管道,妥善處理集體勞動人事爭議案件。

三是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推廣“雙隨機”抽查執法方式,推進舉報投訴案件省級聯動處理機制建設,完善地區間監察執法協作機制。加大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工作力度,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源頭治理,進一步健全治理欠薪問題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將誠信評價、社會公佈、信用協同監管、聯合懲戒等各個環節有機結合,使失信企業在全國“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嚴厲打擊惡意欠薪。

四是加強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繼續實施全國家政服務勞務對接扶貧行動。組織開展農民工市民化創新模式推廣活動,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