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北京女子圖鑒》:閃閃發光的不是北京,而是奮鬥在這裡的人

1

北京像個按鈕, 啟動了那些原本沉睡的靈魂。

在熱播劇《北京女子圖鑒》裡, 戚薇主演的小城姑娘陳可, 因為不喜歡家鄉的沉悶生活, 來到北京經過一番披荊斬棘的戰鬥後終於貼上了“都市精英女孩”的標籤——但很可惜, 這個故事多少有點用力過猛。

日版的《東京女子圖鑒》之所以能不分國度的戳中那麼多人, 就是因為它從劇情到細節都摳到人物的內核, 那些包裹在光鮮亮麗外殼下的小瑕疵,

照出了生活本來的樣子。 暫時就不剖析漂亮女孩上位記之《北京女子圖鑒》的架構硬傷了, 光針對“北漂”這個群體的話題點來說, 它刻畫的還不錯。

小城市的悲哀在於一眼就望到了盡頭。

大城市的痛苦在於, 它的盡頭太遙遠了, 讓人常常連個盼頭都沒有。

在劇中, 除了陳可這樣義無反顧來北京的不安分青年, 還有像曉芸那樣在家鄉結婚生子過著安穩日子的現實案例。 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她們身上對號入座, 尋找到自己的影子。

究竟是要小城市的一間房, 還是大城市的一張床?這樣的問題, 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但不可否認的是, 在北京, 大家可以更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欲望。

這座城市最大的優勢在於, 讓一種偏見,

都不再自憐。 你可以是行走在三裡屯把奢侈品當成一種使命感的拜金女郎, 你可以是後海酒吧裡自彈自唱的追夢音樂人, 你可以踩著高跟鞋從燈火清曠的國貿寫字樓下來, 掛斷500萬的投資專案電話, 再坐地鐵, 回到五環的出租屋。

白領和北漂的一線之隔——看見的是修辭, 看不見的是姿態。

你想獲得什麼, 就要豁得出去什麼。

沒有人有時間陪你掬著一捧皎白的鬱鬱心事, 當下酒菜, 助興的話只有站到城市制高點的人才有資格說。 不管你想要的是LV的包包, 還是面門當戶對的愛情, 物質或精神, 都得靠自己的能力去爭取。

不要去哀求, 不要說苦衷, 正正經經坦坦蕩蕩地努力工作。

有朝一日, 萬箭齊發, 把這些年來所經歷的委屈和歡愉都打包成團,

一腳射向時代旳窄門。

2

我來北京四年了, 和陳可一樣, 曾經有過無數次的崩盤。

看她在電視劇裡生病了一個人跑到醫院去吊點滴, 為拿下客戶使出18般武藝, 遇到突然讓搬家的北京老太太……這些經歷, 我也都有過。

有天晚上我加班到淩晨,

面對被客戶改到面目全非的方案束手無策, 整個人都不好了。 突然傳來敲門聲, 竟然和電視劇裡的橋段一模一樣, 住在同單元的房東阿姨前來告知我“房子下周我要收回來了”, 理由是她兒子兒媳婦離婚, 涉及清點、分割財產。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我體諒她的無奈, 卻也不可抑制的在內心痛恨這座城市的冷酷無情。

每一個北漂過的人都知道, 在北京, 能租到穩定靠譜的房子多不容易。

而搬家, 恰恰是所有至暗時刻裡, 最容易令人動搖, 產生“離開吧”這樣念頭的時候。 那段時間我一邊忙著解決工作上的棘手難題, 一邊還要抽空在網上預約看房, 碰上堵車, 到了看房地點卻被仲介告知“這套房子2小時前租出去了”的情況, 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這座城市的心酸啊,是要等你在這裡呆幾年以後才明白。

既要有野心,也要不忘初心。

剛來的那兩年,可以安慰自己還年輕、多嘗試、走點彎路也沒什麼的,可當你抱著曲線救國的心態在這裡混了幾年之後,越來越找不到最初的方向時,才真正的墮入絕望。

北京的殘忍不單單是赤裸裸的貧富差距和審美存在,而是半夜壞掉的熱水器,是突然通知你搬家的仲介公司,是上下班高峰期地鐵裡臉貼臉的陌生人呼吸,是淩晨加班回家鏡子裡那張憔悴無神的臉。

是你想抬起頭看看月亮,卻發現它被霧霾模糊了形狀。

還記得《北京女子圖鑒》裡那個剛來大城市,被老同學性騷擾半夜從出租屋裡跑出來的陳可,坐在路邊啃著五毛錢半根玉米的情節嗎?

那只是北京的見面禮,越往後,才能越體會到悲傷的無力感。在後面幾集電視劇裡會看到女主角的微妙變化,工作幾年之後,和心愛的導演分手,她在屋子裡看著電視又哭又笑,允許自己做回那個失去愛情的小女孩。可第二天,還是要照樣面不改色扛著槍衝鋒陷陣在工作上。

這就是北京帶給我們的財富,一個人,要活成一支隊伍。

我問過身邊的一些前輩,在北京最艱難的時光,她們是怎麼度過的。

Amy姐告訴我,她從最初來到北京的不習慣,和老家朋友打電話歇斯底里的慟哭,到後來被毒舌上司批評一個人躲進公司洗手間裡默默抽泣,被分手,被離職,很多被動的糟心事都經歷過了,所以現在的她更要把人生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

“每當我看到公司裡的小孩兒被批評後眼眶紅紅,總能聯想到自己。可我知道,這一課,他們必須上”工作室成立不久就拿到投資的Amy姐說。

在北京,傷心的成本太高了——那些大牌化妝品堆砌出來的防水精美妝容,合適的場所,和幾個能夠喝酒過夜的朋友,這樣的配置,不是每次傷心時都剛好有。

後來你也哭了很多次,但是再沒有被誰看到。

3

總的來說,這座城市帶給我們的財富,遠遠要比剝奪我們的多。

你的野心,就是你的退路。

你會發現在北京呆幾年之後,自己對於職業發展和職業操守這兩點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你開始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走了些許彎路,但始終沒有停止進步。你開始希冀的人生價值,不再滿足於吃一頓大餐、買一個名牌包,透過眼前的現象去觸摸內心的感受,這才是北京帶給你的無形利器。

環境真的太重要了。

生活在每天一出門就感受到撲面而來緊迫氣息的城市,去一家咖啡館喝下午茶,旁邊聊的都是生機勃勃的項目,隨便在打個計程車,對方都要苦口婆心鼓勵你好好學英語,認識的人都在以飛速前進,你自己不認真做點什麼事情都感到不好意思。

在北京,那些比你厲害一百倍的人,比你努力一千倍。

我認識的一個自媒體人,兩年前還是個普通大學裡的大三學生,因為熱愛寫作、熱愛分享,所以註冊了自己的公眾號。最初是無心插柳的嘗試,寫出幾篇網路爆文以後開始深入下來分析用戶需求,瞭解他們喜歡看什麼,探尋年輕人的更多生活方式,結合自己的想法搭建了系統的矩陣。

從研究用戶到組建團隊,從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到背後幾十萬字的分析報告,別人看到的,是他走的更高,拿了很多行業獎項。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沒有任何一份成就空穴來風。

還記得,當初他決定做自媒體時,很多人勸誡他,自媒體的紅利期過了……

可夢想的紅利期永遠不會過。

在北京每天都有無數個像他這樣的人,在為一些看起來不切實際的想法努力著,遍地都是真誠的欲望和隱秘的快樂。王勃在《滕王閣序》裡寫道,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我最喜歡北京的一點是,在這裡談論夢想,不會有人罵你傻逼。

一邊是鮮衣怒馬的欲望,一邊是衣衫襤褸的現實。春光沉沉,你想要給自己的“初心”套上一層華麗又堅固的金屬殼,就要先去找適合它的材料,再打磨成器,才能保護好它,並達成與這座城市的默契。

北京不是光靠努力就能留下來的,但如果不努力,寸步難行。

我經常會收到一些讀者來信,對我說,TA想來北京試一試。我都會下意識的反問他們,是什麼吸引他們來這裡?

得到最多的回答,不是說這裡是首都,而是在他們眼裡這座城市是“閃著光”的。

而這種光芒的根本來源,是因為北京彙聚了太多為了夢想奮力奔跑的人,他們不是北漂,是“北奔”。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去努力靠近想去的地方,漫漫長夜裡所點燃到的每一盞燈火,都能讓我們對未來望梅止渴。

不要說試一試,要說闖一闖。就算最後遍體鱗傷,也算抵達過靈魂的遠方。

你可以軟弱,但不能慌張。

你可以放縱,但不能持續。

獨立,是孤獨意味深長的贈品。你總要克服一個人的羞澀與不安,去努力適應這座充滿無限可能的城市的節奏,可以走得慢,但不能停下來。總有一天,你會回過頭感謝北京所帶給你的眼界與“破冰思維”。

跨過時間的刻度,北京,不是終點,是起點。

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這座城市的心酸啊,是要等你在這裡呆幾年以後才明白。

既要有野心,也要不忘初心。

剛來的那兩年,可以安慰自己還年輕、多嘗試、走點彎路也沒什麼的,可當你抱著曲線救國的心態在這裡混了幾年之後,越來越找不到最初的方向時,才真正的墮入絕望。

北京的殘忍不單單是赤裸裸的貧富差距和審美存在,而是半夜壞掉的熱水器,是突然通知你搬家的仲介公司,是上下班高峰期地鐵裡臉貼臉的陌生人呼吸,是淩晨加班回家鏡子裡那張憔悴無神的臉。

是你想抬起頭看看月亮,卻發現它被霧霾模糊了形狀。

還記得《北京女子圖鑒》裡那個剛來大城市,被老同學性騷擾半夜從出租屋裡跑出來的陳可,坐在路邊啃著五毛錢半根玉米的情節嗎?

那只是北京的見面禮,越往後,才能越體會到悲傷的無力感。在後面幾集電視劇裡會看到女主角的微妙變化,工作幾年之後,和心愛的導演分手,她在屋子裡看著電視又哭又笑,允許自己做回那個失去愛情的小女孩。可第二天,還是要照樣面不改色扛著槍衝鋒陷陣在工作上。

這就是北京帶給我們的財富,一個人,要活成一支隊伍。

我問過身邊的一些前輩,在北京最艱難的時光,她們是怎麼度過的。

Amy姐告訴我,她從最初來到北京的不習慣,和老家朋友打電話歇斯底里的慟哭,到後來被毒舌上司批評一個人躲進公司洗手間裡默默抽泣,被分手,被離職,很多被動的糟心事都經歷過了,所以現在的她更要把人生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

“每當我看到公司裡的小孩兒被批評後眼眶紅紅,總能聯想到自己。可我知道,這一課,他們必須上”工作室成立不久就拿到投資的Amy姐說。

在北京,傷心的成本太高了——那些大牌化妝品堆砌出來的防水精美妝容,合適的場所,和幾個能夠喝酒過夜的朋友,這樣的配置,不是每次傷心時都剛好有。

後來你也哭了很多次,但是再沒有被誰看到。

3

總的來說,這座城市帶給我們的財富,遠遠要比剝奪我們的多。

你的野心,就是你的退路。

你會發現在北京呆幾年之後,自己對於職業發展和職業操守這兩點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你開始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走了些許彎路,但始終沒有停止進步。你開始希冀的人生價值,不再滿足於吃一頓大餐、買一個名牌包,透過眼前的現象去觸摸內心的感受,這才是北京帶給你的無形利器。

環境真的太重要了。

生活在每天一出門就感受到撲面而來緊迫氣息的城市,去一家咖啡館喝下午茶,旁邊聊的都是生機勃勃的項目,隨便在打個計程車,對方都要苦口婆心鼓勵你好好學英語,認識的人都在以飛速前進,你自己不認真做點什麼事情都感到不好意思。

在北京,那些比你厲害一百倍的人,比你努力一千倍。

我認識的一個自媒體人,兩年前還是個普通大學裡的大三學生,因為熱愛寫作、熱愛分享,所以註冊了自己的公眾號。最初是無心插柳的嘗試,寫出幾篇網路爆文以後開始深入下來分析用戶需求,瞭解他們喜歡看什麼,探尋年輕人的更多生活方式,結合自己的想法搭建了系統的矩陣。

從研究用戶到組建團隊,從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到背後幾十萬字的分析報告,別人看到的,是他走的更高,拿了很多行業獎項。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沒有任何一份成就空穴來風。

還記得,當初他決定做自媒體時,很多人勸誡他,自媒體的紅利期過了……

可夢想的紅利期永遠不會過。

在北京每天都有無數個像他這樣的人,在為一些看起來不切實際的想法努力著,遍地都是真誠的欲望和隱秘的快樂。王勃在《滕王閣序》裡寫道,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我最喜歡北京的一點是,在這裡談論夢想,不會有人罵你傻逼。

一邊是鮮衣怒馬的欲望,一邊是衣衫襤褸的現實。春光沉沉,你想要給自己的“初心”套上一層華麗又堅固的金屬殼,就要先去找適合它的材料,再打磨成器,才能保護好它,並達成與這座城市的默契。

北京不是光靠努力就能留下來的,但如果不努力,寸步難行。

我經常會收到一些讀者來信,對我說,TA想來北京試一試。我都會下意識的反問他們,是什麼吸引他們來這裡?

得到最多的回答,不是說這裡是首都,而是在他們眼裡這座城市是“閃著光”的。

而這種光芒的根本來源,是因為北京彙聚了太多為了夢想奮力奔跑的人,他們不是北漂,是“北奔”。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去努力靠近想去的地方,漫漫長夜裡所點燃到的每一盞燈火,都能讓我們對未來望梅止渴。

不要說試一試,要說闖一闖。就算最後遍體鱗傷,也算抵達過靈魂的遠方。

你可以軟弱,但不能慌張。

你可以放縱,但不能持續。

獨立,是孤獨意味深長的贈品。你總要克服一個人的羞澀與不安,去努力適應這座充滿無限可能的城市的節奏,可以走得慢,但不能停下來。總有一天,你會回過頭感謝北京所帶給你的眼界與“破冰思維”。

跨過時間的刻度,北京,不是終點,是起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