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的“三傑”

三傑, 意為三位傑出的人物。 歷史上的三傑有:

春秋三傑、戰國三傑、漢初三傑、蜀漢三傑、六朝三傑、宋末三傑、明初三傑、西湖三傑、遼東三傑、明末三傑、晚清三傑、進京三傑、北洋三傑、黃埔三傑、龍潭三傑。

春秋三傑

介子推、伍子胥、管仲。 他們都是千百年來人們十分推崇的忠臣, 介子推忠於其主, 伍子胥忠於其君, 管仲則忠君又愛國。

戰國三傑

商鞅、肥義、屈原。 他們是戰國時期最受後人推崇的忠君愛國的的能臣, 商鞅忠君, 肥義愛國, 屈原忠君愛國。

漢初三傑

張良、韓信、蕭何合稱“漢初三傑”。 淮陰侯韓信善用兵, 相國蕭何善內政,

留侯張良善謀略。 劉邦稱:“夫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 撫百姓, 給餉饋, 不絕糧道, 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 戰必勝, 攻必取, 吾不如韓信。 三者皆人傑, 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項羽有一範增而不用, 此所以為我所擒也。 ”即是對三人的稱讚。

蜀漢三傑

諸葛亮、關羽、張飛合稱“蜀漢三傑”。 是中國漢末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三位傑出人才。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蜀漢丞相。 諡曰忠武侯。 關羽、張飛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著名的武將, 關羽諡曰壯繆侯, 張飛諡桓侯。

明初三傑

劉基、李善長、徐達合稱“明初三傑”。 三人都是明代開國功臣。 劉基是元末明初的軍事家、道家、政治家、文學家,

與章溢、宋濂、葉琛並稱為四先生。 在民間傳說中與諸葛亮齊名。 李善長先後擔任右丞相、左丞相, 為百官之首。 徐達是傑出的軍事家, 1368年率軍北伐, 攻大都, 滅元朝。 1370年, 被封為魏國公。

遼東三傑

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 三人於明末先後經略遼東, 構築明朝的遼東防線, 抵抗後金(滿清)進攻數十年。 熊廷弼因與遼東巡撫王化貞不和, 致使廣寧失陷, 退守山海關, 後熊廷弼被斬首並“傳首九邊”。 孫承宗與後來袁崇煥共同建立了關寧錦防線, 打造關寧鐵騎;後因清軍入關, 袁崇煥被淩遲處死, 孫承宗率全家上下抗擊清軍就義。

晚清三傑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 三人之中李鴻章的命運最悲涼。 曾國藩在清朝大廈將傾時力挽狂瀾,

憑湘軍之力保住大清國江山, 位極人臣, 後急流勇退;左宗棠晚年抬棺出征, 平定阿古柏叛亂, 兩人都得以善終。 而李鴻章由淮軍主將登上晚清的政治舞臺, 就註定他的悲劇。 《馬關條約》、《辛丑合約》總是要有人去簽的。 在馬關, 李鴻章就被日本人行刺過;簽定《辛丑合約》後, 李鴻章終於被拖垮了, 累得吐血, 死前俄國大使還要他簽訂一項賠款條約。

北洋三傑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冬, 袁世凱署理山東巡撫,袁世凱邀請德國駐膠州總督到濟南閱操。 德國總督看到袁世凱所練新軍確比舊軍操練精嫻, 讚揚主持操練的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為“北洋三傑”。

黃埔三傑

黃埔“三傑”是指黃埔軍校一期學員中最為突出的三個人物, 當時的排列是蔣先雲、陳賡和賀衷寒三人。

前兩人都是堅定的共產黨人, 而賀衷寒則有個轉變的過程, 先是共產黨, 後又成為共產黨的死對頭(黃埔同學談到“黃埔三傑”時戲雲:“蔣先雲的筆, 賀衷寒的嘴, 靈不過陳賡的腿。 ” )(奇才蔣先雲, 辨才賀衷寒, 將才陳賡)

龍潭三傑

錢壯飛、李克農、胡底。 在上世紀20年代末期, 錢壯飛、李克農、胡底作為中共中央特科卓越的情報員, 打進蔣介石的最高特務機構——國民黨中央黨部黨務調查科。 冒著生命危險, 深入龍潭虎穴, 傳遞出大量敵人的機密情報。 為表彰他們的大智大勇, 周恩來曾經給予他們“龍潭三傑”的讚譽。

宋末三傑

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 南宋末年, 張世傑誓不降元, 最終兵敗崖山海戰, 因颶風毀船, 溺死于平章山下。

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學家, 愛國詩人, 抗元名臣, 民族英雄, 面對元軍寧死不降, 留有衣帶贊三十二字“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 惟其義盡, 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 所學為何, 而今而後, 庶己無愧。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