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活在朋友圈的你,真的開心嗎?

《北京女子圖鑒》最近刷爆了朋友圈, 由戚薇飾演的北漂小鎮青年陳可, 將北漂人的理想與現實演繹地淋漓盡致。

有人說看著陳可為了夢想不斷奮鬥的樣子, 真是很勵志。 但現實中, 與陳可相反, 也有一些人總是喜歡在別人身上去尋找認同感。

自拍已經發佈30秒了, 怎麼還是沒有人贊我?

“前後兩千萬, 自拍人更美”, 類似的廣告語很是很是常見。 手機整容時代, 要說你從來沒有用過美顏自拍, 真是打死你我都不相信。 自拍+朋友圈, 已經成了很多人的日常。

小保之前認識一個人:每天發無數條朋友圈, 每條朋友圈底下都帶有自己加了無數層濾鏡的自拍。

今天天氣很好+自拍;

這部電影好感人+自拍;

陪小夥伴來醫院了+自拍;

這個小喵咪真可愛+自拍…….

拍照三分鐘, 修圖半小時, 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誰都想給大家展示最美的自己。 但是如此頻繁, 真的有必要嗎?

每次發完朋友圈, 她就會盯著手機上的小紅點, 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點贊和評論。 她很在意別人的評論, 如果有朋友沒有及時點贊, 她甚至還會發私信過去“友情提醒”, 如果評論不是誇她的, 她也會很不高興。

看她如此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真的是很心累。 很想問一句, 活在別人的點贊和評論下, 你真的開心嗎?

除了在朋友圈裡尋找認同感, 還有的人喜歡在遊戲裡逞英雄。

朋友小A最近深受室友的困擾, 每次回到宿舍, 都會聽到室友在刺激戰場裡打打殺殺的聲音。 原本就狹小的出租屋, 混雜著泡面味和遊戲的嘈雜聲, 讓小A很是困擾。

室友一個月前因為工作出了重大差錯被開除了, 之後重新面試了一些公司, 都覺得不太合適。 連續的打擊讓他一蹶不振, 索性連門都不出了, 成天待在家裡玩遊戲。

他的遊戲段位很高, 所以有很多人, 都願意和他一起玩。 有幾次小A聽他語音, 都是妹子在語音那端求帶的聲音。 仿佛通過這種方式, 他就能忘掉生活中的種種不順, 找到一些認同感和存在感。

然而, 遊戲裡的人生真的等於現實嗎?

認同感是自己給的, 而非別人。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 松子窮盡一生都在他人身上尋找被認同感。 影片中的松子美麗、可愛、善良, 還特別喜歡唱歌, 她本該過著幸福平淡的生活, 然而命運卻總是喜歡捉弄她。

從童年開始, 她就特別缺愛。 父親將所有的愛都給了體弱多病的美美, 而渴望愛、無法忍受孤獨的松子, 為了討好父親, 她一次次扮演小丑, 破壞自己優雅的形象, 只為博得父親短暫的一個微笑。 即便如此, 她還是不能再奢求更多。

童年的缺憾, 影響了松子一生的心理發展, 極度缺乏認同感的她, 習慣於將自己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在她看來, 人生的意義便是別人對自己的需要, 無論那人是誰。

所以從同居的作家,作家的對手,河邊散步遇上的混混,到自殺時候對她說話的理髮師,甚至是當年害她失去教師職位的混混學生,只要有一絲溫暖,她都會緊緊抓住不知收放。

但其實,對自己充滿否定的人,是無法接收到別人認同的信號的。敏感、自卑的松子,即便在被別人認同時會獲得短暫的安全感,多數時間還是會感到不被認同。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努力給自己安全感。

有人說:二十幾歲的時候,被別人誤會曲解了,會恨不得把心剖開給別人看;可到了三十多歲會發現,即便再被誤會,只要不給實際生活造成什麼困擾,完全都是過眼雲煙,任它隨風去了。

很多時候,與其在他人身上尋求認同感,不如主動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懶惰,接納自己的衰老,接納不盡如人意的生活現狀,接納自己的恐懼和焦慮。

與其糊裡糊塗的接受各種標籤,不如努力讓自己變得強大。像陳可那樣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在人生道路上披荊斬棘,比什麼都重要。

自由選擇,改變未來~

所以從同居的作家,作家的對手,河邊散步遇上的混混,到自殺時候對她說話的理髮師,甚至是當年害她失去教師職位的混混學生,只要有一絲溫暖,她都會緊緊抓住不知收放。

但其實,對自己充滿否定的人,是無法接收到別人認同的信號的。敏感、自卑的松子,即便在被別人認同時會獲得短暫的安全感,多數時間還是會感到不被認同。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努力給自己安全感。

有人說:二十幾歲的時候,被別人誤會曲解了,會恨不得把心剖開給別人看;可到了三十多歲會發現,即便再被誤會,只要不給實際生活造成什麼困擾,完全都是過眼雲煙,任它隨風去了。

很多時候,與其在他人身上尋求認同感,不如主動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懶惰,接納自己的衰老,接納不盡如人意的生活現狀,接納自己的恐懼和焦慮。

與其糊裡糊塗的接受各種標籤,不如努力讓自己變得強大。像陳可那樣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在人生道路上披荊斬棘,比什麼都重要。

自由選擇,改變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