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複製“吳亦凡模式”?兩檔街舞節目的“人設大戰”火力全開

文丨梁湘梓

就在去年, 曾背負著不少負面新聞的吳亦凡成功通過《中國有嘻哈》將自己“洗白”, 在那個追求“real”的節目中, 吳亦凡是專業知識過硬、有著果敢的個性、愛惜“人才”的暖心導師, 也由此改變了很多人對他的“刻板印象”。

如今, 與吳亦凡同是“流量小生”的黃子韜、鹿晗、易烊千璽、王嘉爾, 以及早已混跡娛樂圈多年的羅志祥、韓庚、陳偉霆、宋茜, 這八個人正在兩檔同也不同的街舞節目中施展舞技、釋放個性, 對他們而言也許這就是一場“人設大戰”, 他們又能否複製《中國有嘻哈》中那個成功的“吳亦凡模式”呢?

“Freestyle”有且只有一次, 它們又還能靠什麼造話題?

回首吳亦凡在《中國有嘻哈》的“洗白”之路, 第一期節目後期打造的“Freestyle梗”像病毒一樣迅速在互聯網上蔓延, 雖然首期節目過後吳亦凡還是受到了不少網友的質疑, 但是“Freestyle梗”還是讓大家開始關注主打小眾文化的《中國有嘻哈》。

接下來從第二期開始, 吳亦凡的一系列表現——發現選手有瑕疵果敢的按下淘汰、對一些專業詞彙總能給出解釋以及他始終堅持的高標準等等, 這些都讓吳亦凡的形象來了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大反轉, 由此帶來的則是吳亦凡事業上的一個巔峰,

現在他的代言已經多得數不勝數了吧。

所以“吳亦凡模式”的成功, 無論是對吳亦凡來說還是對《中國有嘻哈》而言, 都是彌足珍貴的。 那麼, 這個模式能否在《這就是街舞》與《熱血街舞團》中再現呢?從目前來看, 顯然兩檔街舞節目的首次亮相都沒有再造出一個“Freestyle奇跡”。

率先開播的《這就是街舞》, 在易烊千璽、黃子韜、羅志祥、韓庚四位明星導師各自的團體齊舞秀後, 就開始了與《中國有嘻哈》相似的“海選模式”, 只不過那邊是發金鏈子, 這邊是發毛巾;那邊是在一個正常的室內演播室進行, 這邊則是在用實景搭建的四條街道上進行。

只是在幾期節目過後, 《這就是街舞》受到了不少的質疑, 比如重導師而輕舞者, 剪輯不流暢等等, 與之相對的卻是節目並沒有製造出一個類似於“Freestyle梗”的話題, 缺少話題也使得《這就是街舞》的傳播面有限。

雖然《熱血街舞團》有精美的舞美, 雖然它的節目定位也許就不在“舞”本身, 而是想創新式的打造街舞節目全新的綜藝模式, 雖然“熱血之城”的打造也頗具科技感, 雖然第二期節目增加了“Breaking廣場”放大了舞者的比重, 但也沒能再次做到“Freestyle梗”。

於是,兩檔節目都沒能複製“吳亦凡模式”的重要一環——打造“病毒式”的話題,那麼對兩檔節目來說,如何在接下來的各個環節中打造出明星們豐富精彩的“人設”就至關重要了。

流量明星“人設”同質化,減少觀眾記憶點

對於現在的明星而言,能夠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展現自己的專業水準也好,亦或者是自身的性格也好,這種“落地”的東西都可能讓他們一路圈粉,這是如今越來越多的流量小生或者小花們紛紛走上“導師”之路的原因,他們是在向大家證明他們除了有“流量”外也是有舞技或者是唱功的,他們也是“專業人士”。

那麼回到最近的兩檔街舞節目上來看,《熱血街舞團》由於節目中四位明星召集人都算得上是“流量”擔當,因此為了保持四位之間的平衡感節目也降低了各自的“存在感”,從“人設”的角度上來說四人的特質似乎並不突出。

當然,如果非要說,比較明顯的就是鹿晗和王嘉爾在錯失了一位舞者後的那個表現,讓人感覺到鹿晗在這裡好似還是“傻麅子”的定位。此後也有宋茜不舍選手離開痛哭等情節,但並沒有形成系統,當然後續如何還有待觀察。

而《這就是街舞》由於已經播出至第九期,因此四位明星導師的“人設”也已經漸漸成型:黃子韜定位特別精確,例如在節目中他經常坦白自己不是專業的舞者,和選手們Battle自己肯定輸,這其實能夠回應很多人對他專業方面的質疑。

而看到舞者跳著跳著身份證掉了,他也會搞笑地幫他撿起來;甚至是錄製節目時他經常變換的各種坐姿,都是他真實的性格寫照,這種“耿直boy”的人設成功讓黃子韜承包了《這就是街舞》的笑點,也讓他超過了“超級流量”易烊千璽成為了節目絕對的話題擔當。

而易烊千璽則表現出一種“少年老成”的安靜美男子的感覺。雖然在第一二期海選時他受到了“毛巾”的困擾,也讓不少網友質疑他作為導師的能力,但隨著節目的推進,在節目中他雖然在現場話不多,但是他的公正讓人感到暖心;而在備采中對於各個舞種發表自己的理解也顯示了他對於街舞的熟知程度。

至於韓庚和羅志祥,兩位都是江湖“老炮兒”,也都是一絲不苟的理性男,在節目中,羅志祥是“控場王”,韓庚也表現出了在理性之外的“活力”,因此也算是表現出了強烈的人物特性。

但是之所以《這就是街舞》的四位明星找到了各自正確的“人設”但也並沒能激起“吳亦凡式的浪花”,也許在於首先從節目本身來說,《中國有嘻哈》只有吳亦凡一位流量明星,因此對他的“人設”特別容易凸顯,而成為被大家記住的那個“刺點”;而《這就是街舞》和《熱血街舞團》基本是全流量明星的陣容,所以想要突出誰無疑中就變得困難了。

其次,從“街舞”這個項目來說,在這個高度垂直的領域,兩檔節目中的八位流量明星實質上是被放在了同一條水平線去比較,但是這八個人之間的“人設”可能都會有“同質化”現象的產生,這無疑也增加了複製“吳亦凡模式”的難度。

或許《熱血街舞團》正是想避開這樣的“同質化”而改變了整個節目的定位,但是如果節目定位於用“戶外綜藝”的感覺去選舞者,那麼要如何平衡好明星與舞者,綜藝感與舞蹈專業性之間的關係?這又是一道難題。

“沒人設”本身也是人設,綜藝與人設間總有微妙的關係

鹿晗在接受採訪時曾說他在《熱血街舞團》中是沒有人設的,而《熱血街舞團》官方也表示節目沒有劇本,而是隨著節目的錄製,在整個過程中編劇再去製造衝突、把控故事的走向。但是,即使是再沒有劇本的真人秀,對於明星而言也會是有“人設”的,畢竟綜藝節目需要靠明星來造話題,連“人設”都沒有,如何給觀眾最清晰、準確的印象?

只不過可以說的是,“人設”有由明星真情流露自然形成的和由節目組強加在明星身上的兩種不同的類型而已。前者當然是觀眾最期待看到的,因為這樣的“人設”往往能讓明星在最舒服的狀態下表現自我,不做作。但是有時候為了節目效果,節目組也難免需要介入進來,例如對於同一個明星,他們往往會在不同的節目中表現出不同的“人設”,那麼究竟哪個是“真”呢?

張藝興在《偶像練習生》中是“霸道總裁”,總是表情嚴肅、一絲不苟,但誰曾想他也是《極限挑戰》中的“小綿羊”?華晨宇是《花兒與少年》中的“火星弟弟”,也是《旅途的花樣》中的“暖心弟弟”,更是《天籟之戰》《歌手2018》中的成熟、獨特的“唱將”……

我們無法知道在這些“人設”中誰最接近明星本真,也有可能是面對不同類型的節目他們也呈現出了自己獨特的好多面,但是不管怎樣,綜藝節目和明星“人設”之間總是有著微妙的關係,甚至可以說綜藝節目是雙刃劍,它能讓明星“洗白”也能讓明星“招黑”,而對於流量明星們而言,顯然如何利用節目更大程度的圈粉才是重點。

而不管他們是極力展現自身的專業水準也好,還是釋放出自身獨特的性格特點也好,雖然“吳亦凡模式”的複製很難了,但起碼做到令自己滿意吧。因此,《熱血街舞團》中的四位流量明星到底將會走向怎樣的“人設”?《這就是街舞》還將釋放出明星們怎樣的能量?仍然期待!

於是,兩檔節目都沒能複製“吳亦凡模式”的重要一環——打造“病毒式”的話題,那麼對兩檔節目來說,如何在接下來的各個環節中打造出明星們豐富精彩的“人設”就至關重要了。

流量明星“人設”同質化,減少觀眾記憶點

對於現在的明星而言,能夠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展現自己的專業水準也好,亦或者是自身的性格也好,這種“落地”的東西都可能讓他們一路圈粉,這是如今越來越多的流量小生或者小花們紛紛走上“導師”之路的原因,他們是在向大家證明他們除了有“流量”外也是有舞技或者是唱功的,他們也是“專業人士”。

那麼回到最近的兩檔街舞節目上來看,《熱血街舞團》由於節目中四位明星召集人都算得上是“流量”擔當,因此為了保持四位之間的平衡感節目也降低了各自的“存在感”,從“人設”的角度上來說四人的特質似乎並不突出。

當然,如果非要說,比較明顯的就是鹿晗和王嘉爾在錯失了一位舞者後的那個表現,讓人感覺到鹿晗在這裡好似還是“傻麅子”的定位。此後也有宋茜不舍選手離開痛哭等情節,但並沒有形成系統,當然後續如何還有待觀察。

而《這就是街舞》由於已經播出至第九期,因此四位明星導師的“人設”也已經漸漸成型:黃子韜定位特別精確,例如在節目中他經常坦白自己不是專業的舞者,和選手們Battle自己肯定輸,這其實能夠回應很多人對他專業方面的質疑。

而看到舞者跳著跳著身份證掉了,他也會搞笑地幫他撿起來;甚至是錄製節目時他經常變換的各種坐姿,都是他真實的性格寫照,這種“耿直boy”的人設成功讓黃子韜承包了《這就是街舞》的笑點,也讓他超過了“超級流量”易烊千璽成為了節目絕對的話題擔當。

而易烊千璽則表現出一種“少年老成”的安靜美男子的感覺。雖然在第一二期海選時他受到了“毛巾”的困擾,也讓不少網友質疑他作為導師的能力,但隨著節目的推進,在節目中他雖然在現場話不多,但是他的公正讓人感到暖心;而在備采中對於各個舞種發表自己的理解也顯示了他對於街舞的熟知程度。

至於韓庚和羅志祥,兩位都是江湖“老炮兒”,也都是一絲不苟的理性男,在節目中,羅志祥是“控場王”,韓庚也表現出了在理性之外的“活力”,因此也算是表現出了強烈的人物特性。

但是之所以《這就是街舞》的四位明星找到了各自正確的“人設”但也並沒能激起“吳亦凡式的浪花”,也許在於首先從節目本身來說,《中國有嘻哈》只有吳亦凡一位流量明星,因此對他的“人設”特別容易凸顯,而成為被大家記住的那個“刺點”;而《這就是街舞》和《熱血街舞團》基本是全流量明星的陣容,所以想要突出誰無疑中就變得困難了。

其次,從“街舞”這個項目來說,在這個高度垂直的領域,兩檔節目中的八位流量明星實質上是被放在了同一條水平線去比較,但是這八個人之間的“人設”可能都會有“同質化”現象的產生,這無疑也增加了複製“吳亦凡模式”的難度。

或許《熱血街舞團》正是想避開這樣的“同質化”而改變了整個節目的定位,但是如果節目定位於用“戶外綜藝”的感覺去選舞者,那麼要如何平衡好明星與舞者,綜藝感與舞蹈專業性之間的關係?這又是一道難題。

“沒人設”本身也是人設,綜藝與人設間總有微妙的關係

鹿晗在接受採訪時曾說他在《熱血街舞團》中是沒有人設的,而《熱血街舞團》官方也表示節目沒有劇本,而是隨著節目的錄製,在整個過程中編劇再去製造衝突、把控故事的走向。但是,即使是再沒有劇本的真人秀,對於明星而言也會是有“人設”的,畢竟綜藝節目需要靠明星來造話題,連“人設”都沒有,如何給觀眾最清晰、準確的印象?

只不過可以說的是,“人設”有由明星真情流露自然形成的和由節目組強加在明星身上的兩種不同的類型而已。前者當然是觀眾最期待看到的,因為這樣的“人設”往往能讓明星在最舒服的狀態下表現自我,不做作。但是有時候為了節目效果,節目組也難免需要介入進來,例如對於同一個明星,他們往往會在不同的節目中表現出不同的“人設”,那麼究竟哪個是“真”呢?

張藝興在《偶像練習生》中是“霸道總裁”,總是表情嚴肅、一絲不苟,但誰曾想他也是《極限挑戰》中的“小綿羊”?華晨宇是《花兒與少年》中的“火星弟弟”,也是《旅途的花樣》中的“暖心弟弟”,更是《天籟之戰》《歌手2018》中的成熟、獨特的“唱將”……

我們無法知道在這些“人設”中誰最接近明星本真,也有可能是面對不同類型的節目他們也呈現出了自己獨特的好多面,但是不管怎樣,綜藝節目和明星“人設”之間總是有著微妙的關係,甚至可以說綜藝節目是雙刃劍,它能讓明星“洗白”也能讓明星“招黑”,而對於流量明星們而言,顯然如何利用節目更大程度的圈粉才是重點。

而不管他們是極力展現自身的專業水準也好,還是釋放出自身獨特的性格特點也好,雖然“吳亦凡模式”的複製很難了,但起碼做到令自己滿意吧。因此,《熱血街舞團》中的四位流量明星到底將會走向怎樣的“人設”?《這就是街舞》還將釋放出明星們怎樣的能量?仍然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