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古老的“六字延壽功”

 “六字延壽功”簡稱六字訣, 又稱“六字退火功”, 功法簡單易學, 功效顯著, 練功不會出偏(不意守), 又能矯治練其他功法不得法而出現的不適, 深受練功者的歡迎。

“六字延壽功”最早見於唐《千金方》, 宋《壽親養老新書》, 明《道元一氣》、《類修要訣》等書都有記載。 原書稱“去病延年六字法”。 總訣曰:“肝若噓時目睜睛, 肺知咽氣雙手由於呼法不同, 內在肌肉內臟運動, 力量也有異。 由於內在運動, 壓力各異, 各經絡所受感應也不同, 故而能調節各經絡, 起到除病防病作用。 “六字延壽功”行動不意守, 絕無出偏之憂。 現將六字功行功之法、功理功效詳述如下:

一、腎吹氣法

用於腎經之病, 治耳鳴、牙疼、頭暈目眩等症。 久練強身健體, 步履擎, 心呵項上雙叉手, 腎吹抱取膝頭平, 脾病呼時須撮口, 三焦客熱臥嘻寧”。 又“四季卻病歌”曰:“春噓明月木扶肝, 夏至呵心火自閑, 秋咽定知金肺潤, 腎吹唯要坎中安, 三焦嘻卻除煩熱, 四季常呼脾化餐, 切忌出聲聞口耳, 其功尤勝保神丹。 ”

“六字延壽功”用氣都是口呼鼻吸, 肺司呼吸的氣之門戶, 吸則為補, 呼則為瀉, 故又稱六字退火功。 輕盈。

姿式:坐式, 曲膝, 雙手抱膝平。 (圖一)

練法:先默坐數分鐘, 使心神寧靜, 雜念盡除。 口念“吹字”(但絕不許出聲), 吹氣, 鼻吸氣。 吸氣時須令氣滿, 然後徐徐吹出, 務令氣盡, 反復行之(以後五種同此)。

功理功效:腎經經脈是從腎上貫肝膈人肺中,

循喉嚨, 挾舌本。 腎位最低, 深, 主納氣, 遠離氣之門戶(肺)。 雙手抱膝, 對小腹已施加壓力, 當吹氣時小腹必須用力收縮, 才能將氣吹出。 舌尖也很自然下舐, 膈膜也在升降, 使腎經經絡感應加強, 故能治一些腎經病疾。

二、脾呼氣法

姿式:坐臥皆可。 (圖二、圖三)

練法:先默坐寧神數分鐘, 然後撮口唇呼氣。

脾胃二經, 表裡相關, 位於中央, 當呼氣時只有胃部、膈膜處緊張, 其他等處鬆馳, 加強了胃及膈膜運動。 根據X線透視觀察, 胃下垂患者練呼氣功時, 下垂胃體可上提數釐米。 故呼則通脾, 可去脾胃一切濁氣。 善治腹漲腸鳴、脘間瀉痢及脾濕有痰等症。

三、肝噓氣法

姿式:坐臥皆可。 (圖同上)

練法:先閉眼默坐數分鐘以寧神,

然後噓聲呼氣, 兩眼睜開。 噓氣法能治肝經多種疾患, 如口苦心煩、口舌乾燥、目赤多淚、羞明等。 肝病患者練噓功, 對肝病的恢復有極大的幫助。

功理:肝經起始大腳趾上叢毛邊……抵小腹, 挾胃屬肝, 絡膽, 上貫膈, 布肋脅。 噓氣時只有兩側脅肋小腹收縮, 加強了肝經經絡的感應。

四、咽氣法

姿式:雙手上擎。 (圖四)

練法:閉目寧神數分鐘, 然後咽氣。

功效與功理:用於肺經疾病, 治肺熱咳嗽、咽癢、痰中帶血等。

肺經經絡起始中脘, 下絡大腸, 還循胃口, 上膈屬肺, 從肺系橫出腋下, 循兩臂出大指之端。

肺為華蓋, 位最高, 肺經循雙臂出大指指端, 故雙手上擎可使肺部擴張, 呼咽氣時, 只有胸(肺)部用力收縮, 加強肺經經脈的感應。

五、心呵氣法:

姿式與練法:坐立皆可。

先默坐(立)寧神數分鐘, 然後雙手交叉過頭, 舉手則呵氣, (圖五)反手(手返回復原)則吸氣(圖六)。

功效功理:呵功能治口舌生瘡、口舌乾燥、心煩口苦等症。 心經起始心中, 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 心居肺下, 心肺均為手之三陰經, 呵氣時雙手交叉過頭使肺葉開張, 加大了心經通暢, 呵氣時只有膈膜上提, 胸部用力加強了心經感應。

六、三焦嘻氣法

姿式與練法:臥式。 (與圖二、圖三同)先默臥寧神數分鐘, 然後口嘻氣, 鼻吸氣行功。

功效與功理:用於三焦經疾患, 治小便不利、腫脹等。

三焦分屬胸腹腔間, 其經絡起於小指次指之端……布膻中, 散絡心包。 臥則胸腹平出開朗, 肌肉鬆緊適度, 嘻氣時胸腹上下均往內收縮, 使三焦氣血流通旺盛。

《類修要訣》稱:“非此六氣, 行不到於本經, 以此導之, 若引經耳”。 證之實驗, 六種不同的呼氣方法, 能有效的調整各經絡的感應, 達到愈病目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