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外氣療法的適應範圍及注意事項

一、適應範圍

氣功外氣療法是醫者用一種特殊的“氣”與“力”調整患者機體的治療方法。 因為人的臟腑組織, 生命活動無不與“氣”相關, 所以當機體產生功能性或器質性疾病時, 都應進行“氣”的調整, 使其儘快痊癒, 故本法的適應範圍較廣。 對氣的本質、作用機制等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從臨床實踐經驗與國內已經進行的實驗研究來看, 其治療效果取決於醫生的氣功功力大小以及患者機體對氣功之“氣”的反應情況。 有些經絡、穴位很敏感的人, 雖患有很複雜的病症, 外氣治療往往產生一般人想像不到的奇效;有些經絡不太敏感的人則需經過醫生多次外氣激發、調整,

使其經絡逐漸敏感, 氣機活躍、同步, 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據臨床經驗與科學試驗證實該法對內、外、婦、傷、五官、兒科等多種病症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如頭痛、胃痛、胸痛、腰痛、咳嗽、便秘、乳癰、痛經, 以及感冒、膽囊炎、高血壓、脈管炎、盆腔炎、近視、氣功偏差等。

二、注意事項

(一)醫者在頻繁地發放外氣之後, 由於發放外氣時耗氣、消耗能量, 就會有疲勞乏力、頭暈、四肢寒冷、肝區或小腹不適等感覺, 這意味著入不敷出, 會影響醫者自身的健康。 所以發氣治病時間不宜過長, 一天中發氣治病人數不宜太多, 要根據自己的功底和身體的實際情況適當掌握。 並注意補充營養和水分,

經常呼吸新鮮空氣, 以補充能量, 調整氣機, 引氣歸原。

(二)醫者在患病、身體虛弱、疲勞、過饑過飽, 醉酒或大喜、大悲、大怒等情況下, 不可發放外氣治病。 在發氣後不要立即用涼水洗手、洗澡。

(三)患者紊亂的氣機和病氣, 可以侵入醫者體內干擾其氣機, 而感到某些部位不適, 乏力、酸、脹、痛、麻等, 要及時用排放穢氣的方法驅出邪氣, 並及時調整自身的氣機, 使之儘快趨於正常。 特別是癌症患者, 對醫者氣機干擾更大, 要注意少發或不發外氣治療。

(四)患者要密切與醫者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如患者要排除雜念, 調整呼吸, 放鬆身體或接受外氣的部位, 以創造充分接受外氣的條件。

經絡敏感的患者接受外氣後很易有氣感或動象等氣效應;有的人不太敏感,

經過幾次治療, 也可逐漸敏感起來。 對外氣無任何感覺或動象者也可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而有氣感和動象者, 由於身體和疾病的關係, 有時效果也不佳。 醫者要實事求是的對患者講清楚, 不要片面宣傳氣感、動象等是治療效果的標準, 以免引起患者的誤解而影響療效。

(五)氣功外氣療法亦非萬能, 對某些病或某些病的某種類型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有的可以治癒, 有的可以緩解症狀, 起輔助治療作用。 故臨床治病時對一些急性病和病情嚴重的患者一般要採取中、西醫綜合治療的方法, 不要搞吹噓、迷信而貽誤病情。

(六)治療各論中“輔助練功”的功法, 是患者自行鍛煉, 輔助醫者發功治療的功法。

一般要按照順序鍛煉, 每日練2~4次, 或遵醫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