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什麼我不讓你去香港買保險

上個星期, 一個平時朋友圈點贊之交的朋友Denise突然來找小諾聊天, 寒暄幾句之後, 他問了我一個問題:諾啊, 賣保險你是專業的, 你說香港保險真的比內地的好那麼多嗎?

問這個問題, 是因為他弟前兩天興沖沖的跑來跟他說, 要買一份香港保險, 美式分紅的重疾險, 2000多刀的保費, 能買到10萬刀的保額, 每年光分紅收益率能到8%, 還有重疾的保障, 特別特別好云云......

說得D雲裡霧裡也有點小動心了之後, 他弟來了一句“哥, 給借點錢吧, 我交不起那麼多保費, 賺的分紅分你一半, 權當投資也好啊”

合著在這等著呢, 小兔崽子。 。 。

D心說我自己還是個隱形貧困人口呢, 哪有錢借給你, 十分冷酷無情的拒絕了他弟。

不過心裡還是對買香港保險上了心, 所以就來問問本諾~

這個問題挺有代表性, 值得好好說一說。

先說結論:我阻止了他們買香港保險。

是的沒有錯, 本諾又成功的阻止了我們的一位用戶買保險

0

這兩年去香港買保險挺流行, 關於香港保險那些“大而美”的傳說也在市井裡流傳很廣

“保費便宜“”分紅高“”覆蓋重疾幾百種”, 聽上去真的挺有誘惑力;保險經紀人不夠專業, 把香港保險過於“神化”的大肆宣揚, 再加上很多朋友對內地的保險信任感不夠, 導致大家對香港保險有了一種謎の執念。

而我之所以不讓他, 當然也不讓你們, 去香港買保險, 主要是下面這幾個原因:

01保險定價

這裡先給大家科普下一款保險產品是怎麼決定自己要賣多少錢的:

保險產品定價主要取決於“三差”:利差、費差和死差。

費差, 是保險公司維持運營中產生的費用, 和預算的費用之間的差額, 一般大公司的經營費要比小公司高一些;

利差, 是保險公司投資實際賺到的錢, 和要支付給客戶的錢之間的差額, 主要取決於公司的投資能力;

死差, 是實際死亡人數和預算的死亡人數之間的差額, 要用到一個叫做生命表的東西;

香港保險定價的時候, 用的生命表是依照香港人口統計資料為基礎計算的, 香港人均壽命位列全球最高幾個國家和地區之列, 跟日本的壽命水準相當, 甚至是超過。

而內地的保險公司的產品, 用的則是內地的生命表, 平均壽命要比香港要低不少, 且死亡率也比香港要高。

這解釋了為什麼香港保險的保費會比內地的便宜。

但這裡面也有一個問題:

香港人均壽命高, 也就意味著理賠率低, 而內地人均壽命低,

理賠率高;

一款產品當內地保民客戶占的比例過高, 理賠率上去之後, 在理賠標準上會不會有一些區別對待, 這個很難說。

02紅利分紅

“香港重疾險收益高, 尤其是分紅險, 預期收益能達到8%“, 這話賣香港保險的代理人說的挺多的。

高分紅, 是香港保險一個非常大的賣點。

但既然是“預期”, 就只是對未來的一種預測, 是不確定的。

內地保險產品遵照監管要求, 按照低、中、高三檔來演示紅利水準, 演示利率上限分別為3%、4.5%和6%, 通常用3%以上的收益率進行分紅演示, 而香港保險大多數產品通常採用6%以上的投資收益率進行分紅演示。

香港保險的投資通道比內地更寬泛, 投資收益高的時候分紅自然高, 但高收益一定是伴隨著高風險的, 所以香港保險的收益率能到5%,

但也能到0。

分紅這個東西不確定性太大, 賣給你的時候當然更願意往高了說, 好簽單啊, 但實際上是多少, 買之前自己心裡還是得有點數。

03通融賠付

這個問題說起來就比較曖昧了, 沒有什麼成文的規定, 大多是在業內實操中的一些經驗, 簡單說兩句, 畢竟有人較真撕起來, 惹不起惹不起。 。 。

內地保險在理賠的時候, 整體是比較偏向保民的, 那些最終告上法庭的理賠官司, 你去看, 法院在判決的時候, 大多數傾向與維護保民的利益, “不可抗辯條款”在內地也比在香港更好用, 有案例。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保險業內人士都開玩笑說, 大家都覺得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可以說不賠就不陪, 你也沒轍, 保民是弱者, 但其實真正發生理賠糾紛的時候,保險公司才是弱者。

還有很多需要體現社會正義的時候,比如地震,按照合同來說,這類自然災害是屬於除外責任不用賠的,但真的發生地震了,保險公司出於人道主義、公司社會形象種種原因,也得賠,你不賠你試試。。。

而香港保險就是明文合同,白紙黑字,說不賠就不賠,它整體是沒有這種大的社會環境的,通融賠付的情況比較少

而且香港的保單不受內地法律的保護,一旦理賠上出現問題,必須走香港的司法,光來來去去香港打官司就要耗費你多少財力精力啊,算投入產出比的時候別忘了把這些可能的成本也算上。

04疾病標準

香港重疾險模仿英國的重疾產品設計,把病種分得很細,但有的病種不過是內地重疾的進一步拆分,有的則是一些世界罕見、發病率極低的病種,而所謂過百種,其實是重大疾病和輕症疾病的合計,從而顯得保障範圍很廣。

拋開數量,在一些高發疾病的理賠標準上也有差異。

拿甲狀腺癌來說,內地保險目前是按惡性腫瘤處理的,屬於重疾,可以獲得100%的賠付。

但是香港保險一般會把T1N0M0期的甲狀腺癌列為輕症,只能賠20%左右的保額。

除此外,內地產品對於原位癌的保障範圍更為全面,任何部位的癌症都包括:

但是香港的保險基本都局限幾個特定器官的原位癌才能獲得賠付:

「原位癌」保障包括於下列任何受保器官群組之原位癌:(a)乳房;(b)子宮或子宮頸;(c)卵巢或輸卵管;(d)陰道或外陰;(e)大腸或直腸;(f)陰莖;(g)睾丸;(h)肺;(i)肝;(j)胃或食道;(k)泌尿道或膀胱;或(l)鼻咽。

其他部位如甲狀腺、胰腺、淋巴、膽囊等等,由於很高發,所以不包括的。

但我們買保險,正是因為高發,才需要賠付啊,不然我要你何用......

講完這些道理,小諾再說點自己的感悟。

我一向是比較相信“存在即合理“的,保險產品也一樣。

我不建議你去香港買保險,但我也不否認香港保險存在的價值。

不管是內地保險、香港保險,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

問題的關鍵在於,投保前你要深刻的瞭解清楚你即將簽字交錢的這份保單,它到底是不是適合你的。

同樣的道理,也使用于你的人生,比起做什麼不做什麼,買什麼不買什麼,選什麼不選什麼,搞清楚你需要什麼或許更重要。

——來自于最近沉迷于人生導師人設的諾

其他保險問題,歡迎諮詢小諾!官微:靈智優諾

為您提供安心且值得信賴的服務,讓保險真的保險。

但其實真正發生理賠糾紛的時候,保險公司才是弱者。

還有很多需要體現社會正義的時候,比如地震,按照合同來說,這類自然災害是屬於除外責任不用賠的,但真的發生地震了,保險公司出於人道主義、公司社會形象種種原因,也得賠,你不賠你試試。。。

而香港保險就是明文合同,白紙黑字,說不賠就不賠,它整體是沒有這種大的社會環境的,通融賠付的情況比較少

而且香港的保單不受內地法律的保護,一旦理賠上出現問題,必須走香港的司法,光來來去去香港打官司就要耗費你多少財力精力啊,算投入產出比的時候別忘了把這些可能的成本也算上。

04疾病標準

香港重疾險模仿英國的重疾產品設計,把病種分得很細,但有的病種不過是內地重疾的進一步拆分,有的則是一些世界罕見、發病率極低的病種,而所謂過百種,其實是重大疾病和輕症疾病的合計,從而顯得保障範圍很廣。

拋開數量,在一些高發疾病的理賠標準上也有差異。

拿甲狀腺癌來說,內地保險目前是按惡性腫瘤處理的,屬於重疾,可以獲得100%的賠付。

但是香港保險一般會把T1N0M0期的甲狀腺癌列為輕症,只能賠20%左右的保額。

除此外,內地產品對於原位癌的保障範圍更為全面,任何部位的癌症都包括:

但是香港的保險基本都局限幾個特定器官的原位癌才能獲得賠付:

「原位癌」保障包括於下列任何受保器官群組之原位癌:(a)乳房;(b)子宮或子宮頸;(c)卵巢或輸卵管;(d)陰道或外陰;(e)大腸或直腸;(f)陰莖;(g)睾丸;(h)肺;(i)肝;(j)胃或食道;(k)泌尿道或膀胱;或(l)鼻咽。

其他部位如甲狀腺、胰腺、淋巴、膽囊等等,由於很高發,所以不包括的。

但我們買保險,正是因為高發,才需要賠付啊,不然我要你何用......

講完這些道理,小諾再說點自己的感悟。

我一向是比較相信“存在即合理“的,保險產品也一樣。

我不建議你去香港買保險,但我也不否認香港保險存在的價值。

不管是內地保險、香港保險,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

問題的關鍵在於,投保前你要深刻的瞭解清楚你即將簽字交錢的這份保單,它到底是不是適合你的。

同樣的道理,也使用于你的人生,比起做什麼不做什麼,買什麼不買什麼,選什麼不選什麼,搞清楚你需要什麼或許更重要。

——來自于最近沉迷于人生導師人設的諾

其他保險問題,歡迎諮詢小諾!官微:靈智優諾

為您提供安心且值得信賴的服務,讓保險真的保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