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小型微利企業匯算清繳5大典型問題,如何處理?

平時,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文章裡看到關於小微企業、小微政策、小微優惠等等, 但是, 什麼是小微企業?我們平時說的小微與企業所得稅的小型微利是同一回事嗎?

“小微”企業有哪些?

目前, 享受稅收優惠的“小微”企業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小微企業→增值稅免征優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月銷售額3萬, 季度銷售額9萬以內的免征增值稅優惠政策)。

小型、微型企業→印花稅免征優惠;

小型微利企業→企業所得稅優惠;

三種“小微”企業的界定、標準都不相同, 所以千萬不要混為一談!

小型微利企業標準

小型微利企業, 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 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

1. 工業企業, 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 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 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2.其他企業, 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 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 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標準由不超過50萬元提高到不超過100萬元。

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主席令2007年第63號)第二十八條第一款,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 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23號規定: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 統一實行按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

匯算清繳中會遇到的5大典型問題!

問1.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是否需要備案?

答: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 在預繳和年度匯算清繳企業所得稅時, 通過填寫納稅申報表的相關內容, 即可享受減半徵稅政策, 無需進行專項備案。 也就是我們說的以表代備。

問2.小型微利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可疊加享受加計扣除和減半徵收的雙重優惠嗎?

答:小型微利企業如果同時滿足《關於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7)34號)、《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的通知》(國科發政〔2017〕115號)、以及《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8號)檔規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標準的, 其年度“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 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 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 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 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 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後,

再對照執行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徵收優惠。

問3.已經享受殘疾人工資加計扣除優惠了, 還能享受小微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優惠嗎?

答: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 企業安置殘疾人員所支付的工資, 可在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 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100%加計扣除。

有企業擔憂如果享受殘疾職工工資加計扣除政策, 是不是就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了?其實, 享受殘疾職工工資加計扣除, 不影響其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的享受。 因為, 殘疾職工工資加計扣除, 是稅基類優惠, 企業享受, 是減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而小型微利企業優惠, 是稅率優惠, 減少的是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 這兩種優惠企業可以同時享受,

只要按照規定做好有關備案就可以了。

問:4. 勞務派遣公司有眾多員工, 超過了小型微利企業80人的規定, 還能享受小型微利優惠, 不違規嗎?

答:根據43號文有關規定, 從業人員, 是指與企業建立勞動關係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之和。 也就是說, 勞務派遣用工, 應算在接受勞務派遣單位從業人數之內, 而不屬於勞務派遣公司的從業人數。

問:5.企業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 申報時“是否屬於小型微利企業”選擇“☑是”, 並按小型微利企業申報和繳納了企業所得說, 匯算清繳時也未調整, 會有什麼後果?

答:按照23號公告的要求, 在預繳期, 企業可以估計企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 因預估而產生的誤差, 不會導致企業產生稅收風險,不會導致企業繳納滯納金。但是違規人為調整年應納稅所得額等指標,則會產生稅收風險。

部分納稅人為了享受“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在匯算清繳調整的時候,刻意少記、或者不按原則,推遲確認收入,減少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這種行為一經發現,稅務機關將會按照正確調整後的標準來確定是否享受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如果不符合條件,將會被追繳稅款、滯納金,並處以罰款,所以這種行為得不償失,大家千萬不要嘗試。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籌畫

主要考慮應納稅所得額標準。增加各項扣除,減少當年收入。

(一)增加人工成本

比如為激發職工幹勁,通過在年終發放獎金等方式增加人工成本,將應納稅所得額降低到標準以內,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

(二)固定資產扣除。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第三條的規定: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三)捐贈。

公益性捐贈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提升社會形象的重要途徑,根據企業所得稅法條例的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可以在當年扣除。當年度應納稅所得超過50萬,但超的又不多時,可以考慮通過捐贈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

(四)化整為零

如果企業在資產和從業人員方面超過了規定的標準,可以採取“化整為零”的方式進行籌畫。比如把生產部門、銷售部門或者採購部門分離出去,單獨成立子公司,把資產、人員兩個指標控制在規定的標準之內,同時還可以把應納稅所得額分散開來。

(五)遞延收入。

如果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超過了50萬元,還可以採取遞延收入的措施,把部分收入延期,作為下一個年度的收入。

國家對小型微利企業的優惠政策很多,力度也很大,如果管理規範,瞭解稅收政策,用足所有稅種的優惠政策,絕大多數企業的稅負都不會高。

更多財稅職場學習資訊,關注我們

不會導致企業產生稅收風險,不會導致企業繳納滯納金。但是違規人為調整年應納稅所得額等指標,則會產生稅收風險。

部分納稅人為了享受“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在匯算清繳調整的時候,刻意少記、或者不按原則,推遲確認收入,減少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這種行為一經發現,稅務機關將會按照正確調整後的標準來確定是否享受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如果不符合條件,將會被追繳稅款、滯納金,並處以罰款,所以這種行為得不償失,大家千萬不要嘗試。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籌畫

主要考慮應納稅所得額標準。增加各項扣除,減少當年收入。

(一)增加人工成本

比如為激發職工幹勁,通過在年終發放獎金等方式增加人工成本,將應納稅所得額降低到標準以內,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

(二)固定資產扣除。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第三條的規定: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三)捐贈。

公益性捐贈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提升社會形象的重要途徑,根據企業所得稅法條例的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可以在當年扣除。當年度應納稅所得超過50萬,但超的又不多時,可以考慮通過捐贈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

(四)化整為零

如果企業在資產和從業人員方面超過了規定的標準,可以採取“化整為零”的方式進行籌畫。比如把生產部門、銷售部門或者採購部門分離出去,單獨成立子公司,把資產、人員兩個指標控制在規定的標準之內,同時還可以把應納稅所得額分散開來。

(五)遞延收入。

如果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超過了50萬元,還可以採取遞延收入的措施,把部分收入延期,作為下一個年度的收入。

國家對小型微利企業的優惠政策很多,力度也很大,如果管理規範,瞭解稅收政策,用足所有稅種的優惠政策,絕大多數企業的稅負都不會高。

更多財稅職場學習資訊,關注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