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不能輕易發動戰爭:關於馬島戰爭的幾點思考

馬島海戰已經過去三十多年, 但是依然具備研究的意義。 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海空聯合作戰。 雙方交戰的激烈程度不亞於朝鮮戰爭。 筆者認為, 從馬島戰爭中至少有以下幾點可以思考:

一、開戰前的準備

如果想要發動一場戰爭, 必須要考慮到多種因素, 國力、經濟實力、軍隊的戰鬥力等。 綜合起所有的相關因素後, 如果條件允許, 才可以發動戰爭。 打仗不能全靠熱情、激情。 頭腦一熱, 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阿根廷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

二、對敵人的預判

“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這是孫子兵法中經典的一句話。 也就是說, 在開戰前對敵人的判斷要嚴密謹慎。 不能低估任何一個敵人, 如果粗心大意或者道聼塗説, 那就會影響整個戰局的部署。 阿根廷在開戰前就低估了英國政府。 他絕對沒有想到英國會不遠萬里的出征。 而且就在他舉國歡慶的時候, 英國的艦隊已經開到了他的家門口, 給了他一個迎頭痛擊。

三、人員、武器性能的情況

軍隊的戰鬥力是靠訓練得來的。 人裝結合的程度越高, 部隊的戰鬥力就越強。 在馬島海戰中, 阿根廷的艦載機還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就被迫參戰, 更離譜的是艦載機還沒有上艦, 只是作為普通的戰鬥機在陸地起飛。 而英國的狀態就完全不一樣。 英國皇家海軍接到任務命令後, 從多處出發集結, 而且都是經過良好訓練的隊伍。 有這樣一個細節, 英國征服者號核潛艇在攻擊阿根廷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的時候,

用的是3枚各有800磅彈頭的二次大戰時期的8號4型魚雷, 事實上征服者號配有虎魚魚雷。 二戰時的魚雷, 過了幾十年居然還能打響, 而且還能命中!這是不是很值得人們深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