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北信源12億元定增資金出貨術

沒有基本面支撐和估值高企的北信源, 短期爆炒之後恐將又是一地雞毛。

本刊記者 鐘禾/文

2016年年末, 北信源(300352.SZ)完成了一筆12.62億元的定增計畫, 這筆定增設計的非常巧妙, 沒有任何限售期, 上市之後便可流通交易。 定增完成之後僅有數個交易日, 北信源便迫不及待地推出了高送轉計畫, 這種極不尋常的“定增+高送轉+減持”組合套餐, 不僅引來市場廣泛質疑, 還引來了監管層的關注, 參與定增的機構高位減持計畫最終未能成行。

之後的2017年和2018年前兩個月, 北信源股價一路向南、接近腰斬, 相比定增價跌幅最高達55.2%,

參與資金被深度套牢。 從2017年年報披露的資訊來看, 有的資金已經割肉出局, 有的資金仍然在堅守。

這些被套資金在2018年3月下旬之後, 迎來了久違的春風:公司股價一改頹勢, 連續放量大漲, 短短1個月時間接近翻倍, 對於被套資金而言猶如“久旱逢甘霖”。 而在這輪股價暴漲背後, 北信源又玩起了新套路, 先是邀請了多達54家機構及個人前來調研, 之後立即集中發佈多項利好, 抬升股價之心昭然若揭。

然而, 這些利好根本不能改變上市公司慘澹的基本面, 再加上高企的估值水準, 北信源目前的股價猶如“無源之水, 無本之木”, 隨時都有暴跌的風險。 可以想像的是, 這輪爆炒之後又是一地雞毛。

北信源專業從事資訊安全技術,

主營業務為資訊安全軟體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提供技術服務, 為客戶提供資訊安全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

“定增+高送轉”套路

2015年9月22日, 北信源發佈非公開發行預案, 計畫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億元, 將用於新一代互聯網安全聚合通道項目和北信源(南京)研發運營基地專案, 分別投入募集資金7.7億元、7.3億元。

歷時1年之後, 北信源的定增計畫終於成行, 不過實際募資額比原計劃有所縮水。 2016年11月11日, 公司發佈非公開發行股份上市公告書, 本次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6650萬股, 發行價格為18.98元/股, 募集資金總額為12.62億元。

參與定增的機構共有四家: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景順長城”)、寶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寶盈基金”)、浙江浙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浙銀資本”)、北信瑞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瑞豐基金”),

認購股份數量分別為1567萬股、2140萬股、1330萬股、1613萬股, 認購金額分別為2.97億元、4.06億元、2.52億元、3.06億元。

眾所周知, 幾乎所有的定增股份都存在限售期, 但是北信源卻例外:定增股份沒有限售期。

對此, 公告解釋稱, 北信源本次非公開發行價格18.98元/股, 不低於發行期首日前一個交易日均價18.92元/股, 故根據相關規定, 投資者認購的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無限售期。

然而, 就在數天之後, 北信源便推出了高送轉計畫, 引起市場的廣泛質疑。

2016年11月21日, 北信源披露2016年利潤分配方案, 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25元(含稅), 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

值得注意的是,

定增完成後, 公司每股資本公積金增加至約2.04元, 剛好符合“10轉20”的分配方案。 可以說, 沒有定增的“配合”, 北信源根本無力拿出高送轉方案。 在定增後又突然發佈高送轉預案, 如此完美的時間節點、如此完美的定增金額, 用“巧合”來解釋, 顯然很難令人信服。

高送轉計畫拋出後, 北信源股價便一路漲勢如虹。 11月17日開盤至11月23日收盤, 北信源股價從19.82元漲至25.2元, 累計漲幅超過20%, 定增機構短短幾日浮盈32.77%, 市場紛紛懷疑定增資金已經趁機出貨。

北信源這種極不尋常的“定增+高送轉+減持”組合套餐, 立即引來監管層的注意。 公司於2016年11月23日收到深圳交易所出具的監管關注函, 要求對高送轉的合規性、合理性給出解釋, 並披露重要股東的減持計畫。

2016年11月26日, 北信源披露了給深交所的回復公告, 這份公告透露出來已經有一家定增機構賣出了部分籌碼。 公告顯示, 景順長城-黃山建通定增1號於2016年11月21日減持348萬股, 按照當日收盤價21.55元計算, 這部分減持股份淨賺894萬元。

監管部門的及時關注, 讓北信源的“高送轉+減持”計畫未能得逞。

財報顯示, 截至2017年9月30日, 景順長城、寶盈基金、浙銀資本(現更名為“浙江浙商產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瑞豐基金, 持有的股份數分別為3048萬股、5350萬股、3325萬股、4032萬股。

值得一提的是, 北信源在2017年5月22日實施了“10轉15”的高送轉計畫。 經此調整後, 北信源之前定增的發行價變為7.59元/股, 上述四家機構認購的定增股份總數分別變為3918萬股、5350萬股、3325萬股、4032萬股。

前後對比可以發現, 除了景順長城的第一筆減持之外,在2017年三季度末之前,這四家定增機構均未再減持任何股份。

頻發利好

這四家定增機構未能在高位出掉股份的後果就是慘遭深度套牢。

自2017年以來,北信源股價一路向下,全年股價暴跌48.59%,2017年9月29日收於5.17元/股,相比調整後的定增價(7.59元/股)下跌31.88%。

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這四家定增機構合計持有1.66億股。這也就意味著,在不到1年的時間,這些股份浮虧額高達4.02億元,可謂損失慘重。

截至2017年年末,景順長城、寶盈基金、浙銀資本均已經退出了北信源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這表明,上述三家機構持有的大部分股份均已經在2017年四季度割肉出局,而且四季度的股價要比三季度末更低,實際虧損慘重;仍然位列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只有瑞豐基金,期末持有股份數為3300萬股。

進入2018年之後,北信源股價繼續萎靡,並在2月3日創下近年來最低價3.4元/股,相比調整後的定增價跌幅高達55.2%。但是隨後讓人意外的是,北信源股價從3月下旬一改頹勢,連續放量大漲,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快速沖至6.56元/股的高位,相比最低價漲幅達到92.94%,接近翻倍。這對於深度套牢的瑞豐基金而言,猶如久旱逢甘霖。

北信源股價暴漲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從公開信息來看,2018年3月14日多達54家單位及個人調研北信源,既有機構投資者,也有券商和媒體。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邀請機構調研本屬正常之事,但是像北信源這樣一次邀請如此多的機構卻並不常見。

在迎來眾多機構調研之後,北信源立即密集發佈了多項利好。

3月20日,上市公司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江蘇神州信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下稱 “神州信源”)近日收到了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頒發的建築業企業資質證書,獲得電子與智慧化工程專業承包貳級資質;此外,公司與聯想長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簽署了《產品轉售協定》,雙方將在合作開拓國產自主可控業務市場進行合作。

3月27日,北信源公告稱,神州信源於近日取得了《資訊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和《資訊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認證證書》。4月4日、4月9日、4月12日,北信源接連發佈三份取得發明專利的公告。

伴隨利好的不斷發佈,北信源股價也隨之放量大漲。然而,這些利好根本不能改變上市公司慘澹的基本面。

據統計,自2012年上市至2017年,在這六年的時間內,北信源累計實現淨利潤4.38億元,但是累計實現的經營現金流淨額為-1.51億元。因此,北信源上市以來積累的淨利潤只不過是紙面財富而已,沒有為股東創造過大額現金回報,這本質上是一種價值毀滅。

2017年,北信源實現收入5.15億元,同比增長4.58%;淨利潤9145萬元,同比增長13.82%。但是,這個增長是以應收賬款和開發支出大幅增加為代價實現的,利潤含金量並不高。

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公司應收賬款帳面價值7.33億元,相比期初增加28.82%,遠遠超過收入增幅;截至2017年年末,公司帳面開發支出有4972萬元,相比期初增加2150萬元,占當年淨利潤的比例為23.51%。

如果沒有應收賬款和開發支出的大幅增加,北信源無論是收入還是利潤都將慘不忍睹。

再來看一下北信源的估值水準,按照4月24日收盤價5.64元/股計算,北信源總市值為81.78億元,公司2017年淨利潤9145萬元,對應的PE高達90倍。

在沒有基本面支撐和估值高企的背景下,北信源的股價猶如“鏡中花、水中月”,隨時都有崩盤的可能性。這輪短期接近翻倍的炒作之後,恐將又是一地雞毛。

除了景順長城的第一筆減持之外,在2017年三季度末之前,這四家定增機構均未再減持任何股份。

頻發利好

這四家定增機構未能在高位出掉股份的後果就是慘遭深度套牢。

自2017年以來,北信源股價一路向下,全年股價暴跌48.59%,2017年9月29日收於5.17元/股,相比調整後的定增價(7.59元/股)下跌31.88%。

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這四家定增機構合計持有1.66億股。這也就意味著,在不到1年的時間,這些股份浮虧額高達4.02億元,可謂損失慘重。

截至2017年年末,景順長城、寶盈基金、浙銀資本均已經退出了北信源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這表明,上述三家機構持有的大部分股份均已經在2017年四季度割肉出局,而且四季度的股價要比三季度末更低,實際虧損慘重;仍然位列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只有瑞豐基金,期末持有股份數為3300萬股。

進入2018年之後,北信源股價繼續萎靡,並在2月3日創下近年來最低價3.4元/股,相比調整後的定增價跌幅高達55.2%。但是隨後讓人意外的是,北信源股價從3月下旬一改頹勢,連續放量大漲,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快速沖至6.56元/股的高位,相比最低價漲幅達到92.94%,接近翻倍。這對於深度套牢的瑞豐基金而言,猶如久旱逢甘霖。

北信源股價暴漲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從公開信息來看,2018年3月14日多達54家單位及個人調研北信源,既有機構投資者,也有券商和媒體。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邀請機構調研本屬正常之事,但是像北信源這樣一次邀請如此多的機構卻並不常見。

在迎來眾多機構調研之後,北信源立即密集發佈了多項利好。

3月20日,上市公司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江蘇神州信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下稱 “神州信源”)近日收到了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頒發的建築業企業資質證書,獲得電子與智慧化工程專業承包貳級資質;此外,公司與聯想長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簽署了《產品轉售協定》,雙方將在合作開拓國產自主可控業務市場進行合作。

3月27日,北信源公告稱,神州信源於近日取得了《資訊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和《資訊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認證證書》。4月4日、4月9日、4月12日,北信源接連發佈三份取得發明專利的公告。

伴隨利好的不斷發佈,北信源股價也隨之放量大漲。然而,這些利好根本不能改變上市公司慘澹的基本面。

據統計,自2012年上市至2017年,在這六年的時間內,北信源累計實現淨利潤4.38億元,但是累計實現的經營現金流淨額為-1.51億元。因此,北信源上市以來積累的淨利潤只不過是紙面財富而已,沒有為股東創造過大額現金回報,這本質上是一種價值毀滅。

2017年,北信源實現收入5.15億元,同比增長4.58%;淨利潤9145萬元,同比增長13.82%。但是,這個增長是以應收賬款和開發支出大幅增加為代價實現的,利潤含金量並不高。

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公司應收賬款帳面價值7.33億元,相比期初增加28.82%,遠遠超過收入增幅;截至2017年年末,公司帳面開發支出有4972萬元,相比期初增加2150萬元,占當年淨利潤的比例為23.51%。

如果沒有應收賬款和開發支出的大幅增加,北信源無論是收入還是利潤都將慘不忍睹。

再來看一下北信源的估值水準,按照4月24日收盤價5.64元/股計算,北信源總市值為81.78億元,公司2017年淨利潤9145萬元,對應的PE高達90倍。

在沒有基本面支撐和估值高企的背景下,北信源的股價猶如“鏡中花、水中月”,隨時都有崩盤的可能性。這輪短期接近翻倍的炒作之後,恐將又是一地雞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