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看完《人民的名義》,最有收穫的應該是這些

《人民的名義》有多火, 已經不用多介紹了, 這部被BBC譽為中國版《紙牌屋》的反腐大劇在海外也掀起了收視熱潮, 達康書記的英文表情包都出來了, 分享幾個給大家看看:

外國老百姓和我們一起追劇很是很有趣:以前是我們追美劇, 坐等中文翻譯, 現在是海外觀眾追中國電視劇, 坐等英文翻譯, 有熱心的小夥伴做了字幕組工作, 專門做中翻英字, 滿足嗷嗷待哺的海外老百姓, 翻譯很靠譜,

至少所有的“同志”這一稱呼, 都翻譯成“comrade”。

所以身為中國觀眾, 我們追《人民的名義》還是很有優勢的, 至少沒有語言障礙, 還能提前看小說劇透。

小舟已經追到24集了, 有一個巨大的心得要分享給大家:這部由經濟糾紛扯開反腐大幕的劇, 如果你能看懂裡面涉及的金融知識,

會更瞭解達康書記、侯局長面臨的複雜局面, 追劇更帶勁兒, 寓教於樂兩不誤, 快往下看:

劇情回顧

大風服飾廠老闆——蔡成功用全部的股權做抵押向高小琴的山水集團借了5000萬元的過橋貸款, 約定使用六天, 日息千分之四。 按照蔡成功原本的打算, 六天之後銀行貸款到手之後就可以償還這筆貸款。 但是因為京州城市銀行副行長歐陽菁突然變卦, 給大風集團斷貸, 導致大風廠不得不把價值十個億的土地都賠給了山水集團。 蔡成功拒絕拆遷, 組建護廠隊引發“一一六”群體性事件, 並牽扯出光明峰項目背後的驚天秘密。

1.股權質押:

所謂股權質押, 就是公司股東以自已擁有或有權處分的的股權作為質押, 為某個經濟行為作擔保的行為, 說白了就是拿股權換貸款。 這種行為通常發生在股東急需流動資金而又無法變現股份的情況下。

在股權質押擔保法律關係中, 股權被稱為質押物, 提供股權方為出質人, 接受股權質押方為質權人。

劇中, 大風廠老闆蔡成功就是出質人,

以自己的股權和廠裡其他員工的股權為質押物, 來向質權人山水集團提供擔保, 換取貸款。

而公司股權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讓職工捨得為其搏命護廠?

就企業股權本身而言, 根據我國《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它將主要為持有者帶來以下權益:1、股權收益權;2、參與決策權;3、選擇、監督管理者的權利;4、知情權。

看了開頭你肯定能明白,股權收益權是護廠工人最看重的權益。隨著大風廠所在的光明峰區域成為京州重點開發的區域,大風廠土地價值飆升至10億,企業股權價值也會隨之水漲船高,這時候丟掉了公司股權,工人肯定不幹。

2.過橋貸款:

“過橋貸款”(bridge loan)又稱搭橋貸款。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過橋貸款是用來“過橋”周轉的。

可以假設這樣一個場景:金融機構A拿到貸款專案之後,本身由於暫時缺乏資金沒有能力運作,於是找金融機構B商量,讓它幫忙發放資金,等A金融機構資金到位後,B則退出。這筆貸款對於B來說,就是所謂的“過橋貸款”。

在中國,扮演金融機構A角色的主要是國開行/進出口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扮演金融機構B角色的主要是商業銀行,劇中這筆“過橋貸款”卻並非來自于金融機構,而是來自於一家公司——山水集團。

大風廠廠長蔡成功沒有召開股東會,就擅自將自己的51%股權和員工的49%股權,全部用於股權質押,從山水集團那裡拿到了5000萬的“過橋貸款”,等待商業銀行的放貸。最終,歐陽菁因為調查到蔡成功背負逾10億的高利貸,就沒有放貸,直接導致大風廠收歸山水集團。

由此我們看到“過橋貸款”存在兩大風險:

融資成本高

劇中大風廠借用5000萬過橋貸款,6天需要償還利息120萬,貸款成本之高可見一斑。事實上,援引經濟日報的調查,過橋貸款的融資成本高達40%以上,企業規模及接待資金越小,時間越短,利率就越高。

斷貸風險高

一方面,由於過橋貸款期限較短,容易面臨企業資金流的不確定性風險,一旦資金鏈斷裂,可能因為還不上款導致一系列金融風險,比如大風廠因此失去了股權;另一方面,有道德風險的存在,如銀行員工掌握著貸款批准與否的生殺大權,一旦因為銀行員工突破道德底線,另有所圖,很容易讓企業立刻陷入極端困境中,就像劇情一開始我們認為是銀行行長歐陽菁勾結山水集團謀取大風廠股權一樣。

看完上述金融知識點之後,你應該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大風廠員工的憤怒,股權問題的複雜難解,蔡成功在風險管理方面的失敗,瞭解我達康書記面臨的水深火熱了吧。當然,現在《人民的名義》節奏就開始變得拖遝,下一個涉及金融知識的劇情如果要出來,應該出在王大路公司上吧?

想培養致富習慣,快來訂閱十萬富人選擇的諾亞財富官微吧! (官微ID:NoahGroup)

看了開頭你肯定能明白,股權收益權是護廠工人最看重的權益。隨著大風廠所在的光明峰區域成為京州重點開發的區域,大風廠土地價值飆升至10億,企業股權價值也會隨之水漲船高,這時候丟掉了公司股權,工人肯定不幹。

2.過橋貸款:

“過橋貸款”(bridge loan)又稱搭橋貸款。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過橋貸款是用來“過橋”周轉的。

可以假設這樣一個場景:金融機構A拿到貸款專案之後,本身由於暫時缺乏資金沒有能力運作,於是找金融機構B商量,讓它幫忙發放資金,等A金融機構資金到位後,B則退出。這筆貸款對於B來說,就是所謂的“過橋貸款”。

在中國,扮演金融機構A角色的主要是國開行/進出口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扮演金融機構B角色的主要是商業銀行,劇中這筆“過橋貸款”卻並非來自于金融機構,而是來自於一家公司——山水集團。

大風廠廠長蔡成功沒有召開股東會,就擅自將自己的51%股權和員工的49%股權,全部用於股權質押,從山水集團那裡拿到了5000萬的“過橋貸款”,等待商業銀行的放貸。最終,歐陽菁因為調查到蔡成功背負逾10億的高利貸,就沒有放貸,直接導致大風廠收歸山水集團。

由此我們看到“過橋貸款”存在兩大風險:

融資成本高

劇中大風廠借用5000萬過橋貸款,6天需要償還利息120萬,貸款成本之高可見一斑。事實上,援引經濟日報的調查,過橋貸款的融資成本高達40%以上,企業規模及接待資金越小,時間越短,利率就越高。

斷貸風險高

一方面,由於過橋貸款期限較短,容易面臨企業資金流的不確定性風險,一旦資金鏈斷裂,可能因為還不上款導致一系列金融風險,比如大風廠因此失去了股權;另一方面,有道德風險的存在,如銀行員工掌握著貸款批准與否的生殺大權,一旦因為銀行員工突破道德底線,另有所圖,很容易讓企業立刻陷入極端困境中,就像劇情一開始我們認為是銀行行長歐陽菁勾結山水集團謀取大風廠股權一樣。

看完上述金融知識點之後,你應該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大風廠員工的憤怒,股權問題的複雜難解,蔡成功在風險管理方面的失敗,瞭解我達康書記面臨的水深火熱了吧。當然,現在《人民的名義》節奏就開始變得拖遝,下一個涉及金融知識的劇情如果要出來,應該出在王大路公司上吧?

想培養致富習慣,快來訂閱十萬富人選擇的諾亞財富官微吧! (官微ID:NoahGrou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