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2018詩歌交響音樂會 助力 “文旅成華”打造新名片

每經記者:張強 每經編輯:官遠星

濃濃的中國風場景、優美的民族樂曲、典雅的詩詞歌賦……一場別樣精彩的音樂會, 也給四月的成都帶來了不一樣的風采。

4月27日, “人間四月·相約蓉城”2018詩歌交響音樂會舉行。 現場, 戴玉強、黃綺珊、白雪、葉璿、張海慶、張英席、黃炎佳、澤旺多吉、四郎貢布、龔爽、張曉鈺、丁建華等多位著名藝術家參與演出。

“本次成都詩歌音樂節, 以詩歌作品展現、交流的形式, 豐富和發展天府文化, 詮釋詩意成華的內涵, 提速‘文旅成華’品牌打造。 ”成都市成華區有關負責人如是表示。

音樂會現場圖片 肖茂軍 攝

音樂+詩歌 現場表演亮點紛呈

晚上7點40分, 一曲優美的交響樂拉開了晚會的序幕, 這首《人間四月·相約蓉城》的序曲, 是著名作曲家張巍專門為本次詩歌交響音樂會創作的。 而現場, 《寬窄吟》、《蓉城詩魂詠流傳》等極具成都特色的歌曲、詩詞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

據瞭解, 本次交響音樂會邀請著名演唱嘉賓和朗誦嘉賓共同演繹“人間四月·相約蓉城”之美, 美輪美奐的蓉城故事, 震撼的交響樂演奏, 將音樂和詩歌完美融合, 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聽盛宴。

據主辦方、著名書畫篆刻家黃炳餘介紹, 本次活動希望將真正的藝術呈現在舞臺, “藝術源於對生活的創造, 以詩歌和音樂的形式, 觸動觀眾內心最純真的情感。 ”

在音樂會現場, 來自甘孜的老師和孩子為黃炳餘先生獻上了哈達, 他們是川藏夢基地部分受助者。 據介紹, 自2008年首次義展至今, 黃炳餘一直從事公益之路, 在他看來, 藝術與公益並行, 已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 多年來, 一直築夢川藏線、青藏線、滇藏線, 已累計持續自助672名留守兒童,

幫助他們完成上學夢和繼續深造夢。

“愛只有起點, 沒有終點。 ”黃炳餘表示, 此次系列活動的票房收益全部用於公益捐贈, 包括甘孜州丹巴、道孚兩縣及海螺溝的精准扶貧結隊認親, 及成華區貧困學生助夢金、菁華獎學金的設立。

之後, 黃炳餘工作室還將舉辦“知名藝術家書畫展”、“成華大講堂”於丹專場、“知名藝術家走進校園、社區”、“三大男高音演唱會”等系列活動。 這是為了豐富天府文化, 讓成都這個像詩一樣的城市更具詩意。

原創+中國風 打造“文旅成華”新名片

可以看到, 活動現場, 詩歌與音樂的結合, 給大家帶來了一場豐富的視聽盛宴。 正如黃炳餘所說, “歌叩詩門, 以詩應歌, 以歌應詩答詩, 音符與詩意齊飛,

將是本次活動最大亮點。 ”

本次音樂會總導演張海慶告訴記者, 本次詩歌交響音樂會上, “音樂”作為主要工具, 會把詩詞、歌曲, 包括主持人, 都用音樂的形式串起來, “而且使用的很多音樂都是原創的, 也是作為音樂會的禮物, 希望詩歌音樂節能一直辦下去。 ”他說。 此外, 張海慶還特別提到, 在舞臺上, 團隊也特別強調了中國風, 有一些情景式的編排, “希望能還原中國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 讓大家體會詩歌的魅力。 ”

當前, 成華正圍繞“文旅成華”積極打造文化產業, 詩歌音樂節也期望以詩歌和音樂的融合, 形成“文旅成華”的有一張名片。 “希望‘人間四月、相約蓉城’活動能成為成都的一個小亮點, 每年到了四月都會想到這樣的一個音樂節。

”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