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福建加快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 亮點紛呈

福建加快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 亮點紛呈

東南網4月28日訊 昨日, 福建省文化廳舉行專題會, 研討全省貫徹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經驗和對《公共圖書館法》的認識。

會議指出, 在過去的一年中, 福建省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形式創新亮點紛呈。 在建設方式創新方面, 去年, 福州市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科技文化中心項目等10個文化文物項目進入福建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省級專案庫動態清單, 專案總金額227.45億;在文化展示方面, 省圖書館、省少兒圖書館、省非遺中心嘗試運用VR、AR技術開展公共數位文化服務, 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融合方式方面, 推動建設一批特色文化文物示範村鎮, 選取武夷山市五夫鎮、長汀縣中複村等10個特色鮮明的文化文物村鎮進行重點指導和扶持, 促進“文化+特色村鎮”的融合發展;在工作機制方面,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 截止目前, 全省已有6家公共文化機構建立了理事會。 積極推進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 確定福州市鼓樓區等15個縣(區)作為2018年我省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試點縣區。

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 全省數位圖書館虛擬網路基本完成, 可實現各級公共圖書館、各基層圖書閱覽室(圖書流通點)通過虛擬網路與國家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等中心館聯網, 傳送和接收數位資源。 省圖書館已建成涵蓋外購數位資源、自建特色資源、文化共用工程和數位圖書館推廣工程資源的數位資源庫, 包括電子圖書272萬餘冊、大型資料庫64個、視頻資源26萬件, 總量累計超228TB, 年電子資源點擊量愈2000萬次。

福建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石建平

福建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石建平表示, 如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其中對公共文化服務的便民化、產品的優質化都提出了要求, 社會矛盾的轉化, 主要矛盾的轉化轉變, 使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導向發生了重要變化。

為了更好地繼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實施, 啟動和推進《公共圖書館法》的落實。 文化工作者要認清新形勢、明確新要求, 運用新理念、拓展新未來, 踐行新手段、擅用新方式, 培養新品牌、突顯新特色, 建立新機制, 推行新辦法。 要思考新的任務、新的形式和新的機制、新的辦法, 持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福建省圖書館館長鄭智明認為, 作為“圖書館人”, 對《公共圖書館法》期盼已久。 它以憲法為依據, 對接《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要求, 確定了公共圖書館的基本原則和目標方向, 構築了公共圖書館的制度體系, 充實完善了文化法律制度的內容, 彌補了我國文化立法的“短板”, 為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撐,

對於推動文化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