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美國教授教你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

我常常想, 那些著名的小說、文章真的有那麼多“言外之意”嗎?比方說《西遊記》, 近些年來的解讀真的令人腦洞大開, 什麼“紅孩兒的爹是太上老君”、“六耳獼猴打死了孫悟空”等, 再比如說《水滸傳》, 在有些解讀裡, 宋江使了種種手段才坐上頭把交易, 這顯然不是大家熟悉的“呼保義”、“及時雨”。 經過解讀後的四大名著, 充斥了腹黑男心機婊, 簡直慘不忍睹, 本來這也無可厚非, 莎士比亞說過, 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同樣的故事, 有的人看的深, 有的人看的淺, 但可以說只有看的深的人才真正讀懂了作者的本意嗎?難道一部小說非要經過深入挖掘、層層剖析才算是進入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嗎?著名作家阿來曾在節目中直言,

他對自己的文章做閱讀理解, 甚至連題目都看不懂, 那麼問題來了:是阿來謙虛了呢還是我們的老師過度解讀了呢?

如果你問那位寫《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的美國教授,

他的答案會是:“一點都沒有過度解讀!”

湯瑪斯•福斯特是美國密西根大學的教授, 擅長分析文學故事背後的隱喻, 一個看起來非常簡單的故事, 到他那兒就會變得無比高深, 比方說兩個人進餐, 一般讀者可能只會關心進餐的兩個人講了什麼話,

但湯瑪斯認為進餐不僅僅是進餐, 作者不會無緣無故地寫兩個人吃飯, 因為吃飯本身沒什麼可寫的, 如果寫了, 那背後一定有某種隱喻。 他甚至斷言:(在文學中)只要人們一起吃飯喝酒, 就是舉行聖餐禮。 因為吃飯實際上是很私密的事, 一般來講, 人們只會跟自己熟悉的親人、朋友一起吃飯, 這背後代表了一種信任、共用的精神。 再比如西方社會裡流行的吸血鬼故事, 湯瑪斯認為它不僅僅是一個恐怖故事, 它背後的本質是一個墮落的、年長的男性人物對年輕女子青春、精力和美德的掠奪, 吸血鬼通過吸食年輕女子的血液導致年輕女性死亡而自己重生, 這種行為反應了人類自私的本性,
所以一個簡單的吸血鬼故事經過這麼東拉西扯一番就上升到了人性自私的深度上了。

這哥們關於文學故事另外一個驚人的觀點是:世間只有一個故事。

只有一個故事, 舉世皆然, 歷來如此。 無論何時何地, 無論是用鋼筆書寫於紙上, 還是用鵝毛筆書寫於莎草紙上,

無論是敲擊鍵盤還是彈撥琴弦, 都是在講述同一個故事。 ——《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

這怎麼可能?你能說《西遊記》和《水滸傳》說的是同一個故事?你能說《三國演義》和《紅樓夢》講的是一回事?在一般讀者看來, 世間有很多形形色色的故事, 但在專業的文學教授看來, 那是因為你不懂深入挖掘故事背後的隱喻, 如果你深入挖掘, 就會發現世間真的只有一個故事, 因為故事再怎麼多, 都是人講出來的, 人講出來的故事再怎麼離奇也不會離開人。

因為世間只有一個故事,所以湯瑪斯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講,世界上不存在原創的文學,任何故事都有前輩們已經創作過的故事的影子,在《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中,湯瑪斯舉了很多西方文學的例子,乍一看,好像是一個新故事,但深入分析就會發現莎士比亞的影子,或者《聖經》的影子,或者童話故事的影子,或者希臘神話的影子,如果深究的話,甚至連莎士比亞的故事、《聖經》的故事、希臘神話也不能算作原創,它們也是從某些地方借鑒來的,但這麼一步步推下來,誰也無法尋找到最初的那個故事,只能說世間的故事只有一個,任何故事都是從它而來,又反過來豐富它。

如果“世間只有一個故事”這個大前提是成立的,那麼讀文學書就變得好玩了,因為它裡面充滿了套路,找到它的套路是讀者最大的樂趣之一。比如讀《水滸傳》讀到燕青勸盧俊義功成身退的時候,讀者就會聯想到范蠡勸文種,即便你沒有讀到後面,就已經知道盧俊義不會有好下場。在《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中,湯瑪斯分26個章節總結了26個套路,像吃飯意味著什麼,得了心臟病意味著什麼,被雨淋了意味著什麼,被淹死又意味著什麼,諸如此類,還有反套路,有的故事一開始明顯是照著某個套路發展,忽然節外生枝,出現了不一樣的結局,這叫反諷,反諷也是一種套路,總之,全是套路!

《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就是分析文學故事中套路的一本書,感興趣的夥伴可以讀一讀。

因為世間只有一個故事,所以湯瑪斯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講,世界上不存在原創的文學,任何故事都有前輩們已經創作過的故事的影子,在《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中,湯瑪斯舉了很多西方文學的例子,乍一看,好像是一個新故事,但深入分析就會發現莎士比亞的影子,或者《聖經》的影子,或者童話故事的影子,或者希臘神話的影子,如果深究的話,甚至連莎士比亞的故事、《聖經》的故事、希臘神話也不能算作原創,它們也是從某些地方借鑒來的,但這麼一步步推下來,誰也無法尋找到最初的那個故事,只能說世間的故事只有一個,任何故事都是從它而來,又反過來豐富它。

如果“世間只有一個故事”這個大前提是成立的,那麼讀文學書就變得好玩了,因為它裡面充滿了套路,找到它的套路是讀者最大的樂趣之一。比如讀《水滸傳》讀到燕青勸盧俊義功成身退的時候,讀者就會聯想到范蠡勸文種,即便你沒有讀到後面,就已經知道盧俊義不會有好下場。在《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中,湯瑪斯分26個章節總結了26個套路,像吃飯意味著什麼,得了心臟病意味著什麼,被雨淋了意味著什麼,被淹死又意味著什麼,諸如此類,還有反套路,有的故事一開始明顯是照著某個套路發展,忽然節外生枝,出現了不一樣的結局,這叫反諷,反諷也是一種套路,總之,全是套路!

《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就是分析文學故事中套路的一本書,感興趣的夥伴可以讀一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