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們的遺憾成了後來

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可惜你早已遠去

消失在人海

劉若英把《後來》拍成電影了, 《後來》這首歌描述歷經多次失敗戀情,

後來才明瞭因為年少輕狂, 輕易放棄的一段感情, 是多麼的可惜。

後悔是人的本能, 但老後悔就沒勁了。

四月是個讓人抑鬱的季節, 雖然有人脫單有人分手是常事, 但好像四月往往比較多人分手。

比起戀情破裂後的歇斯裡底, 更令人心酸的是悄無聲息的離開吧。

上個週末的夜晚我坐在回家的火車上昏昏欲睡, 突然收到損友的資訊說:他好像開始新的生活了。 當看到這條資訊, 我感受到了隔著螢幕傳來的難受。 儘管在不斷安慰她找各種理由為她前任“解釋”, 但我知道這些理由彌補不了已經倒塌的心理防線。

第二天, 她刪了他。 雖然她說得雲淡風輕, 但似乎能看到那個抱著手機等他資訊甚至徹夜不眠的狼狽的樣子。

你向前走了, 我捨不得, 所以還守在原地, 我數著我們第一次約會的羞澀, 第一次擁抱的甜蜜, 第一次爭吵的難過, 第一次......好多的曾經, 希望沒有牽絆你向前走的腳步, 可是我真的捨不得, 一點兒也不想往前走一步。

你離開以後前行的也有些艱難, 一下子丟掉這麼多回憶也有些難,

你一路走一路丟, 你大概真的有了自己的目標, 有了自己的夢想和想要成為的自己, 在原地的我真的希望你可以堅定的走, 因為只要你熬過去, 你大概真的可以成為更好的你, 那也是我真的希望看到的。

你放心做別人的蓋世英雄吧, 我的感情我自己收拾。

不管是《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中, “青春就是要“放肆”, 青春就是要不枉我們曾經喜歡過。 ”的沈佳宜與柯景騰;

還是《同桌的你》中“ 一個女孩用最寶貴的青春、真情陪伴一個男孩漫長、不給力的成長”的林一和林小梔;

還是《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風往哪個方向吹, 草就往哪邊倒。 年輕的時候我也以為我是風, 直到最後我遍體鱗傷, 老了以後才知道, 其實, 我們都只是草。 ”的陳孝正與鄭微;

還是《匆匆那年》中“不悔夢歸處, 只恨太匆匆”的方茴與陳尋;

以及《最好的我們》中“一廂情願, 就得願賭服輸”的耿耿與路星河;

田羽生用一部《前任三》告訴我們, 最好的告別, 是不糾纏, 是笑著放手, 一言不發,

都不過是在我們青春故事裡,

讓我們又傷又痛的失去。

其實, 考59分比考0分更讓人崩潰, 因為最難過的就是, 我與離你只有一步之遙了。 明明差一點就可以了, 可是, 我們之間差的就是這一點, 就是我們不可能再走到一起的這一點。 總差那麼一點, 但又像是有希望。

我已經走了99步了,你還是不願意踏出那一步。這99步,不是為了走向自己喜歡的人,而是為了走向自己的死心。

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有可能是錯的,但我們好像都有一種不相信的偏執,需要用這99步證明給自己看:他確實是錯的。

我們最愛的故事總是結束在兩人相愛一場卻最終分開。他美好的地方在於,你想讓他們在一起,而不能。

影片中的林見清和方小曉,2007年在春運的火車上遇見,我們誰都不是,窗外的陽光以一種剛好的角度灑進來,

男孩叫:“哎小姑娘,這票是你的吧。”

女孩回頭,站在陽光裡,錯愕而帶著一副青春的莽氣與粗糲。

“我是林見清。”

“我是方小曉。”

2008年到2009年兩個人從相知到陪伴,兩人一起在北京打拼,初來乍到,豪情萬丈:“北京,你聽到了嗎,我們很快就要發啦!”

像大多數北漂一樣,心懷對理想生活的憧憬,窩在出租房裡艱難度日。2010年開始相戀。

四年的時間,兩個人在陌生的城市裡,兩顆孤獨的心漸漸靠近,直到相互之間沒有任何距離。

所以當方小曉說著;“我們這麼幸福,以後會不會分手啊?”

林見清覺得很可笑,因為他覺得,我們如此相愛,就算以後發生什麼,也不會發生吧!

可是現實就是這麼奇葩,城市的冰冷,因為有人相伴會溫情些許。而現實殘酷或許超過想像,把兩個人都撞得鼻青臉腫。

在生活的糾纏下,兩人相對、相負、終相棄。

林見清說;“我真的很努力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方小曉說:“可是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方小曉了”

兩個人就像平行線一樣,越來越遠,再也沒有交集。

就像五月天《我們》唱的“多少後來的我們依然走著,卻無法並肩,只能無奈的追尋各自的人生。”

《後來的我們》裡林見清說,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方小曉告訴他:如果當時你有勇氣就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但是後來我們明白了,人生並沒有那麼多絕對的好。我們沒辦法一直吃同一道菜,沒辦法迴圈播放聽同樣一首歌,沒辦法愛一個人,永遠都像初見他時一樣。

所以哪裡有什麼錯過的人呢,會離開的,都是路人。即使再來一次,也應該是:

“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不會。”

最近有些快遞盒上貼著《後來的我們》的宣傳單,有一句特別醒目的話:如果我當時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是不是我們現在都結婚了?

可能很多人自己心中都知道答案的,即使當初我努力變成了你喜歡的樣子,那一定就是我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嗎?我想未必。後來的你們可能還會因為各種問題爭吵而分開。兩個人需要牽就需要磨合但不是步步妥協。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自己會失去是因為當初雙方沒有勇氣,總是差了一步,等著對方和自己低頭、等著對方過來挽留。我們沒有付出的這些行動早就在心裡反反復複上演排練了很多次,身體卻像不是自己的一樣無法動作。

後來。

我最大的遺憾,不是我們沒有在一起,而是你的遺憾,與我無關。

陳奕迅的《我們》,唱的更多的是平淡和釋懷,而不是遺憾。

那一段有你的時光是成長,無關遺憾。

後來。

我過得挺好的,不介意孤獨,比愛你舒服。

慢慢地,也已經有人代替了你的位置。

我偶爾還會想起那段時光,但已經想不起你了。

我已經走了99步了,你還是不願意踏出那一步。這99步,不是為了走向自己喜歡的人,而是為了走向自己的死心。

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有可能是錯的,但我們好像都有一種不相信的偏執,需要用這99步證明給自己看:他確實是錯的。

我們最愛的故事總是結束在兩人相愛一場卻最終分開。他美好的地方在於,你想讓他們在一起,而不能。

影片中的林見清和方小曉,2007年在春運的火車上遇見,我們誰都不是,窗外的陽光以一種剛好的角度灑進來,

男孩叫:“哎小姑娘,這票是你的吧。”

女孩回頭,站在陽光裡,錯愕而帶著一副青春的莽氣與粗糲。

“我是林見清。”

“我是方小曉。”

2008年到2009年兩個人從相知到陪伴,兩人一起在北京打拼,初來乍到,豪情萬丈:“北京,你聽到了嗎,我們很快就要發啦!”

像大多數北漂一樣,心懷對理想生活的憧憬,窩在出租房裡艱難度日。2010年開始相戀。

四年的時間,兩個人在陌生的城市裡,兩顆孤獨的心漸漸靠近,直到相互之間沒有任何距離。

所以當方小曉說著;“我們這麼幸福,以後會不會分手啊?”

林見清覺得很可笑,因為他覺得,我們如此相愛,就算以後發生什麼,也不會發生吧!

可是現實就是這麼奇葩,城市的冰冷,因為有人相伴會溫情些許。而現實殘酷或許超過想像,把兩個人都撞得鼻青臉腫。

在生活的糾纏下,兩人相對、相負、終相棄。

林見清說;“我真的很努力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方小曉說:“可是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方小曉了”

兩個人就像平行線一樣,越來越遠,再也沒有交集。

就像五月天《我們》唱的“多少後來的我們依然走著,卻無法並肩,只能無奈的追尋各自的人生。”

《後來的我們》裡林見清說,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方小曉告訴他:如果當時你有勇氣就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但是後來我們明白了,人生並沒有那麼多絕對的好。我們沒辦法一直吃同一道菜,沒辦法迴圈播放聽同樣一首歌,沒辦法愛一個人,永遠都像初見他時一樣。

所以哪裡有什麼錯過的人呢,會離開的,都是路人。即使再來一次,也應該是:

“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不會。”

最近有些快遞盒上貼著《後來的我們》的宣傳單,有一句特別醒目的話:如果我當時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是不是我們現在都結婚了?

可能很多人自己心中都知道答案的,即使當初我努力變成了你喜歡的樣子,那一定就是我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嗎?我想未必。後來的你們可能還會因為各種問題爭吵而分開。兩個人需要牽就需要磨合但不是步步妥協。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自己會失去是因為當初雙方沒有勇氣,總是差了一步,等著對方和自己低頭、等著對方過來挽留。我們沒有付出的這些行動早就在心裡反反復複上演排練了很多次,身體卻像不是自己的一樣無法動作。

後來。

我最大的遺憾,不是我們沒有在一起,而是你的遺憾,與我無關。

陳奕迅的《我們》,唱的更多的是平淡和釋懷,而不是遺憾。

那一段有你的時光是成長,無關遺憾。

後來。

我過得挺好的,不介意孤獨,比愛你舒服。

慢慢地,也已經有人代替了你的位置。

我偶爾還會想起那段時光,但已經想不起你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