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劉若英把「後來」拍成電影,說的全是你的故事

從沒參加過這麼特別的點映——

電影結束, 片尾曲響起。

全場觀眾自動拿起手機, 打開閃光。 點點微光劃破黑暗, 匯成一片星海。 震撼, 又溫暖。

就像身處一場盛大的演唱會, 所有人唱著:

“後來

終於在眼淚中明白

有些人 一旦錯過就不再

……”

有人偷偷抹去淚痕, 有人已經淚流滿面。

這是電影《後來的我們》的路演現場。

作為劉若英的導演處女作, 《後來的我們》從主創到片名都自帶話題, 之前發佈的一系列物料, 更是光看畫面就十足戳心。

因此, 在看片之前, 院長已經給自己做足心理準備。

然而……我還是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淚腺, 一度在男女主角交匯的目光和隱忍的微笑中淚奔。

並非故事太過煽情;相反, 劉若英拍得足夠克制。

但偏偏正是那段簡單的愛情故事, 那些生活裡隨處可見的細節, 那些莫可名狀卻分外紮心的細微情感……成為了觸動回憶的機關, 讓你忍不住跟隨角色心情搖擺,

又忍不住想起自己的那些過往。

你想到了「我們」, 想到那些年的苦辣酸甜、告別和錯過, 又想到了「後來」……

你笑了, 或哭了。

這就是《後來的我們》最“可怕”的地方——

它能讓你共情。

歌手出身的劉若英, 把精准的節奏感和優越的講述能力帶進了電影中。

使得《後來的我們》和她那些經典情歌一樣, 乍看風平浪靜, 細品卻處處是暗湧。

那些難以言喻的共鳴貫穿故事始終——

十年前, 兩個在北京打拼的年輕人, 在過年回家的綠皮火車上相遇。

正當青春, 都是微時。

林見清(井柏然 飾)剛大學畢業, 一心想幹一番大事業, 好讓家裡人刮目相看。

方小曉(周冬雨 飾)一沒上過大學, 二沒什麼手藝, 憑著一點樂觀和努力, 在北京獨自打拼。

他們的根在家鄉, 但心都在北京。

男孩要實現夢想, 女孩想要北京的一套房。

說出來簡單, 做起來卻很難, 很難。

那些進一步退兩步、到頭來一無所獲的經歷, 讓年輕氣盛裡摻進了些許自卑。

見清會當面豪言壯語:

“我要在北京買八套房子, 送你一套。 ”

背後卻連表白的勇氣都無。

兩人住都住一起了, 還只能以“哥們”自居。

昏黃燈光下, 空氣中曖昧的氣息愈發濃烈, 年輕人壓抑不住的小心思就像初熟的果實, 又酸又甜。

他們當然走到了一起, 過程不算曲折。

一起住隔斷房, 一起看日出, 一起在午夜的計程車上吼出對未來的期許, 一起在春節時回老家吃一頓難得的團圓飯……

那段日子, 縱使再辛苦, 回想起來, 肯定也還是色彩斑斕的吧?

不是不快樂。

只是,只有快樂是不夠的。

“蜜月期”的歡欣感退去,年輕的戀人必須面對現實的壓力。

小曉夢想中北京的那套房還遙遙無期,見清只能拼命工作,拼命賺錢,卯著勁兒向上爬。

但現實卻不是你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縱使嚼碎尊嚴,卻可能只落得一身傷。

我們真的能改變生活嗎?還是,生活一直在改變我們?

愛情中最傷人的錯過,莫過於——

“我真的已經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但我已經不是我原來的那個樣子了。”

十年之間,從相遇到相愛再到相棄,這段愛情中沒有狗血的外界因素……

什麼都沒有發生,誰的錯都不是錯,卻偏偏就走不下去了。

這才更叫人難過。

後來的我們終於懂了,原來就是那些看起來無關痛癢的小事,在愛人的心上紮下細細密密的傷口,一點點腐蝕了愛情,也扼殺了曾經一起做夢的勇氣。

最終,那個說要“買八套房子,送你一套”的男孩,送你最多的是他的背影。

見清和小曉的故事實在是簡單,光是一個片名——「後來的我們」,就足以把故事說完。

曾經是“我們”,後來是“我和你”。

這樣稀鬆平常的愛情,每一刻都會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上演。

可正因為平凡,想拍得抓人,才最難。

初執導筒的劉若英很聰明,她選擇用一些標誌性的時代符號和當下年輕人務必經歷過的生活細節,來加深觀眾對劇情的共感。

比如,10年前人山人海的春運盛況。人們累得像剛打完仗,但臉上多掛著善意的笑容。

又比如,見清和小曉在深夜分食的那一碗泡面。

分離時,她給他又留下了一半,只是他沒聽到那句“我走了”……

這對北漂青年用十年時間畫就了愛情弧線。弧線上的每一點,都藏著你我的故事。

音樂一響,你便全都想起了。

更讓我驚喜的,是劉若英在這部電影裡安插了另一段情感關係——見清和父親(田壯壯 飾)的父子情。

親情部分著墨不多,但足夠亮眼。

用劉若英的話說就是:

這部電影和其他青春片相比,最大的獨特性在於“我們有‘爸爸’啊!”

這話一點都沒錯——

大部分國產愛情片,男女主角都像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只有兩個人在那兒愛來愛去,卻極少談及各自的家庭。

就算有,往往也是作為“反派”出場,拱出個惡婆婆負責棒打鴛鴦……

可在《後來的我們》中,奶茶將非常多的耐心和善意,都投諸在田壯壯飾演的“見清父親”身上。

這是一位傳統中國父親的本色出演。

年邁的身體,遲緩的動作。從不輕易表達所謂的“愛”與“情緒”,卻把對孩子的期待,輕輕揉進每次過年的一蔬一飯裡……

他的孤獨是真的,執拗是真的,沉默也是真的。

他心裡一直念著見清,知道他在異地打拼不容易,自己又幫不上忙,又不好正面問孩子混得怎樣,只好在電話裡一次次旁敲側擊,靠著想像擔憂掛慮。

他總想著,見清一個人在外不容易,卻忘了,自己也只有一個人。

家裡有台老電視,遙控板總是出問題。

父親打電話問見清該怎麼辦,見清總是不耐煩,教也不好好教,對他大小聲。

後來幸虧是小曉,除夕去家裡時才耐著性子把他教會……

是小曉比見清更孝順,更關心老人嗎?

不見得。

奶茶在採訪中講到,國人身上有個很奇怪的現象:

大部分人,對自己家人總是不太熱情;卻把最多的耐心與陪伴,都留給了別人的家人。

父母是真“傻”,學不會“高科技”嗎?

他們活到這把年紀,需要孩子教他們如何“獨立”嗎?

都不是。

他們只是想找個藉口,一個給孩子、給自己,彼此關心的藉口而已。

我們總說,父母不知道我們真正要的是什麼。

但我們又何曾知道他們真正想要什麼呢?

在那個成功學最盛行的年代,年輕人都想著“北上打拼,衣錦還鄉”,以為光宗耀祖,以為賺大把的錢,就能完成父母的心願,他們就會開心。

只是太忙了,忙到不願意多回頭去看看,他們在燈下的輕聲歎息,與日漸佝僂的身軀……

就像之前出的海報上,有句slogan格外戳心:

後來的我們,為什麼只有過年才想到回家?

影片看到後半段,院長又想起海報上這句話,眼淚唰就下來了……

我們這個時代啊,真不缺描繪愛情的幻想悲喜劇。

缺的,是用針織細膩的筆觸記述人心變幻、世事流轉的作品。

不需要多麼驚天動地的故事,也別講太多大道理,只要它能傳達某種滾燙的情感,能夠讓觀眾相信:

是那些好的壞的愛情、友情、親情,以及生活裡讓人快樂、痛苦、失望、振奮的那些細節,一點點塑造了我們,又成就了後來的我們。

即使,“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我不能說《後來的我們》有多麼完美。

但它的確可以在120分鐘時間裡,讓觀眾主動淪陷在一場完美的回憶殺之中。

電影裡的那些細節,似乎就是在演繹你生活中的點滴片刻,神奇又戳心。

誰的生命中沒有度過那樣一段時光?

情投意合,苦中作樂,從乾柴烈火到相見兩厭。

曾經以為十年很長,後來才發現,不過白駒過隙。

時間太強大,讓我們可以慢慢治癒心口上的疤,甚至,微笑著拔去身上的刺。

後來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愛”嗎?

未必,但我們的確不可避免地一步一回頭地長大了。

還好有這樣一部電影,宛如一場逝去人生的告別式。

它給足時間和空間,讓我們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自己的眼淚。

不是不快樂。

只是,只有快樂是不夠的。

“蜜月期”的歡欣感退去,年輕的戀人必須面對現實的壓力。

小曉夢想中北京的那套房還遙遙無期,見清只能拼命工作,拼命賺錢,卯著勁兒向上爬。

但現實卻不是你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縱使嚼碎尊嚴,卻可能只落得一身傷。

我們真的能改變生活嗎?還是,生活一直在改變我們?

愛情中最傷人的錯過,莫過於——

“我真的已經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但我已經不是我原來的那個樣子了。”

十年之間,從相遇到相愛再到相棄,這段愛情中沒有狗血的外界因素……

什麼都沒有發生,誰的錯都不是錯,卻偏偏就走不下去了。

這才更叫人難過。

後來的我們終於懂了,原來就是那些看起來無關痛癢的小事,在愛人的心上紮下細細密密的傷口,一點點腐蝕了愛情,也扼殺了曾經一起做夢的勇氣。

最終,那個說要“買八套房子,送你一套”的男孩,送你最多的是他的背影。

見清和小曉的故事實在是簡單,光是一個片名——「後來的我們」,就足以把故事說完。

曾經是“我們”,後來是“我和你”。

這樣稀鬆平常的愛情,每一刻都會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上演。

可正因為平凡,想拍得抓人,才最難。

初執導筒的劉若英很聰明,她選擇用一些標誌性的時代符號和當下年輕人務必經歷過的生活細節,來加深觀眾對劇情的共感。

比如,10年前人山人海的春運盛況。人們累得像剛打完仗,但臉上多掛著善意的笑容。

又比如,見清和小曉在深夜分食的那一碗泡面。

分離時,她給他又留下了一半,只是他沒聽到那句“我走了”……

這對北漂青年用十年時間畫就了愛情弧線。弧線上的每一點,都藏著你我的故事。

音樂一響,你便全都想起了。

更讓我驚喜的,是劉若英在這部電影裡安插了另一段情感關係——見清和父親(田壯壯 飾)的父子情。

親情部分著墨不多,但足夠亮眼。

用劉若英的話說就是:

這部電影和其他青春片相比,最大的獨特性在於“我們有‘爸爸’啊!”

這話一點都沒錯——

大部分國產愛情片,男女主角都像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只有兩個人在那兒愛來愛去,卻極少談及各自的家庭。

就算有,往往也是作為“反派”出場,拱出個惡婆婆負責棒打鴛鴦……

可在《後來的我們》中,奶茶將非常多的耐心和善意,都投諸在田壯壯飾演的“見清父親”身上。

這是一位傳統中國父親的本色出演。

年邁的身體,遲緩的動作。從不輕易表達所謂的“愛”與“情緒”,卻把對孩子的期待,輕輕揉進每次過年的一蔬一飯裡……

他的孤獨是真的,執拗是真的,沉默也是真的。

他心裡一直念著見清,知道他在異地打拼不容易,自己又幫不上忙,又不好正面問孩子混得怎樣,只好在電話裡一次次旁敲側擊,靠著想像擔憂掛慮。

他總想著,見清一個人在外不容易,卻忘了,自己也只有一個人。

家裡有台老電視,遙控板總是出問題。

父親打電話問見清該怎麼辦,見清總是不耐煩,教也不好好教,對他大小聲。

後來幸虧是小曉,除夕去家裡時才耐著性子把他教會……

是小曉比見清更孝順,更關心老人嗎?

不見得。

奶茶在採訪中講到,國人身上有個很奇怪的現象:

大部分人,對自己家人總是不太熱情;卻把最多的耐心與陪伴,都留給了別人的家人。

父母是真“傻”,學不會“高科技”嗎?

他們活到這把年紀,需要孩子教他們如何“獨立”嗎?

都不是。

他們只是想找個藉口,一個給孩子、給自己,彼此關心的藉口而已。

我們總說,父母不知道我們真正要的是什麼。

但我們又何曾知道他們真正想要什麼呢?

在那個成功學最盛行的年代,年輕人都想著“北上打拼,衣錦還鄉”,以為光宗耀祖,以為賺大把的錢,就能完成父母的心願,他們就會開心。

只是太忙了,忙到不願意多回頭去看看,他們在燈下的輕聲歎息,與日漸佝僂的身軀……

就像之前出的海報上,有句slogan格外戳心:

後來的我們,為什麼只有過年才想到回家?

影片看到後半段,院長又想起海報上這句話,眼淚唰就下來了……

我們這個時代啊,真不缺描繪愛情的幻想悲喜劇。

缺的,是用針織細膩的筆觸記述人心變幻、世事流轉的作品。

不需要多麼驚天動地的故事,也別講太多大道理,只要它能傳達某種滾燙的情感,能夠讓觀眾相信:

是那些好的壞的愛情、友情、親情,以及生活裡讓人快樂、痛苦、失望、振奮的那些細節,一點點塑造了我們,又成就了後來的我們。

即使,“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我不能說《後來的我們》有多麼完美。

但它的確可以在120分鐘時間裡,讓觀眾主動淪陷在一場完美的回憶殺之中。

電影裡的那些細節,似乎就是在演繹你生活中的點滴片刻,神奇又戳心。

誰的生命中沒有度過那樣一段時光?

情投意合,苦中作樂,從乾柴烈火到相見兩厭。

曾經以為十年很長,後來才發現,不過白駒過隙。

時間太強大,讓我們可以慢慢治癒心口上的疤,甚至,微笑著拔去身上的刺。

後來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愛”嗎?

未必,但我們的確不可避免地一步一回頭地長大了。

還好有這樣一部電影,宛如一場逝去人生的告別式。

它給足時間和空間,讓我們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自己的眼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