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淺析賞石文化與個人修養的關係

奇石欣賞

國學大師梁漱溟先生的話說, “文化, 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我們所掌握的一切技能就是後天的學習得來的,

這種被社會包容的技能和經驗的傳承就是文化。 吃飯用筷子是亞洲的文化, 吃飯用刀叉是西方的文化, 吃飯用手抓是印度的文化。 如果在中國吃飯你用手抓那就是野蠻人, 是極其沒有文化的。

奇石欣賞

賞石活動, 是社會活動中的一種, 自然是一種“文化”存在。

賞石最先是從文人開始的, 自然更有“文化”的意味, 賞石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一個人對賞石的理解折射出的是你的文化底蘊。 石頭還是那一顆石頭, 感覺石頭不一樣的是觀賞石頭的人, 是你的“雅”賞出了石頭的“趣”。 中國的賞石文化自漢代開始, 唐宋盛行, 明清兩代達到一個歷史高度。 形成了以“瘦、皺、漏、透”為理念東方獨有的賞石風格和賞石文化。 在當代根據新的石種, 在對傳統賞石理念的發揚和發展中形成了以“形、質、紋、色”為理念的新的賞石文化。 傳統與時尚並存的賞石氛圍, 是賞石文化振興的一種表像。

奇石欣賞

賞石文化跟地域背景有關係。 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也就是會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水土文化。 一方水土也會出產一些有地域特色的石頭, 一幫有文化的人圍著這些石頭作文章, 就有了有地域特色的賞石文化。 地方的人對地方的奇石可以說出一二三來, 但對其他地方的奇石也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個人的賞石水準跟入道的長短沒有直接的關係,

卻跟個人的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有關係。 有人下了一輩子象棋也是臭棋簍子, 有人十幾歲就可能是世界冠軍。 勤能補拙, 水準和能力能靠不斷地學習提高一大截, 但悟性是決定高度的關鍵。

奇石欣賞

賞石是為了取悅自己, 是精神層面的東西,

賞石是表面的活動, 實質是拿自己的文化底蘊來取悅自己。 沒有文化底蘊的支撐的賞石活動是令人尷尬的。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賞石的人應該持虛懷若谷的態度去學習, 包容萬象的肚量去接納各類文化, 吸收文化精髓為我所用。 賞石文化活動的舉辦者以及一些賞石文化的推動者, 應該以賞石文化為導向的出發點, 才是振興賞石事業的根本。

奇石欣賞

我們不要求我們都變成賞石的專家,只要賞石要能取悅自己就可以了。

聲明:文章由貳哥原創,圖片來之網上,不經允許不得轉載。

奇石欣賞

我們不要求我們都變成賞石的專家,只要賞石要能取悅自己就可以了。

聲明:文章由貳哥原創,圖片來之網上,不經允許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