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郭沫若骨灰撒在大寨梯田,其虎頭山紀念碑與陳永貴墓相距百米

1978年6月12日, 郭沫若在北京逝世, 終年86歲。 由於他生前寫了不少關於山西昔陽縣大寨的作品, “大寨紀念館”匾額就是他寫的, 他對大寨懷有很深的感情。

根據其遺囑, 郭沫若的骨灰被灑在大寨的梯田中。 後來, 大寨專門為他建了紀念碑。 現在, 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個旅遊景點。

郭沫若, 1892年出生于四川樂山沙灣鎮, 原名“郭開貞”, 筆名“沫若”, 早年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 他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之一、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

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郭沫若還因對甲骨文的研究而與王國維、羅振玉、董作賓並稱“甲骨四堂”。

1926年, 郭沫若參加北伐, 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 1927年蔣介石清黨後, 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

1928年2月因被國民黨政府通緝, 流亡日本。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 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 後改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 團結進步文化人士從事抗日救亡運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

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國科技大學首任校長。 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 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 1952年4月9日獲得“加強國際和平”史達林國際獎。

郭沫若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歷史學, 考古學等領域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是繼魯迅之後公認的文化領袖。

許多作品已被譯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種文字。 其中《天上的街市》和《靜夜》被選入七年級人教版課本, 《雷電頌》被選入八年級課本。

1978年4、5月間, 86歲高齡的郭沫若在病危之中對家人交代後事:“我死後, 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6月12日,郭沫若病逝。在舉行了高規格的追悼大會之後,郭沫若的骨灰於6月下旬撒到大寨的層層梯田之中。

從此,大寨虎頭山上聳立起一座“郭沫若同志紀念碑”。郭沫若紀念碑橫置在碑基上,四周圍以鐵質欄杆。

5年之後,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永貴在北京病逝。按照其遺願,陳永貴骨灰被葬在大寨虎頭山。

經過4層臺地,登上228級青石台級,便是陳永貴墓,墓碑碑陰鐫刻陳永貴傳略。碑後建墓塚,圓形平頂,墓的三面依山築梯田成靠背式的墓圈。陳永貴墓與郭沫若紀念碑相距百米。

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6月12日,郭沫若病逝。在舉行了高規格的追悼大會之後,郭沫若的骨灰於6月下旬撒到大寨的層層梯田之中。

從此,大寨虎頭山上聳立起一座“郭沫若同志紀念碑”。郭沫若紀念碑橫置在碑基上,四周圍以鐵質欄杆。

5年之後,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永貴在北京病逝。按照其遺願,陳永貴骨灰被葬在大寨虎頭山。

經過4層臺地,登上228級青石台級,便是陳永貴墓,墓碑碑陰鐫刻陳永貴傳略。碑後建墓塚,圓形平頂,墓的三面依山築梯田成靠背式的墓圈。陳永貴墓與郭沫若紀念碑相距百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