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歷史上對元朝總是輕描淡寫呢?

為什麼元朝皇帝大都默默無聞, 首先和元朝所處環境有關係 , 元朝當時地大物博, 算是中國歷史上最穩定的時期, 疆域穩定, 始終保持這北到北冰洋, 南到南海的廣大區域, 至於東西, 東到高麗, 西到新疆。 幅員遼闊。 其次元朝存在歷史上的時期十分短暫, 元帝國分為在中原統治時期, 和退回漠北統治時期兩段。 前者稱為元朝, 後者稱為北元。

中國歷史不注重元朝, 就如俄羅斯不注重欽察汗國一樣, 許多人認為元朝是個外族人統治, 什麼外族人, 就是現在已經留有國家所謂的蒙古國, 過多描述, 不太妥。 中國歷史學家在主觀上一直承認元朝, 它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地位相當重要, 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 尤其武功方面, 元朝偏重於軍事擴張, 在文化上造詣不高, 沒有創造自身可以讓大眾接受的文化, 因此續國壽命不長, 只有立國八十年, 加上蒙古帝國時期一百來年,

和之後的大清滿族人統治相反, 所以沒著重講授。 所以蒙古人根本就沒有辦法有效的管理打下來的疆土, 很多地方, 都還是處在原始的臣服、羈縻、進貢的管理狀態下。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 中央政權對於地方來說可有可無。 說到底, 蒙古人能夠完全管理的, 還是只有中國北方那點草原。

其實在清朝清末對元朝的研究很火熱啊。 那會正是現代國家概念建立的前夜, 中國遭遇各種侵略, 邊疆危機嚴重, 不少滿懷愛國熱情, 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知識份子開始研究邊疆學和輿地學, 以元朝疆域空前之盛, 研究這些專題誰不得關注元朝啊。 所以在咸豐道光年間, 元朝簡直就是當時學術界熱點話題, 見人不談點元朝歷史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讀書人。 如張穆的《蒙古遊牧記》, 何秋濤的《朔方備乘》《聖武親征錄校正》, 李文田的《元朝秘史校注》《元史地名考》等等。 我覺得任何一段歷史, 都不應該輕描淡寫。 因為, 特定的歷史更有特定的意義, 任何歷史都不能被淡化, 直至忘卻……

在清末民國時期認為元代所執行的民族歧視政策、漢人的反抗等等與現在的民族團結、和諧滴政治需求不符, 所以執政者肯定是儘量淡化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