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發改委:天然氣供需平衡仍具薄弱環節 有信心穩定供應

中新經緯用戶端4月27日電 27日,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趙辰昕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實現天然氣供需平衡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在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的安排和推動下, 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已全面展開, 有決心、有信心實現天然氣穩定供應, 確保民生用氣需求。

27日, 國家發改委就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有記者問:去年冬天以來, 全國曾經出現過一次較大範圍的供氣緊張, 被媒體稱作為“氣荒”, 在發改委、能源局等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 沒有出現大的問題。 通過這次對天然氣緊張局面的處置, 我們形成了哪些好的做法和經驗教訓?

趙辰昕表示, 之所以能夠做到“有驚無險”主要有三點。 一是,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 千方百計採取措施保障民生用氣。

各地黨委和政府, 以及三大油氣企業認真抓好保障民生用氣各項措施落實。 一切以人民為中心, 上下形成合力, 加上良好的工作機制, 及時發現問題、快速解決問題, 保證了民生用氣總體不出問題。

二是國有企業關鍵時刻的擔當精神。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保供過程中,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 保持主力氣田持續高負荷生產;採取一切措施, 協調穩定進口氣源;三大企業相互配合, 通過管網互聯互通實現“南氣北送”, 全力保障民生用氣需求。

三是油氣企業和各有關地區相互配合實事求是果斷採取“壓非保民”措施。 高峰期用氣需求無法全部滿足時, 必須民生優先, 實施“壓非保民”措施。 在有關方面的協調指導下, 相關地方政府和企業按照“確保安全、提前告知、充分溝通、穩妥推進”的原則,

堅決執行“壓非保民”措施, 壓減氣量全部用於保障民生, 確保了民生用氣需要。

趙辰昕指出, 實現天然氣供需平衡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比如, 上游勘探開發投入不足、產能建設滯後;供應體系不夠多元、面臨波動風險;管網互聯互通程度不夠、難以實現資源統籌高效利用;儲氣調峰能力不足、缺乏調節高峰需求的有效手段;供用氣沒有實現合同全覆蓋, 個別地方有盲目發展、無序發展的情況。

趙辰昕介紹說, 目前, 在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的安排和推動下, 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已全面展開, 有決心、有信心, 努力實現天然氣穩定供應, 確保民生用氣需求。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 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