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專家支招如何進行保險投資:明確需求 細讀條款

孫超也表示, 從感性的角度來看, 保險還能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焦慮, 因為通過保險我們可以更好地把目光聚焦在當下的生活, 而不用時刻擔心未來的風險。

沙龍現場 中新經緯 黃昂瑾 攝

以在北京生活的、養育有一個孩子的80後、90後父母為例, 這樣的一個三口之家應該怎樣合理選擇保險產品?

此外, 在孫超看來, 基於保險姓“保”的本質, 消費者可從保險產品將扮演怎樣的保障角色的角度來考慮, 即用以保障家庭財務安全, 還是在風險來臨時發揮風險轉移的作用。 對此, 孫超表示, 舉例中的80後或90後父母, 是家庭收入貢獻的主力, 他們應該是最先得到保障的人群。

孫超表示, 消費者在選擇保險產品時還可根據自身及家庭目前所處的狀態, 包括社會角色、家族病史等因素進行考量, 他說:“不同家庭會有不同的目標, 有針對性的搭配更好。

另外, 郭金龍還提出, 許多保險行銷員更傾向推薦的返還型保險, 但這類保險的保障性不高。 他建議, 如果沒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方式, 可以將此作為在獲得保障的同時, 又能獲得一份較好收益的投資選擇, 但不要對保險產品的收益有太高的期望。

“理賠難”問題需理性看待

郭金龍指出, 之所以出現“理賠難”的問題, 有一部分原因來自保險公司, 同時也存在消費者沒有仔細閱讀保險合同的情況, 例如消費者忽略了合同中的“除外責任”。 孫超也指出, 保險條款資訊不對稱可能是導致“理賠難”現象的重要因素。

孫超也認為, 目前行業內對於此種現象正以積極的態度推進, 比如通過區塊鏈等技術建立一套所謂保障的機制,

通過價值傳遞的方式讓理賠契約更好地建立起來, “我認為這是斷可預期的, 當然它沒有那麼快實現。 ”孫超說。

《財經V熱評》由中國新聞社旗下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主辦的系列財經沙龍活動。 每期活動結合當周熱門財經話題, 邀請中新經緯研究院知名專家, 與主持人一起對話題內容進行分析點評, 並與現場觀眾和網友互動交流。 活動於每週五上午10:00在北京外研書店二層舉行, 並由中新經緯用戶端等直播平臺同步進行網路直播。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 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