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今晚,資管新規正式落地!三分鐘告訴你帶來哪些利好

中新經緯用戶端4月27日電(董湘依) 市場期盼已久的資管新規正式出臺!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7日晚發佈消息, 經國務院同意,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聯合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發佈後, 中新經緯用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梳理了多家機構的分析解讀, 綜合來看:相比徵求稿, 正式稿更注重平衡防風險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 有利於監管的平穩落地。 對股市而言, 資管新規會對市場形成短期利好;對債市而言,

銀行理財產品受到監管規範, 打破剛兌、淨值核算以及非標轉標等規範都有助於資管行業和債券市場的健康成長。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底

中國人民銀行 中新經緯 董湘依攝

《意見》明確了資管新規過渡期安排, 提出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

過渡期設置為自《意見》發佈之日起至2020年底, 相比徵求意見稿而言, 延長了一年半的時間, 給予金融機構更為充足的整改和轉型時間。

《意見》指出, 金融機構需制定過渡期內的整改計畫, 明確時間進度安排, 並報送相關金融監督管理部門, 由其認可並監督實施, 同時報備中國人民銀行, 對提前完成整改的機構, 給予適當監管激勵。 過渡期結束後, 金融機構的資管產品按照《意見》進行全面規範(因子公司尚未成立而達不到協力廠商獨立託管要求的情形除外), 金融機構不得再發行或存續違反《意見》規定的資管產品。

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 打破剛性兌付

《意見》明確, 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 打破剛性兌付。 嚴格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投資要求, 禁止資金池, 防範影子銀行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分類統一負債和分級杠杆要求, 消除多層嵌套, 抑制通道業務。 加強監管協調, 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和功能監管。

匯總最新機構解讀 看懂對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人民幣 中新經緯 張義華攝

前海開源基金:長期對股市健康發展非常有利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 資管新規的出臺對於大資管時代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將對國內資管行業進行全面統一規範, 資管行業即將步入統一監管時代。 資管新規的核心是打破剛兌、破除多層嵌套與禁止資金池模式,

清理理財亂象, 降低分級杠杠, 讓資管業務回歸主動管理本源, 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防範金融風險, 強化金融對實體的支援力度。 這有利於引導資金進入基金等正規理財產品, 保護投資者資金安全, 短期來看, 清理違規理財資金可能引起市場波動, 但長期來看對股市健康發展非常有利。

國金策略:力保市場平穩 對A股形成短期利好

國金策略認為, 大資管新規有兩大看點, 首先, 大原則並沒有放鬆, 而是在大資管新規正式稿中有所強化。 大資管新規的監管態度是“去杠杆、去剛兌、去通道”。 二是, 正式稿中最大的變化在於“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到2020年底”, 表明監管層力保市場平穩, 給予金融機構充足的調整和轉型時間,這個對A股市場無疑形成短期利好,有助於權益類市場的企穩。

申萬宏源:注重平衡影響 嚴管或平穩落地

申萬宏源點評認為,正式稿更注重平衡防風險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有利於監管的平穩落地。年內隨著資管新規對過渡期的相關限制放寬,以及貨幣政策的配合,預計社融增速將企穩回升,對今年國內經濟無需過度擔憂。

申萬宏源指出,對比發現,正式稿絕大部分內容和徵求意見稿一致,重要變化包括:1)非標的定義更加明確、更加嚴格;2)淨值管理要求不一刀切,對部分符合條件的封閉式產品放寬要求,可採取攤余成本法,所有產品均要求由託管機構進行核算並定期提供報告,由外部審計機構進行審計確認;3)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底,且過渡期內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但應當嚴格控制在存量產品整體規模內,並有序壓縮遞減,要求金融機構制定過渡期內的資產管理業務整改計畫,明確時間進度安排。

申萬宏源表示,資管新規正式稿秉持了防風險的總基調,核心目標在於最大程度消除監管套利空間,對資金池業務、剛性兌付、多層嵌套、通道業務、非標業務等重點領域的措施依然嚴厲。作為綱領性檔,資管新規的出臺意味著後續配套細則也將開始逐一發佈和落地,嚴監管真正從紙面落到實處,金融生態的重塑必然不可能無痛,例如打破剛兌對流動性和利率的衝擊、非標受限對實體經濟的衝擊等風險仍需警惕。整體來看,正式稿更注重平衡防風險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有利於監管的平穩落地。

此外,申萬宏源認為,貨幣政策將繼續配合監管。去年緊貨幣配合下,監管起到了較好的效果,銀行兩大主動加杠杆利器——表外理財和同業負債增速均出現了顯著下行。今年監管依然需要貨幣政策配合,但更多將從結構上予以支援。前期央行降准正是對沖銀行負債回錶帶來的規模和成本壓力,核心在於改善信貸條件,增強表內資產對表外融資需求的承接能力,平衡去杠杆對實體的衝擊。年內隨著資管新規對過渡期的相關限制放寬,以及貨幣政策的配合,預計社融增速將企穩回升,對今年國內經濟無需過度擔憂。

交通銀行:有助於資管行業和債市健康成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解讀稱,資管新規對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的格局、未來盈利模式將產生深遠影響,短期內對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轉型發展和收入增長帶來一定的挑戰。但資管新規已經經過一段時間的充分醞釀,市場參與者也有了充分預期,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商業銀行理財的淨值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再加上一定時間的過渡期,這些都為金融機構留下了較大的緩衝餘地,因此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長期來看,資管新規有助於促進資產管理業務規範發展,降低金融風險,未來銀行理財業務轉型之後,也將會形成商業銀行新的業務增長點。由於資管新規是資產管理行業的綱領性的檔,後續在統一規則的監管框架內將會有更多配套實施細則陸續出臺,因此最終對業務的影響還要結合實際業務的調整來進行深入評估。

對於股票市場而言,趙亞蕊認為,以往的資管產品會借助信託通道以及多層嵌套方式流入股市,在去通道化背景下,這部分資金將面臨清出的壓力,短期內可能會出現入市資金減少的情況。但長期來看,市場規範程度提升,有助於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對債券市場而言,銀行理財產品受到監管規範,債券作為泛資管產品的重要投資品種也會受到一定影響。但長遠來看,打破剛兌、淨值核算以及非標轉標等規範都有助於資管行業和債券市場的健康成長。(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給予金融機構充足的調整和轉型時間,這個對A股市場無疑形成短期利好,有助於權益類市場的企穩。

申萬宏源:注重平衡影響 嚴管或平穩落地

申萬宏源點評認為,正式稿更注重平衡防風險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有利於監管的平穩落地。年內隨著資管新規對過渡期的相關限制放寬,以及貨幣政策的配合,預計社融增速將企穩回升,對今年國內經濟無需過度擔憂。

申萬宏源指出,對比發現,正式稿絕大部分內容和徵求意見稿一致,重要變化包括:1)非標的定義更加明確、更加嚴格;2)淨值管理要求不一刀切,對部分符合條件的封閉式產品放寬要求,可採取攤余成本法,所有產品均要求由託管機構進行核算並定期提供報告,由外部審計機構進行審計確認;3)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底,且過渡期內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但應當嚴格控制在存量產品整體規模內,並有序壓縮遞減,要求金融機構制定過渡期內的資產管理業務整改計畫,明確時間進度安排。

申萬宏源表示,資管新規正式稿秉持了防風險的總基調,核心目標在於最大程度消除監管套利空間,對資金池業務、剛性兌付、多層嵌套、通道業務、非標業務等重點領域的措施依然嚴厲。作為綱領性檔,資管新規的出臺意味著後續配套細則也將開始逐一發佈和落地,嚴監管真正從紙面落到實處,金融生態的重塑必然不可能無痛,例如打破剛兌對流動性和利率的衝擊、非標受限對實體經濟的衝擊等風險仍需警惕。整體來看,正式稿更注重平衡防風險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有利於監管的平穩落地。

此外,申萬宏源認為,貨幣政策將繼續配合監管。去年緊貨幣配合下,監管起到了較好的效果,銀行兩大主動加杠杆利器——表外理財和同業負債增速均出現了顯著下行。今年監管依然需要貨幣政策配合,但更多將從結構上予以支援。前期央行降准正是對沖銀行負債回錶帶來的規模和成本壓力,核心在於改善信貸條件,增強表內資產對表外融資需求的承接能力,平衡去杠杆對實體的衝擊。年內隨著資管新規對過渡期的相關限制放寬,以及貨幣政策的配合,預計社融增速將企穩回升,對今年國內經濟無需過度擔憂。

交通銀行:有助於資管行業和債市健康成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解讀稱,資管新規對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的格局、未來盈利模式將產生深遠影響,短期內對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轉型發展和收入增長帶來一定的挑戰。但資管新規已經經過一段時間的充分醞釀,市場參與者也有了充分預期,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商業銀行理財的淨值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再加上一定時間的過渡期,這些都為金融機構留下了較大的緩衝餘地,因此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長期來看,資管新規有助於促進資產管理業務規範發展,降低金融風險,未來銀行理財業務轉型之後,也將會形成商業銀行新的業務增長點。由於資管新規是資產管理行業的綱領性的檔,後續在統一規則的監管框架內將會有更多配套實施細則陸續出臺,因此最終對業務的影響還要結合實際業務的調整來進行深入評估。

對於股票市場而言,趙亞蕊認為,以往的資管產品會借助信託通道以及多層嵌套方式流入股市,在去通道化背景下,這部分資金將面臨清出的壓力,短期內可能會出現入市資金減少的情況。但長期來看,市場規範程度提升,有助於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對債券市場而言,銀行理財產品受到監管規範,債券作為泛資管產品的重要投資品種也會受到一定影響。但長遠來看,打破剛兌、淨值核算以及非標轉標等規範都有助於資管行業和債券市場的健康成長。(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