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溫氏股份,變身高富帥還是當好“養豬官”「農業上市公司盤點1」

「農業創業經」頭條號原創首發/轉載注明出處

從鄉鎮養雞廠到市值千億

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三十多年創業歷史,

以肉豬、肉雞養殖為主, 以奶牛、肉鴨養殖為輔, 以食品加工、農牧設備製造為產業鏈配套的大型畜禽養殖企業。 公司前身是1983年由原董事長溫北英發起成立的新興縣勒竹鎮養雞場。

飛起來的豬

2015年11月2日, 溫氏股份在創業板上市, 開盤當日股價飆升至75元,

市值高達2500億, 市值“完爆”創業板各類傳統類金融、房地產、高科技公司!2015年的溫氏股份淨利潤高達62.05億元, 是通威、海大、大北農、天邦、正邦、唐人神、禾豐牧業等7家上市企業總淨利潤26.22億元的2.38倍。 真正上演了一出“飛起來的豬”的好戲!

不安分的“豬-投身金融”

溫氏股份是傳統的家族企業, 內部有13個家族, 以溫鵬程家族和嚴居然家族影響最甚。 2017年4, 公司董事長溫鵬程在領導溫氏高速發展20多年後, 辭職, 由胞弟溫志芬接任公司董事長。

溫志芬上任, 確立“打通產業鏈, 開闢新管道”新戰略。 一方面拓展產業鏈, 從養殖往下游生鮮連鎖店延伸;同時投身於金融市場, 期望通過金融投資平衡養豬行業強週期性特點帶來的業績波動。

在金融板塊, 溫氏股份投入金融板塊40多億, 業務涵蓋一級市場的PE項目、二級市場、期貨市場、新三板等。 溫氏股份投資企業包括:好一多乳業、正邦科技、東亞水產、上海新農、福百盛、唐人神、楊氏果業、佛山正典、大北農、千和味業、黑芝麻、光明乳業、金百萬餐飲、志鴻物流、新美大、跨境通、會稽山、起步中國等。 2017年8月8日, 溫氏終決定以10億元入股中糧資本, 成為溫氏股份歷史上最大一筆投資。

主業下滑、投資不賺錢

2017年, 溫氏股份銷售商品肉雞7.76億隻, 同比下降8.49%;銷售均價11.65元/公斤, 同比上升0.1%;因此, 商品肉雞實現收入168.68億元, 同比下降6.85%。 受豬週期影響, 2017年溫氏股份肉豬銷售均價為14.98元/公斤, 同比下降18.59%。 上市公司商品肉豬實現銷售收入337.95億元, 同比下降6.74%。

2017年, 溫氏股份共通過股票取得投資收益1.83億元, 這在全年67.51億元淨利潤中, 似乎微不足道。 此外, 公司投資期貨業務2270.06萬元, 全年虧損568.46萬元, 而投資基金也虧損了4263.69萬元

變身“高富帥”還是繼續當好“養豬官”

養豬行業老二牧原股份2017年司營收100.42億元, 同比增長79.14%, 淨利潤23.66億元。 在溫氏股份蹣跚向前的時候, 牧原股份營收反而大幅上升。

溫氏是否也應該思考到底是不是要變身“高富帥”, 還是繼續當好“養豬官”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