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數讀加博會十年:助推企業從“小舢板”走向“航母”

風起青萍之末, 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最終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 全國外貿規模明顯萎縮, 加工貿易企業由於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技術, 更不熟悉國內的銷售市場, 陷入生存困境。 2009年6月, 廣東外商投資企業產品(內銷)博覽會(以下簡稱“外博會”)由此順勢而生。 2012年, 為更好地落實“擴大內需”戰略, 外博會改名為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以下簡稱“加博會”), 並就地升格為國家級展會, 充分展示我國加工貿易企業的整體形象和最新成果。

10年來, 加博會已經成長為企業創建“自主品牌、自主技術”的轉型升級重大平臺, 從單純推動加工貿易企業擴大內銷, 升級為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管道, 通過培育相關的協會平臺, 幫助企業從“小舢板”走向“航母”, “抱團轉型”“抱團開拓內銷”。

▌拓展管道

▌加工貿易企業內銷額翻倍

加工貿易是指通過進口原料, 利用本國生產能力和技術, 加工成品後再出口的業務模式, 常見的加工貿易方式包括進料加工、來料加工、裝配業務和協作生產。 自從1978年中國第一家來料加工企業——太平手袋廠落戶東莞開始, 加工貿易就在東莞蓬勃發展起來。

加工貿易是典型的“兩頭在外”:原料和銷售市場都在海外。

但是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 加工貿易企業海外市場嚴重萎縮。 為了幫助這些企業抵抗金融危機, 推動加工貿易企業內外貿一體化, 外博會就誕生了。

“所以設立加博會的最初目的就是説明企業拓展銷售管道,

這個銷售管道當時主要是內銷。 ”加博會組委會秘書處相關負責人說道

2009年6月18日, 首屆外博會開幕。 參展的1181家企業全部是來自廣東的外商投資企業, 原本只能出口的產品第一次呈現在了國內消費者面前。 3天展會期間, 入場參展、觀展、採購總人數超過10萬。 數萬名買手和賣手面對面磋商, 氣氛熱烈, 不少採購商對設計新穎、品質優良的出口產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來自官方的統計資料顯示, 展會共達成商貿專案(含合同、協定和意向)4879個,意向金額509億元人民幣。 僅開幕當天,簽約項目就有160個,涉及金額達316億元。 參展的康體休閒設備有限公司單價高達10多萬元的水霸浴池產品,在開幕當天就接受預訂16個。 有媒體報導, 在當年展會的“公眾開放日”上,除了東莞本地之外,深圳、廣州、佛山的市民也紛紛趕來“掃貨”。

甚至有市民當場買了皮箱,然後一件件往裡裝貨。

無論是從成交還是企業參展效果來看,首屆外博會都好於預期, 這更加堅定了官方將展會繼續辦下去的決心, 展會所取得的成果也越來越豐富。 以第二屆外博會為例,據媒體報導,第二屆外博會出現56個超億元的簽約項目,總額329.6億元;10億元以上的簽約專案有10個,總金額238.61億。其中蘇甯電器、國美電器、東莞匯天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10億元以上的大單,而且省外採購商也作為生力軍出現在了當年的展會上。

剛剛結束的第十屆加博會,意向簽約項目達8150個,意向成交金額突破1000億元,分別比2009年的增長了67.04%和96.46%。

資料顯示,在加博會的帶動下,東莞的加工貿易企業內銷額從2009年的1541億元提升至去年的4205億元,翻了一倍以上。 展會的組織者在幫助參展企業開拓內銷市場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外銷市場。國外採購商首次出現在加博會上是2010年。在當年的展會上,德國、馬來西亞、英國等國家的採購團紛紛報名參加。

到了2016年的加博會,組委會秘書處第一次集中邀請海外採購商,規模近2000人,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約占海外買家的60%。而今年的加博會上,海外的採購商來自70多個國家,人數達到5000多人。

海外採購商的到來,也帶來了大量的海外訂單。在今年的加博會上,歐美工商會採購團現場就下單1000萬美元,哥倫比亞和美國的外商計畫採購毛織衣服10萬件,俄羅斯外商計畫採購尚選嬰品的嬰兒衣服5萬套。

加博會幫助企業拓展銷售管道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電商的加入。2012年的展會上,環球資源、中國製造網等大型電子商務企業紛紛出現在展會採購洽談區,與參展企業開展交流洽談。2013年,組委會首次引入世界知名電子商務企業,推動加工貿易企業直接進入網上分銷體系,當年還開通了加博會電子商務平臺。

2014年,組委會更是首次提出推動加工貿易產品“全國行、全球行、網上行”,打造線上線下“永不落幕”的加博會。 為了推動參展企業和電商企業的對接,在2015年,組委會首創“1(主題展)+6(專業展)”的專業化辦展模式,直接設立了電商和國際物流展。

▌提升品牌

▌今年“兩自”產品基本全覆蓋

在今年加博會的成果發佈會上,加博會秘書長、省口岸辦主任吳軍自豪地通報:“兩自”產品已經基本實現全覆蓋,參展企業基本都擁有自己的品牌或技術。這不僅展示了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成果,而且充分體現了中國製造的實力和水準。

這在最初幾屆加博會上是很難想像的,當時的加工貿易企業缺品牌,也缺技術。正是瞄準了加工貿易企業這個痛點,組委會從2011年的展會開始設立“精品館”,首次設立的“精品館”共彙聚了76家企業的287件精品,集中展示了科技含量高、設計新穎獨特、時尚或有概念性特色的高端產品,受到與會者的關注與稱讚。

“精品館”的成功也激發了企業提升品牌和技術的動力,越來越多的企業或創立或收購,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品牌。資料顯示,在加博會的帶動下,東莞擁有自主品牌的加工貿易企業從2009年的988家提升至去年的超過2000家,累計注冊商標13000多件;ODM+OBM產品出口比重,從2009年的40.8%提升至2017年的75.3%,提高了34.5個百分點。

隨著品牌意識的增強,企業產品技術含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有了在加博會上發佈品牌和新產品的需求。 2013年的加博會上,東莞光陣顯示器製品有限公司就在展會現場展示了一款滑鼠掃描器,該款貌不驚人的設備看似普通滑鼠,實際卻“身懷絕技”:可將其劃過的文字圖片掃描到電腦上,還能自動將圖片轉換為可編輯的文本……

據當時的媒體報導,這款滑鼠是由該公司20多人的研發團隊耗時近8個月才完成,尚未正式量產,該公司特意選擇在加博會上首次向外界公佈這款產品。

因為部分重點參展企業有大量的新品發佈需求,加博會組委會從2016年開始特意設立大型的新品發佈區,企業通過在加博會上發佈新產品,進行品牌展示,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知名度,開拓了內銷市場,也為展會注入了新活力,營造出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

今年加博會繼續設置了品牌發佈區,舉行了18場企業品牌發佈活動,其中包括12場專業模特走秀、1場高峰論壇、2場簽約儀式、3場主題活動,主要展示了唐裝、旗袍、童裝、飾品、鐘錶等產品。

品牌發佈的品質也越來越高。東莞得利鐘錶有限公司在今年的加博會上為公司的“SAGASAFRAN”系列手錶舉行了首發儀式。該款產品是由瑞士設計師設計,得利鐘錶在瑞士的工廠生產。虎門的服裝品牌“木棉道”在現場發佈了主題為“花享衣容”的60多款新設計的服飾,這60多款衣服均由該品牌的設計師設計。

組委會邀請眾多相關平臺進駐加博會,也促進了參展企業和平臺的對接,大大提升自身的品牌和技術。

2014年的加博會上,新成立的外貿轉型升級支援服務中心表現頗為搶眼。該中心舉辦了一系列展會配套活動,包括設計創新助推東莞製造、快速反應製造與精益生產企業運用方略等,受到企業歡迎。組委會還新設了工業設計服務區,華南工業設計院、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深圳市設計聯合協會等優秀工業設計、產品研發機構都來參與。

▌培育平臺

▌加博會帶動多個平臺成立

在今年的加博會上,莞貨名品攜旗下10多個品牌集體亮相,收穫頗豐。 莞貨名品是東莞首個莞貨名鞋名包服飾集合平臺,很少人知道的是,該平臺就是在2017年加博會上正式對外發佈的。今年1月,由東莞市箱包皮具行業協會為供應鏈組織方的莞貨名品工匠定制生活館在常德碧桂園開業。該館主打產品以東莞製造品牌為主,是“莞貨名品”這一品牌在全國的第17家店,當天該店銷售額突破100萬元。

莞貨名品品牌聯合創始人、東莞市箱包皮具行業協會副會長劉全武說,不管是莞貨名品還是東莞市箱包皮具行業協會的成立,都離不開加博會的培育,可以說,加博會讓莞貨名品和東莞市箱包皮具行業協會有了成長的土壤,同行之間相互交流,發現目前的消費趨勢已經轉向一站式購物模式,品牌集合店開始興起,莞貨名品這一平臺才會應運而生。

來自東莞長安的五金飾品也是集體亮相今年加博會。東莞市五金飾品行業協會秘書長張緣說,五金飾品行業協會的成立和發展壯大同樣離不開加博會的推動。東莞的五金飾品主要集中在長安,協會受加博會的啟發成立後,在2017年的加博會上首次設置了長安飾品館,效果不錯。

從2015年開始,組委會開始專業化辦展,除主題展外,一些專業展和行業協會開始合作招展招商,這種合作模式有力地提升了行業協會的凝聚力,也促進了他們的成長。比如很多行業協會都會在展會期間舉行相關論壇和活動,組委會的相關負責人就不遺餘力為其“月臺”。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以前流行企業“抱團出海”,開拓國際市場。加博會培育相關的協會平臺,實際是“抱團轉型”“抱團開拓內銷”,這樣加博會就可以幫助企業從“小舢板”走向“航母”。平臺將同行業的企業聚集在一起,比過去企業單打獨鬥更能抗風險。

(文章來源於:南方日報)

- END -

第十屆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今天正式開幕!

新時代加工貿易發展的新內涵新路徑,你明白其中的意義嗎?

智慧終端機產業要形成核心競爭力,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可忽視

第十屆加博會配套活動時間表大集合,絕不錯過每一份精彩!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

以第二屆外博會為例,據媒體報導,第二屆外博會出現56個超億元的簽約項目,總額329.6億元;10億元以上的簽約專案有10個,總金額238.61億。其中蘇甯電器、國美電器、東莞匯天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10億元以上的大單,而且省外採購商也作為生力軍出現在了當年的展會上。

剛剛結束的第十屆加博會,意向簽約項目達8150個,意向成交金額突破1000億元,分別比2009年的增長了67.04%和96.46%。

資料顯示,在加博會的帶動下,東莞的加工貿易企業內銷額從2009年的1541億元提升至去年的4205億元,翻了一倍以上。 展會的組織者在幫助參展企業開拓內銷市場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外銷市場。國外採購商首次出現在加博會上是2010年。在當年的展會上,德國、馬來西亞、英國等國家的採購團紛紛報名參加。

到了2016年的加博會,組委會秘書處第一次集中邀請海外採購商,規模近2000人,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約占海外買家的60%。而今年的加博會上,海外的採購商來自70多個國家,人數達到5000多人。

海外採購商的到來,也帶來了大量的海外訂單。在今年的加博會上,歐美工商會採購團現場就下單1000萬美元,哥倫比亞和美國的外商計畫採購毛織衣服10萬件,俄羅斯外商計畫採購尚選嬰品的嬰兒衣服5萬套。

加博會幫助企業拓展銷售管道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電商的加入。2012年的展會上,環球資源、中國製造網等大型電子商務企業紛紛出現在展會採購洽談區,與參展企業開展交流洽談。2013年,組委會首次引入世界知名電子商務企業,推動加工貿易企業直接進入網上分銷體系,當年還開通了加博會電子商務平臺。

2014年,組委會更是首次提出推動加工貿易產品“全國行、全球行、網上行”,打造線上線下“永不落幕”的加博會。 為了推動參展企業和電商企業的對接,在2015年,組委會首創“1(主題展)+6(專業展)”的專業化辦展模式,直接設立了電商和國際物流展。

▌提升品牌

▌今年“兩自”產品基本全覆蓋

在今年加博會的成果發佈會上,加博會秘書長、省口岸辦主任吳軍自豪地通報:“兩自”產品已經基本實現全覆蓋,參展企業基本都擁有自己的品牌或技術。這不僅展示了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成果,而且充分體現了中國製造的實力和水準。

這在最初幾屆加博會上是很難想像的,當時的加工貿易企業缺品牌,也缺技術。正是瞄準了加工貿易企業這個痛點,組委會從2011年的展會開始設立“精品館”,首次設立的“精品館”共彙聚了76家企業的287件精品,集中展示了科技含量高、設計新穎獨特、時尚或有概念性特色的高端產品,受到與會者的關注與稱讚。

“精品館”的成功也激發了企業提升品牌和技術的動力,越來越多的企業或創立或收購,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品牌。資料顯示,在加博會的帶動下,東莞擁有自主品牌的加工貿易企業從2009年的988家提升至去年的超過2000家,累計注冊商標13000多件;ODM+OBM產品出口比重,從2009年的40.8%提升至2017年的75.3%,提高了34.5個百分點。

隨著品牌意識的增強,企業產品技術含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有了在加博會上發佈品牌和新產品的需求。 2013年的加博會上,東莞光陣顯示器製品有限公司就在展會現場展示了一款滑鼠掃描器,該款貌不驚人的設備看似普通滑鼠,實際卻“身懷絕技”:可將其劃過的文字圖片掃描到電腦上,還能自動將圖片轉換為可編輯的文本……

據當時的媒體報導,這款滑鼠是由該公司20多人的研發團隊耗時近8個月才完成,尚未正式量產,該公司特意選擇在加博會上首次向外界公佈這款產品。

因為部分重點參展企業有大量的新品發佈需求,加博會組委會從2016年開始特意設立大型的新品發佈區,企業通過在加博會上發佈新產品,進行品牌展示,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知名度,開拓了內銷市場,也為展會注入了新活力,營造出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

今年加博會繼續設置了品牌發佈區,舉行了18場企業品牌發佈活動,其中包括12場專業模特走秀、1場高峰論壇、2場簽約儀式、3場主題活動,主要展示了唐裝、旗袍、童裝、飾品、鐘錶等產品。

品牌發佈的品質也越來越高。東莞得利鐘錶有限公司在今年的加博會上為公司的“SAGASAFRAN”系列手錶舉行了首發儀式。該款產品是由瑞士設計師設計,得利鐘錶在瑞士的工廠生產。虎門的服裝品牌“木棉道”在現場發佈了主題為“花享衣容”的60多款新設計的服飾,這60多款衣服均由該品牌的設計師設計。

組委會邀請眾多相關平臺進駐加博會,也促進了參展企業和平臺的對接,大大提升自身的品牌和技術。

2014年的加博會上,新成立的外貿轉型升級支援服務中心表現頗為搶眼。該中心舉辦了一系列展會配套活動,包括設計創新助推東莞製造、快速反應製造與精益生產企業運用方略等,受到企業歡迎。組委會還新設了工業設計服務區,華南工業設計院、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深圳市設計聯合協會等優秀工業設計、產品研發機構都來參與。

▌培育平臺

▌加博會帶動多個平臺成立

在今年的加博會上,莞貨名品攜旗下10多個品牌集體亮相,收穫頗豐。 莞貨名品是東莞首個莞貨名鞋名包服飾集合平臺,很少人知道的是,該平臺就是在2017年加博會上正式對外發佈的。今年1月,由東莞市箱包皮具行業協會為供應鏈組織方的莞貨名品工匠定制生活館在常德碧桂園開業。該館主打產品以東莞製造品牌為主,是“莞貨名品”這一品牌在全國的第17家店,當天該店銷售額突破100萬元。

莞貨名品品牌聯合創始人、東莞市箱包皮具行業協會副會長劉全武說,不管是莞貨名品還是東莞市箱包皮具行業協會的成立,都離不開加博會的培育,可以說,加博會讓莞貨名品和東莞市箱包皮具行業協會有了成長的土壤,同行之間相互交流,發現目前的消費趨勢已經轉向一站式購物模式,品牌集合店開始興起,莞貨名品這一平臺才會應運而生。

來自東莞長安的五金飾品也是集體亮相今年加博會。東莞市五金飾品行業協會秘書長張緣說,五金飾品行業協會的成立和發展壯大同樣離不開加博會的推動。東莞的五金飾品主要集中在長安,協會受加博會的啟發成立後,在2017年的加博會上首次設置了長安飾品館,效果不錯。

從2015年開始,組委會開始專業化辦展,除主題展外,一些專業展和行業協會開始合作招展招商,這種合作模式有力地提升了行業協會的凝聚力,也促進了他們的成長。比如很多行業協會都會在展會期間舉行相關論壇和活動,組委會的相關負責人就不遺餘力為其“月臺”。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以前流行企業“抱團出海”,開拓國際市場。加博會培育相關的協會平臺,實際是“抱團轉型”“抱團開拓內銷”,這樣加博會就可以幫助企業從“小舢板”走向“航母”。平臺將同行業的企業聚集在一起,比過去企業單打獨鬥更能抗風險。

(文章來源於:南方日報)

- END -

第十屆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今天正式開幕!

新時代加工貿易發展的新內涵新路徑,你明白其中的意義嗎?

智慧終端機產業要形成核心競爭力,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可忽視

第十屆加博會配套活動時間表大集合,絕不錯過每一份精彩!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