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匠心引領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九江酒廠大師工作室首席大師崔漢彬現場發言。

足踏繅絲機、小霸王學習機、愛多VCD、全球首台家用遠紅外線消毒碗櫃、最高時速200公里的中車CRH6型動車組……在這裡,

你不僅能穿越回過去看到“南海製造”, 還能暢想未來, 與最先進的“珠三角智造”面對面。

4月26日, “五一”勞動節前夕, 位於廣東金融高新區金融公園的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館正式開館。 該館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 是展示珠三角製造業創新發展的第一門戶、廣東最大的工業類主題展館, 也是全國最大的工匠精神展示館。

開館前, 南海還舉辦了工匠精神報告會, 大城工匠、勞模與數百家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 分享心得, 共同弘揚工匠精神。 不少企業家表示, 專注自身行業, 堅持不懈進行創新, 不斷攻堅克難, 為社會創造價值就是工匠精神的體現。

展示工匠精神領略匠心傳承

當前, 南海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省委書記李希佛山調研講話精神、市委書記魯毅在南海調研督導講話精神,

大力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 建設科技創新強區, 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要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作出更大貢獻。

去年8月, 南海率先啟動建設全省首個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展示館。 經過大半年的精雕細琢, 這個集中呈現近百年來珠三角工業發展及工匠精神發展歷程的展示館終於正式開館, 其也是展現“中國製造2025”的互動空間。

南海區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譚國洪表示, 舉辦南海區工匠精神報告會暨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館啟用儀式, 就是要加快行動, 大力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展館總建築面積約20000平方米, 包括主展區與佛山品牌製造文化街區, 集展示、科普、體驗、互動、招商洽談等功能於一體。 主展區由序廳、百年征程、工業目錄、創新佛山、品牌南海展廳組成。

在這裡, 你可以通過26米動態長卷“穿越”文明六千年;可以看到珠三角大國重器實物, 如中國首個城際車型, 最高時速200公里的中車CRH6型動車組等;可以看到屬於“70後”、“80後”的專屬記憶物品, 如小霸王學習機等;可以看到數十位佛山“大城工匠”和南海“大城工匠”的口述史, 揭秘工匠精神背後的故事等。

值得關注的還有品牌南海館, 這是展示館的“館中館”, 以“傳承品質、成就品牌”為主線, 通過南海人文、南海城市、南海產業、南海黨建四個板塊,

重溫南海改革開放的歷史軌跡, 展現一座屹立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全球創客新都市, 彰顯“先鋒南海”邁進新時代的新作為、新擔當、新篇章。

佛山品牌製造文化街區則由18棟單體建築及週邊街區空間構成, 目前已有志高空調、蒙娜麗莎陶瓷、堅美鋁業、聯邦家私、維尚傢俱、菱王電梯、廣東昭信、九江酒廠、洛可哥·洛客、福和玩具等十家企業入駐。

“這個展館做得很完整, 從歷史到現在的產業都涉及到了。 ”廣東昭信智慧裝備有限公司行銷中心總經理助理、行銷總監李培濤在參觀結束後很是感慨, “我們公司的產品也進駐了, 這是個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對外能讓更多人瞭解企業, 對內也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李培濤表示,

今後還會組織員工來參觀, 讓更多員工知道自己所做的產品是一流的, 增強認同感。

專注創新成弘揚工匠精神熱詞

從唐宋年間手工業的鼎盛繁茂, 到近代民族資本工業開全國先河, 再到在改革開放後製造業走向世界, 在中國製造業大市佛山的發展史上, 工匠精神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開館前, 南海舉辦了工匠精神報告會, 大城工匠、勞模與數百家企業共同分享心得體會, “創新”成為熱詞。

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九江酒廠大師工作室首席大師崔漢彬對工匠精神的理解, 是從25年的工作經歷中悟到的。 “它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使用者至上的服務精神。 落在個人層面, 就是一種認真和敬業, 是把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融入每一個環節,做出打動人心的一流產品。”

崔漢彬表示,在研發間接勾調方法的過程中,他深深感受到,工匠精神不僅體現了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製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匠心既要弘揚優良傳統,又要緊跟時代步伐、勇於開拓創新。”崔漢彬說。

事實上,工匠精神是一種內在的力量,標杆性人物、標杆性品牌和標杆性企業實際上是工匠精神的外化,那麼,如何更好地傳承弘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展示館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李培濤說,工匠精神政府說過很多次,但是普通老百姓並不太熟悉,這個集中展示能讓更多人認識工匠、學習工匠,在工作中自覺踐行工匠精神,這就是一種傳承。

“南海的工匠精神源遠流長,我理解的就是要專注於心,要熱愛你的工作,遇到各種難題要學會不斷攻堅克難。”一汽—大眾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汽車維修技師王道旺表示,南海的工匠精神很濃厚,“在我們公司,都會為一線員工提供技術指導,讓每個工人不斷提高自身技藝,這也是注重工匠精神的一個體現。”

聲音

弘揚工匠精神可以引導企業從簡單的加工製造向高精尖發展,指導企業從簡單的模仿到創新原創,產品的靈魂就藏在這些創新中,而工匠就是產品靈魂的賦予者。

——佛山市順康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喻錦威

中國要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在科技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要通過創新驅動來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其實,工匠精神就在我們身邊,說起來也很簡單,無論是做哪行,只要將本職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不斷創新,就是一種工匠精神。

——廣東昭信智慧裝備有限公司行銷中心總經理助理、行銷總監李培濤

工匠精神是對這個行業的堅持與創新,為企業、社會創造價值。工匠精神應該是堅定自己的夢想,有自主創新的能力和不放棄的精神,堅持下來才有可能成為這個行業的冠軍。

——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華忠

獲評為大城工匠後,我會將工匠精神植入到平常工作中,繼續弘揚工匠精神,生產出更多更好更高品質的產品,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

——一汽-大眾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汽車維修技師王道旺

工匠特寫

南海大城工匠崔漢彬:

“不會喝酒”卻成全國首席白酒評委

“我不會喝酒,一喝酒就臉紅心跳。”你能想像,這句話是出自全國首席白酒評委、九江酒廠大師工作室首席大師崔漢彬之口嗎?這位“全國勞動模範”、“南海大城工匠”究竟是怎樣煉成的呢?

昨日,在南海區工匠精神報告會上,崔漢彬分享了秘訣——無他,喝!“我每天試酒十多批,下班騎自行車回家,一路都是暈乎乎的。”

25年前,還是毛頭小子的崔漢彬進入遠航酒業工作,對釀酒工藝一竅不通,拜師學藝,從零開始。因不滿足於只做釀酒,還是個學徒時,他開始探索勾酒技巧。可不論是勾酒、釀酒都離不開品酒,不會喝酒的他,每天試酒十多批,鉚著勁兒“啖啖到肚”,只為捕捉釀酒的“最佳配方”。

正是因為這種和一般人不同的執著和堅持,做學徒三個月後,他便在酒廠品酒考試中拿到了全廠第一名。

認識崔漢彬的人都說,無論什麼酒,只要給一杯他聞一下,他大概就知道酒的優劣、種類、香型、使用什麼曲種、使用什麼生產工藝。提起過鼻不忘的本事,崔漢彬直言,這靠的是鍥而不捨、勤學巧練的意志力。在釀酒行業,春夏秋冬算一個迴圈,入行至今,轉眼間25年、9000個日子過去,他用25個迴圈證明了他的堅持。

即使已經收穫了全國首席白酒評委、“九江雙蒸市級非遺傳承人”、“全國勞動模範”、“南海區高技能突出人才”“南海大城工匠”等一籮筐的榮譽稱號,他卻仍然堅持做本職工作——釀酒、勾酒,他說:“匠心既要弘揚優良傳統,又要緊跟時代步伐、勇於開拓創新。”

這兩年,他常常將自己關在實驗室裡,研製口感更加醇和的“高層次米酒”,整天對著上百種酒逐一品評,仔細分辨每種酒的色澤、香味,刻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他的目標是將九江雙蒸從“民酒”打造成口碑一流的“名酒”,為“擦亮粵酒品牌、傳承發展白酒文化”的理想而努力。

文/珠江時報記者程虹李華

通訊員梁煥欣曾彪圖/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恒

是把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融入每一個環節,做出打動人心的一流產品。”

崔漢彬表示,在研發間接勾調方法的過程中,他深深感受到,工匠精神不僅體現了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製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匠心既要弘揚優良傳統,又要緊跟時代步伐、勇於開拓創新。”崔漢彬說。

事實上,工匠精神是一種內在的力量,標杆性人物、標杆性品牌和標杆性企業實際上是工匠精神的外化,那麼,如何更好地傳承弘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展示館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李培濤說,工匠精神政府說過很多次,但是普通老百姓並不太熟悉,這個集中展示能讓更多人認識工匠、學習工匠,在工作中自覺踐行工匠精神,這就是一種傳承。

“南海的工匠精神源遠流長,我理解的就是要專注於心,要熱愛你的工作,遇到各種難題要學會不斷攻堅克難。”一汽—大眾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汽車維修技師王道旺表示,南海的工匠精神很濃厚,“在我們公司,都會為一線員工提供技術指導,讓每個工人不斷提高自身技藝,這也是注重工匠精神的一個體現。”

聲音

弘揚工匠精神可以引導企業從簡單的加工製造向高精尖發展,指導企業從簡單的模仿到創新原創,產品的靈魂就藏在這些創新中,而工匠就是產品靈魂的賦予者。

——佛山市順康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喻錦威

中國要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在科技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要通過創新驅動來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其實,工匠精神就在我們身邊,說起來也很簡單,無論是做哪行,只要將本職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不斷創新,就是一種工匠精神。

——廣東昭信智慧裝備有限公司行銷中心總經理助理、行銷總監李培濤

工匠精神是對這個行業的堅持與創新,為企業、社會創造價值。工匠精神應該是堅定自己的夢想,有自主創新的能力和不放棄的精神,堅持下來才有可能成為這個行業的冠軍。

——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華忠

獲評為大城工匠後,我會將工匠精神植入到平常工作中,繼續弘揚工匠精神,生產出更多更好更高品質的產品,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

——一汽-大眾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汽車維修技師王道旺

工匠特寫

南海大城工匠崔漢彬:

“不會喝酒”卻成全國首席白酒評委

“我不會喝酒,一喝酒就臉紅心跳。”你能想像,這句話是出自全國首席白酒評委、九江酒廠大師工作室首席大師崔漢彬之口嗎?這位“全國勞動模範”、“南海大城工匠”究竟是怎樣煉成的呢?

昨日,在南海區工匠精神報告會上,崔漢彬分享了秘訣——無他,喝!“我每天試酒十多批,下班騎自行車回家,一路都是暈乎乎的。”

25年前,還是毛頭小子的崔漢彬進入遠航酒業工作,對釀酒工藝一竅不通,拜師學藝,從零開始。因不滿足於只做釀酒,還是個學徒時,他開始探索勾酒技巧。可不論是勾酒、釀酒都離不開品酒,不會喝酒的他,每天試酒十多批,鉚著勁兒“啖啖到肚”,只為捕捉釀酒的“最佳配方”。

正是因為這種和一般人不同的執著和堅持,做學徒三個月後,他便在酒廠品酒考試中拿到了全廠第一名。

認識崔漢彬的人都說,無論什麼酒,只要給一杯他聞一下,他大概就知道酒的優劣、種類、香型、使用什麼曲種、使用什麼生產工藝。提起過鼻不忘的本事,崔漢彬直言,這靠的是鍥而不捨、勤學巧練的意志力。在釀酒行業,春夏秋冬算一個迴圈,入行至今,轉眼間25年、9000個日子過去,他用25個迴圈證明了他的堅持。

即使已經收穫了全國首席白酒評委、“九江雙蒸市級非遺傳承人”、“全國勞動模範”、“南海區高技能突出人才”“南海大城工匠”等一籮筐的榮譽稱號,他卻仍然堅持做本職工作——釀酒、勾酒,他說:“匠心既要弘揚優良傳統,又要緊跟時代步伐、勇於開拓創新。”

這兩年,他常常將自己關在實驗室裡,研製口感更加醇和的“高層次米酒”,整天對著上百種酒逐一品評,仔細分辨每種酒的色澤、香味,刻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他的目標是將九江雙蒸從“民酒”打造成口碑一流的“名酒”,為“擦亮粵酒品牌、傳承發展白酒文化”的理想而努力。

文/珠江時報記者程虹李華

通訊員梁煥欣曾彪圖/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