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明朝最昏庸的皇帝,結局比末代皇帝崇禎還慘

明朝歷史上有不少奇葩皇帝, 比如一生貪玩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追求修仙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熱愛木匠事業的天啟皇帝朱由校。 不過, 如果要說哪位是明朝最昏庸的皇帝, 恐怕這個頭銜必須要發給萬曆皇帝朱翊鈞。

萬曆皇帝十歲即位, 56歲駕崩, 在位時間長達48年。 萬曆在位初期, 明朝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百姓生活負擔大幅減輕, 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

萬曆二十年至萬曆二十八年(1592年-1600年), 明朝先後取得了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的勝利, 史稱“萬曆三大征”。 這也是萬曆皇帝一生中取得的最大成就。

不過, 上述這些成就, 雖然是在萬曆皇帝執政時期取得的, 但主要功勞卻要歸功於一個人, 那就是內閣首輔(百官之首, 地位相當於宰相)張居正。 張居正在萬歷朝的前十年擔任內閣首輔, 經過張居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明朝在經濟、軍事、民生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步,

“太倉粟可支十年, 周寺積金, 至四百余萬”。 不過, 這樣一個為大明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宰輔卻沒有得到好下場。 張居正去世後不久, 萬曆皇帝竟下令抄了張居正的家, 張居正的家人或被餓死, 或被流放, 結局非常淒慘。

張居正雖然去世了,

但他一生所致力的改革為大明王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在後來的“萬曆三大征”中, 明軍接連取得勝利。 那麼, 萬曆皇帝又做了什麼呢?其實, 萬曆在早期還算是一位中規中矩的皇帝, 至少他依仗張居正取得了改革的重大成果, 說明在初期用人方面還是準確的。 當然, 這也和他當時尚且年幼, 對張居正懷有一份敬畏之心有關。

可是到了張居正去世之後, 萬曆皇帝親政, 他開始逐漸沉湎於酒色之中, 對朝政大事越來越不關心。 後來, 萬曆想立自己的三子朱常洵為太子, 可是大臣們堅持要皇帝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就這樣, 大明王朝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 最終, 萬曆還是迫於群臣的壓力, 冊立朱常洛為太子。

不過, 事情並沒有因此而結束。 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 原本就很懶惰的萬曆皇帝乾脆開始消極怠工, 長達三十年“萬事不理”。

萬曆究竟有多懶呢?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舉例。 古代的皇帝都有祭拜天地、祖宗的傳統, 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儀式。

可是萬曆皇帝自從消極怠工之後, 把祭拜天地、祖宗的傳統完全丟在了一邊。 既不拜天, 也不祭祖, 對於底下臣民的訴求, 自然就更加不予理會了。

此外, 萬曆皇帝不上朝、不接見大臣。 最奇葩的是大臣朱賡做了三年的內閣首輔, 但期間卻沒有見過萬曆皇帝一面。 而大臣向皇帝遞上的奏章, 萬曆也不給予批示, 而是留中不發, 就是擱置一邊不予理會。

萬曆的怠政導致了明朝中樞幾乎癱瘓, 到了萬歷朝後期, 六部之中, 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都沒有尚書(各部的最高長官), 都察院八年沒有主官。 大臣們打算辭職不幹, 向皇帝遞上辭職報告, 結果萬曆既不批准, 也不挽留, 而是照舊留中不發。 最後一些大臣只好“拜疏自去”, 直接走人了。

不過,萬曆皇帝也不是什麼都不幹。他忙著派太監用各種名義到全國各地搜刮錢財,然後供自己揮霍。比如大興土木修建宮殿,給自己的寵妃、皇子大肆封賞。而這些錢的來源自然都是民脂民膏。

萬曆皇帝的長期消極怠工,終於讓明朝早年積累下的家底全部被掏空了。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軍和後金的八旗軍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大伙房水庫附近)進行決戰。明軍雖然人數占絕對優勢,但在武器、戰馬方面要遠差於八旗軍,結果明軍慘敗。從此明朝在山海關以外地區再也無力對抗八旗軍,徹底失去了戰場的主動權。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7月21日,這位明朝歷史上最昏庸的皇帝終於走完了他荒唐的一生,死後被葬於十三陵的定陵。

不過,事情還沒有因此結束。許多人都知道,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縊殉國,結局讓人頗感心酸。可是,萬曆皇帝最終的結局比崇禎帝還慘。

上世紀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對定陵進行了考古發掘,萬曆皇帝的屍骨也被發掘了出來。到了六十年代中期,萬曆皇帝的屍骨被作為“牛鬼蛇神”的典型遭到批鬥,一群“熱血青年”用一把大火將萬曆皇帝的屍骨付之一炬。這位明朝最昏庸的皇帝可能怎麼都想不到,自己死去幾百年後,屍骨竟然會被一群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給挫骨揚灰了。

直接走人了。

不過,萬曆皇帝也不是什麼都不幹。他忙著派太監用各種名義到全國各地搜刮錢財,然後供自己揮霍。比如大興土木修建宮殿,給自己的寵妃、皇子大肆封賞。而這些錢的來源自然都是民脂民膏。

萬曆皇帝的長期消極怠工,終於讓明朝早年積累下的家底全部被掏空了。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軍和後金的八旗軍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大伙房水庫附近)進行決戰。明軍雖然人數占絕對優勢,但在武器、戰馬方面要遠差於八旗軍,結果明軍慘敗。從此明朝在山海關以外地區再也無力對抗八旗軍,徹底失去了戰場的主動權。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7月21日,這位明朝歷史上最昏庸的皇帝終於走完了他荒唐的一生,死後被葬於十三陵的定陵。

不過,事情還沒有因此結束。許多人都知道,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縊殉國,結局讓人頗感心酸。可是,萬曆皇帝最終的結局比崇禎帝還慘。

上世紀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對定陵進行了考古發掘,萬曆皇帝的屍骨也被發掘了出來。到了六十年代中期,萬曆皇帝的屍骨被作為“牛鬼蛇神”的典型遭到批鬥,一群“熱血青年”用一把大火將萬曆皇帝的屍骨付之一炬。這位明朝最昏庸的皇帝可能怎麼都想不到,自己死去幾百年後,屍骨竟然會被一群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給挫骨揚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