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日戰爭時期這些方法對付日本最有效!

抗日戰爭期間的遊擊戰戰例非常豐富, 像首戰平型關, 後來雁門關之戰和晉東南的響堂鋪、神頭嶺伏擊戰都是出其不意。 當時世界六大帝國主義強國之一的日本, 軍隊訓練之精戰鬥力之強, 在資本主義國家中間也是少有的。

90年代初日本一些老兵還在的時候就談這個事情, 說是出征新兵上戰場之前要打靶消耗500-600發子彈。 反看舊中國軍隊哪裡能消耗起這麼多子彈?八路軍戰士入伍的話很多人都沒有槍, 像神頭嶺作戰的時候還有拿著紅纓槍的, 如果採取硬碰硬的打法怎麼跟日本打, 而且要拼刺刀的話日本從小學中學就有刺殺課, 肯定要佔優勢。

所以對付這樣的強敵就必須要以我之長擊敵之短發揮遊擊戰的特長, 運動戰在特別有利的情況下可以打一下, 一般來講像那些大規模的運動戰儘量少打, 主要是三個五個、一群兩群在平原上在高山裡到處都是我們的遊擊軍嘛。

當時遇見鬼子大股部隊一般只是襲擾分散打小股, 伏擊戰或者是襲擊戰儘量打日軍的小部隊而且爭取一戰有所繳獲, 因為當時八路軍新四軍武器彈藥大部分是取之於敵的, 後方兵工廠也能生產一點品質比較差的。

所以指揮員都得先算帳, 比如說這一仗能繳獲200發消耗100發這個仗就能打, 如果消耗200發繳獲100發這個仗最好不打。

因此三個五個或者一小隊鬼子出來之後, 突然襲擊把它消滅然後搶了子彈就跑, 打這樣的仗才是合算的, 那就是用遊擊戰來對付正規軍,

持久戰對付驕狂冒進的敵人, 當時持久戰和遊擊戰是弱軍對付強軍最有效的手段。

如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祖國加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