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文藝界要“強健筋骨” 演員們需要重燃精神的火把

全場嘉賓致敬李雪健

當一些演員以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為終極目標時, 就應想一想演員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當角色在演員生命中留不下痕跡,

演員就無法真正走進觀眾內心

剛剛閉幕的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出現這樣一幕:頒獎之前, 演員胡軍為大家介紹將與自己同台的另一位嘉賓。 為表達對這位嘉賓的敬意, 全場觀眾起立, 掌聲經久不落。

這位嘉賓是唯一一位獲得所有主流電影表演獎的“大滿貫”演員;他經常說“我這個人不會講話, 我想說的話都在角色身上”;重病之後再次回到影視界, 他最大的感慨是“終於又可以吃上劇組盒飯了”。 他就是李雪健。

兩年前, 同樣在頒獎典禮上, 同樣是李雪健。 那一次, 他同時是得獎者和頒獎者。 李雪健走到話筒前, 先低下頭, 小心翼翼把胸前佩戴的國徽擺正, 然後嘮家常一樣:“得獎了……我挺激動的……用角色和觀眾交朋友,

是我的選擇、我的追求。 我在這裡謝謝給我投票的觀眾。 ”面對獎盃和螢屏內外的觀眾, 李雪健如同面對土地時滿目謙卑、誠摯懇切的莊稼漢。

何為演員?有人把它看做通向名利雙收的快速通道, 追求短時間內名利最大化, 為此可以販售一切;有人把它視為一種職業, 熟練掌握專業技能, 按件取酬;也有人將其視為人性的探針, 在對不同角色的體認和塑造中, 拓展對人性包括對自我的認識, 淨化心靈, 在這個過程中“角色”遠遠大於“自我”。 如是, “我”退下, 角色有了生命, 直接和世人說話, 傳遞出創作者意欲通過角色傳遞的思想感情——不同人對“演員”二字理解不同, 這一點和個人的生命格局有關, 又反過來塑造著演員格局,

決定他(她)可以在藝術這條道路上走多遠。

文化藝術有娛樂眾人的天然使命, 文化藝術界若徹底窄化為“娛樂界”, 需要反思的不是娛樂本身, 而是文化藝術界。 同樣, 和眾多行業相比, 演員確實是一個會獲取更多社會關注和資本回報的職業, 這不是職業原罪, 但是當一些演員都以追求個人經濟利益最大化為終極目標時, 是不是應該暫時在職業跑道上停下來, 想一想演員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當角色在演員生命中留不下痕跡, 演員就無法真正走進觀眾心裡。

演員李雪健之所以幾十年來被大家尊敬、愛戴, 正是因為他對演員本質、演員本職的忠誠:用心乃至用生命塑造每一個角色。 對他來說, “李雪健”這三個字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通過“李雪健”的血肉之軀再現了誰、塑造了誰, 向觀眾傳遞出怎樣的精神向度。 他廣為人知的另一句話, 出現在27年前百花獎最佳男主角頒獎典禮上:“苦和累都讓一個大好人焦裕祿受了, 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這是生命對生命的尊重, 是一個演員對自身職業最樸素的告白。 大藝術家莫不如是。 於是之版話劇《茶館》最後一場演出, 觀眾席有人打出條幅“戲魂”, 對此, 於是之說“我只是一個演員”;對戲曲表演藝術家裴豔玲而言, “我的生命只在舞臺上, 在我的角色裡。 ”

這些大藝術家用自己一生履行演員的本職, 維護身為演員的神聖尊嚴。 對於一個行業來說, 若想被全社會尊重, 需要的就不僅僅是個體藝術家的持守,

而是全行業對何為演員尊嚴的高度共識與齊心維繫。 經紀公司如何塑造自己的新人?是人為製造噱頭, 不擇手段地炒作, 還是給其充分的成長空間和學習機會?從投資人到劇本創作者、導演等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 是以演員為賺取“快錢”的工具, 粗製濫造地生產出一次性文娛產品甚或文化垃圾, 還是皆用匠心匠藝推出以演員表演為核心的文藝精品?前者在消費演員的同時進一步拉低行業形象, 後者在點滴中成全了演員, 也將行業整體向上提升了一步, 水漲船高, 多方共贏。

塑造一個風清氣正, 以正能量鼓蕩人心的表演藝術界, 還需要傳媒與廣大受眾的努力。 公眾少一點獵奇、窺視的欲望, 多一點對演員演技、對角色多樣性的“剛需”, 當前演員行業的緋聞、醜聞就少一點市場。對於連接二者的傳媒來說,責任更大。傳媒有引導公眾的使命。引導方向和目的是什麼?是迎向人性的暗黑,還是展示最明亮的那一部分?傳媒如何通過自己的鏡頭塑造公眾對演員本質的認知?現實中有因為個人化妝師未到場所以拒絕開工,導致劇組損失上百萬的大明星,也有為不影響拍攝進度抱病工作的小演員;有演員馬不停蹄地趕場接戲,進劇組前一天才看劇本,也有演員為一個戲準備一年或更久——媒體聚焦哪一個群體、哪一種現象更多,影響著這個行業的風氣以及社會投向它的目光。就如胡軍在此次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所說,“我們這個行業,現在出現了一些亂象,我們不要把目光只集中在對他們的評判上,而忘記了榜樣的力量。”為胡軍此番“題外話”點贊,他所做的就是一次有力的正向引導。

榜樣永遠是少數群體,永遠是漫漫旅程中微弱但不滅的光源。演員李雪健之於表演藝術界就是這樣的榜樣。當眾多微柴之光彙聚在一起,不僅演藝界,整個文藝界都將重生強健的筋骨,重燃精神的火把,為新時代新傳奇的書寫照亮路程。

當前演員行業的緋聞、醜聞就少一點市場。對於連接二者的傳媒來說,責任更大。傳媒有引導公眾的使命。引導方向和目的是什麼?是迎向人性的暗黑,還是展示最明亮的那一部分?傳媒如何通過自己的鏡頭塑造公眾對演員本質的認知?現實中有因為個人化妝師未到場所以拒絕開工,導致劇組損失上百萬的大明星,也有為不影響拍攝進度抱病工作的小演員;有演員馬不停蹄地趕場接戲,進劇組前一天才看劇本,也有演員為一個戲準備一年或更久——媒體聚焦哪一個群體、哪一種現象更多,影響著這個行業的風氣以及社會投向它的目光。就如胡軍在此次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所說,“我們這個行業,現在出現了一些亂象,我們不要把目光只集中在對他們的評判上,而忘記了榜樣的力量。”為胡軍此番“題外話”點贊,他所做的就是一次有力的正向引導。

榜樣永遠是少數群體,永遠是漫漫旅程中微弱但不滅的光源。演員李雪健之於表演藝術界就是這樣的榜樣。當眾多微柴之光彙聚在一起,不僅演藝界,整個文藝界都將重生強健的筋骨,重燃精神的火把,為新時代新傳奇的書寫照亮路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